姜念
大家好,我是一顆兩心房兩心室的人類心臟,今天我接到了心臟協(xié)會的通知,準備去參加心臟屆的“聯(lián)大”,跟著我的鏡頭一起來看看世界上的其他心臟吧。
來到了聯(lián)大,我可真是大開眼界,過去我以為大家都是“獨生子女”,可是有些心臟竟然有好多的兄弟姐妹,而且同是心臟,形狀卻各有不同。
章魚和魷魚等頭足綱動物的心臟是“三胞胎”,它們都是一心室兩心房的,其中兩個小心臟負責將血液輸送到腮附近,從腮中吸收氧氣,另一個較大的心臟則將富氧的血液運輸?shù)缴眢w的其他部位。章魚生活在冰冷的深海中,三個心臟更能適應低溫的環(huán)境。章魚的兩個小心臟同時工作能加速輸送靜脈血到鰓附近,提高循環(huán)效率;血液中含有富含銅離子的血藍蛋白,在氧氣含量低的寒冷條件下,血藍蛋白輸送氧氣的效率比血紅蛋白更高;滿載氧氣回歸的血液再由強勁有力的大心臟泵到身體各處。
昆蟲類的心臟更是神奇,好些物種的心臟數(shù)量我都要數(shù)不清了,它們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昆蟲們的心臟很簡單,通常一個心室就是一個心臟。螞蟻的心臟數(shù)量數(shù)不清,它的背部有一根貫穿全身的大血管,血管上有連續(xù)不斷的小氣球樣的膨大結構,每個膨大結構即為一個心室,通過有節(jié)律的搏動來推動血液循環(huán)。蟑螂有13個心室,結構比螞蟻的復雜一些,每個心室的兩側生有成對的呈扇形排列的翼肌,通過交替舒張和收縮來泵血。心室的末端有1對心門,開口垂直或傾斜,能夠保證血液不倒流。每個心室的功能是相對獨立的,如果一個心室發(fā)生故障,其他的仍然可以起作用,只不過效率會變低。其他昆蟲的心室結構與蟑螂類似,只是數(shù)量不同,家蠶有8個心室,家蠅有3個心室,而虱子則只有1個大型心室,可能是由幾個心室合并而成的。
不過,這次會議不是所有動物都出席了,因為有些動物根本沒有心臟。海星和其他棘皮動物一樣,都不具有心臟或任何類似的器官,它們也沒有要靠心臟輸送的血液。取而代之的是無數(shù)的毛發(fā)似的纖毛,纖毛在海水的推動下擺動,將海水吸入體內的空腔中。海水在海星體內的管道與囊袋中不斷循環(huán),細胞直接吸收海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并將產生的廢物排入其中,再通過纖毛將海水吐出。不僅海星,水母、珊瑚和海綿等動物都沒有資格參會。
會議開始后,主持人先是通報了一些共識,包括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心臟是兩心室兩心房的,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的心臟則由一心室兩心房組成,魚類心臟有一心室一心房等。不料,這些共識也出現(xiàn)了爭議。
鱷魚是爬行動物,它具有爬行動物中最“高級”的心臟:鱷魚的心室被一層厚厚的隔膜完全分隔開,擁有與哺乳類和鳥類相似的兩心室兩心房的四腔心臟,血液循環(huán)已接近于完全的雙循環(huán)。不過鱷魚的心臟與哺乳類和鳥類的又略有不同,后兩者的右心室連著肺動脈,左心室連著主動脈,左右兩套“房”分別負責肺循環(huán)和體循環(huán)。但是鱷魚的右心室除了連著肺動脈,還連著一條主動脈,也就是說,鱷魚的右心室既可以把血送到肺部,也可以送到身體其他部位。
鱷魚的心臟是為了長期潛水而生的,鱷魚常常長時間潛伏在水里等待獵物,肺部無法呼吸,肺循環(huán)也起不到交換氣體的作用。這時右心室與肺動脈之間的通道就會被關閉,兩個心室都用于往全身輸送血液,以充分利用血中的氧,這樣鱷魚的潛水時間就可以大大延長。當鱷魚浮到水面上時,肺動脈的通道重新打開,靜脈血才被送到肺部換氣。這樣來看,鱷魚的心臟比哺乳類和鳥類的心臟還要先進呢。
無肺蠑螈是一種新近發(fā)現(xiàn)的兩棲動物,與它的其他同類不同,它沒有肺,僅僅使用皮膚進行呼吸。也許是呼吸方式單一,體循環(huán)過程中用于交換的氣體總量不多的原因,無肺蠑螈的心臟也比其他兩棲動物更加簡單,它的心房之間并不存在隔層,心臟與魚類相似,是一心室一心房的結構。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例,比如小雞剛出生時心臟只有一室一房,隨著它們慢慢長大,心臟才分隔成了兩室兩房;許多昆蟲的心臟都只由心室構成,它們沒有心房;等等??磥恚煌锓N的心臟是幾“房”幾“室”的論題,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會議結束后,心臟們友好地聚在一起進行了一場“才藝”大比拼。大家的“才藝”豐富多樣:藍鯨心臟是心臟界的“巨人”,整個心臟的體積有一輛小汽車那么大,重量約為200千克,它跳動一次可以泵出數(shù)百升血液,大致相當于20個家用洗衣機的容量;非洲小香鼠的心臟是哺乳動物心臟中的“飛毛腿”,是哺乳動物心臟中跳得最快的,它每分鐘需跳動1200次,才能滿足泵血的要求,而人類的心臟平均每分鐘只跳60至100次;長頸鹿的心臟則是“鉛球冠軍”,它“拋”出的血液能有2米高。
不過,在所有心臟的“才藝”中,人類最羨慕的當屬蠑螈和斑馬魚,它們的心臟能夠再生。蠑螈的心臟、腳和部分脊髓等器官都可以再生,這是因為它擁有功能強大的巨噬細胞。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蠑螈的巨噬細胞剔除,被破壞的組織就無法再生,而是像人類一樣形成疤痕。斑馬魚在被切除約五分之一大小的心室后,僅需2個月的時間就能再次長成完整的心臟。這是因為它的心肌細胞具有強大的增殖能力,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能力與斑馬魚心肌細胞中特有的一種Sox10基因有關。
心臟能夠再生的能力多么讓人羨慕啊!你看,人類的心臟那么脆弱,別提先天性的心臟疾病和年老后心臟功能衰竭等問題,就連年輕人的心臟也非常脆弱。人在壓力過大或遭受重大打擊時,還會出現(xiàn)胸痛、憋氣和心痛等一系列的癥狀,甚至會“心碎”或猝死。即使僥幸沒有猝死,心臟愈合后,死細胞會形成疤痕,這部分的功能再也無法恢復了。如果人的心臟也能再生,這些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讓人類心臟也能再生正是科學家努力的方向,未來,斑馬魚心臟中有助于再生的基因和酶等物質也許會被制成心臟病患者們的救命神藥。
本屆心臟“聯(lián)合國大會”到此結束,下一次,心臟們又會有什么新消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