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靜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去年自己買了多少件新衣服嗎?有多少件衣服因不適合或不愿意再穿而被丟棄了呢?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及消費國,每年會產生600萬噸左右的廢舊紡織品,并且以超過10% 的速度快速增長。這么多的舊衣服接下來要怎么處理呢?難道直接扔到垃圾桶里嗎?
還真有過一段時間,舊衣服被直接扔進垃圾堆、填埋到土壤中或者被焚燒掉。可是,這樣處理舊衣服的方式環(huán)保、安全嗎?
舊衣服的煩惱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衣服的原材料吧!大多數衣服的主要原材料是棉類織物、麻類織物、絲綢織物和動物的毛皮,也就是我們說的服裝材料的“四大家族”——棉、麻、絲和毛。為了保護動物,現在很多人都拒絕穿由動物毛皮制成的衣服。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衣服原材料中加入了合成纖維和再生纖維。它們是利用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的,比如滌綸、腈綸、丙綸和氨綸。每件衣服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經過織布、漂染、縫制、燙熨等工序,再通過車輛運輸至各地銷售,整個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衣服在被人們穿舊后,如果直接被扔進垃圾桶,將是對原材料和能源的巨大浪費!
如果把舊衣服填埋進土壤中回歸自然呢?那也不妥。因為棉、麻等材料在自然界降解需要很長時間,而加了人造高分子材料的衣服,可能幾百年都降解不掉。同時, 這些舊衣服被埋入土壤后,分解產生的物質對土壤和水質都會產生極大的污染!
要是把這些舊衣服燒了呢?直接燃燒這些舊衣服,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氣體和不能被燃燒的混合化合物。二氧化碳是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元兇,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會嚴重污染空氣,而不能燃燒的混合物即使被填埋也不會消失。
有些同學或許會想,把舊衣服捐贈掉不就可以避免對環(huán)境的污染了嗎?在我國,對于衣服捐贈的標準較高:被捐贈的衣服必須經過分揀、專業(yè)清洗、消毒滅菌后才能分類打包運輸給需要的人。2008 年,汶川發(fā)生特大地震,成都市的工作站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捐贈衣服達300 萬件。捐贈前,這些衣服必須被集中清洗和消毒。而專業(yè)清洗公司清洗一件衣服就需要3 元左右的清洗費用,如果要把這些衣服都清洗完,那真需要花費一大筆費用。
那怎樣才能讓這些舊衣物繼續(xù)發(fā)揮它們的作用而不白白被浪費呢?我們在小區(qū)里經常能看到舊衣物回收箱,同時現在我國出現了很多舊衣回收企業(yè),只要你通過App 軟件預約,就會有快遞公司上門收衣。
精細分揀
回收來的舊衣物會被送到當地的舊衣分揀廠,并根據不同的標準被精細分揀。
種類
回收來的除了衣服,還有鞋子、箱包、帽子、手套、毛絨玩具以及棉被等物品,通常被稱為“統(tǒng)貨”。這些物品會被工人分類到不同的回收區(qū)(毛衣類、羽絨類、床品類、毛絨玩具類、箱包類、鞋類等),等待下一輪處理。
新舊
舊衣分揀廠的工作人員會把衣物按照新舊程度進行分類,分成質量較好、較差和很差的類別。
一些較新的衣物,比如拉鏈、紐扣完好的外套、褲子會被挑選出來,經過專業(yè)清洗后達到捐贈標準或者出口。
一些質量較差的不能捐贈和出口的衣物會根據質量和顏色被分成白料和黑料等品類。什么叫白料呢?白料指的是衣物是純白色的或者其他雜色占比在20% 以內,允許有少量的污漬及臟破。而黑料指的是臟、破、起球、老款的衣服。同學們,你們聽說過“黑心棉”嗎?其實,它就主要由黑料制作而成的,當然不能再作為制作新衣的原材料了。
冬夏
舊衣分揀廠還會把舊衣物按照冬裝和夏裝的方式進行分類。夏裝有以短袖為主的上衣、裙子、單層的褲子、薄的長袖襯衫、帶網的運動夾克等,冬裝包括一些比較厚的外套、加絨毛料的衣褲和裙子、長袖T 恤等。
年齡、性別
舊衣分揀廠還會根據衣物的穿著年齡和性別進行分類,比如兒童類和成人類、女士類和男士類。在出口或者捐贈時,人們就會更加方便、快捷地查找到所需類別的衣物。
分類處理
分揀好的衣物接下來會流向哪里呢?
出口
質量較好的衣服、運動鞋和包,經過清洗消毒后,會被打包出口到經濟不發(fā)達的國家或地區(qū)。
捐贈
有些捐贈來的衣物被清洗消毒后,再通過熨燙、加固紐扣等修補,會被郵寄到需要舊衣物的貧困地區(qū)。
制作
之前分類出來的白料可以被紗線紡織廠回收再進行加工,制作成地毯、窗簾等物品。質量很差的廢料也就是黑料,會被打成碎末,按壓成棉花狀,做成農業(yè)保溫被和毛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