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吟子
“江邊拔地起高樓,易遷搬進新房子;不再擔水燒火灶,更不打工四處跑;車間建在家門口,幸福小康都不少;男女老少笑開顏,日子越過越美好……”
近年來,一段朗朗上口的民謠在十堰市鄖陽區(qū)柳陂鎮(zhèn)龍韻村村民之間熱傳。龍韻村由柳陂鎮(zhèn)24個易地扶貧搬遷村組合而成,涉及843戶3044個貧困群眾,該村始建于2016年,于2019年正式開村。短短3年時間里,龍韻村黨支部帶領新村民“從無到有”建起了一個集“產業(yè)+文旅”的新型美麗鄉(xiāng)村。2020年,龍韻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2021年,龍韻村黨支部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穿梭在村口的村落文化記憶街、傳統(tǒng)民俗工坊街、古樸漢江風情街這三條街區(qū),能看到不同類型的農村民居。據悉,龍韻村精心布局“花園、果園、菜園”式村落,在新的村落里將原24個村具有代表性的民居進行恢復重建,讓村民們時刻感受到濃濃的故土氛圍。
有房住,有飯吃,有就業(yè),才能穩(wěn)得住,能致富。最初,龍韻村黨支部積極引進襪業(yè),為村民開辦實訓中心。
易遷戶朱方明在實訓中心學到了織襪技術,村里免費為他配備縫頭機23臺、小型定型機16臺。自此,他承包經營的襪業(yè)作坊辦得有聲有色,日代加工超過5萬雙?!艾F(xiàn)在不僅我脫貧致富了,還帶動村里100多人就業(yè)?!敝旆矫髡f。
除了發(fā)展襪業(yè),龍韻村村“兩委”還多措并舉,為村民尋找更多致富門路。
龍韻村緊靠漢江邊,十分適合種植香菇。于是,村里鼓勵村民搭建起香菇大棚。黨員陳雪峰帶頭種植香菇2萬棒,村民周大貴、曹明在他的香菇大棚務工。
如今,龍韻村已發(fā)展襪業(yè)作坊3個,帶動240多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yè),戶均增收1萬多元;配套建設60畝香菇基地,培育大戶15戶,年種植香菇30萬棒,帶動167戶易遷群眾在香菇產業(yè)鏈上務工增收。
鄉(xiāng)村美了,村民富了。為幫助群眾實現(xiàn)“村民”變“市民”的角色轉換,龍韻村第一時間將易遷群眾中的黨員組織關系轉入村黨支部。
推選樓棟長,支部包樓棟,黨小組包單元,黨員干部包住戶……一系列措施讓黨員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逐步形成了“黨員、警員、衛(wèi)生監(jiān)督員+片區(qū)長、小組長、樓棟長”的“三員三長”工作機制。
樓梯口張貼有“三員三長”公示牌,定期有黨員干部上門服務,事情有人過問,問題有人解決。龍韻村黨支部還通過舉辦千人宴、文藝匯演、篝火晚會等,不斷拉近群眾之間情感距離。
農旅融合,游客如織。如今漫步在龍韻村,木柵欄、瓦片墻、卵石路讓人愜意放松,村口大門上的遠古恐龍文化元素引人神馳遐想。
龍韻村已成為十堰市新的網紅打卡地?!懊刻於加泻脦着腿饲皝韰⒂^學習,還有外省黨員干部前來交流村級治理經驗?!饼堩嵈妩h支部書記李小敏介紹道,“下一步,我們將繼續(xù)就恐龍文化旅游做文章,打造龍韻村的文旅IP以及發(fā)展‘夜游經濟,深挖旅游資源,讓村民們吃上旅游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