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新革
五月的南疆,雖已是炎炎夏日,卻又處處綠蔭匝地,空氣中彌散著桑葚的甜蜜氣息。
周末,應朋友相約,一同前往與團場相鄰的庫爾楚園藝場采摘桑葚。每到桑葚成熟的季節(jié),在庫爾楚你隨處可見這樣的情景:一家老小穿著艷麗的民族服飾站在家門前桑樹下,一個人舉起一個樹勾,勾住一椏桑枝輕搖,幾個人圍牽著一面廢舊布單,桑葚如同雨點般落入布單,人們驚呼著、笑鬧著,幸福和快樂流淌在每個人的臉上。路上不時有電動車一閃而過,一個巴郎載著另一個巴郎,后座的巴郎子手里還提著兩筐新摘的桑葚,喜形于色!
清晨,庫爾楚園藝場祥和又靜謐,喜鵲喳喳,燕雀唧啾,村莊似乎還在沉睡,朋友將車行至一處果園旁停靠下來,見一戶維吾爾族農(nóng)民正在翻新小院,院落前堆放著砂石料,幾名泥瓦匠正專心壘砌院墻。遠遠地看到堤坡邊的一棵古桑樹,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飛奔過去觀看拍照。此桑樹為2014年9月1日,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綠化委員會掛牌,為國家三級古樹,樹齡113年,白桑,如此算來2022年此樹應是121歲了。
此時,陽光灑在巨大的桑樹上,樹木郁郁蔥蔥,宛若華蓋,樹高二十余米,樹冠三十米,那一條條樹枝上,則是桑果累累,信手可摘。剛才還在嬉鬧的我們突然緘默,仿佛被雷霆驟然擊中,又似被樹仙點了穴,空氣在那一刻凝固了。
碩大的桑樹,盤錯的枝椏,四處伸展著,蒼翠而又茂密的樹葉,蓬蓬勃勃,投下一片片綠蔭。古老的桑樹,桑葉肥厚,桑葚甘甜,整個樹干,卻是光潔滑溜,一副左右逢源,而又倔強的樣子。敦實粗壯的桑樹,粗到三個人手臂合圍才能將她丈量。
透過疏密有致的陽光望著老桑樹,循著葉脈,匯入樹心,葉片間,爆出一個個蠶寶寶般的桑葚,柔潤,小巧,清新的氣味中似乎還帶著體溫?!吧h髦?,父母之邦”。這些古桑樹,不忘樹的本分,春來葉青青,盛夏果盈盈。
古桑樹,顛覆了我對樹的原有印象。高大,壯碩又倔強,它們以肢體語言詮釋著生命的平凡和偉大,在這塊土地上艱難而又自在地生活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像這片土地的人民,勤勞又淳樸。
朋友告訴我,在他還是孩童時,每到桑葚成熟時節(jié),都會和小朋友結伴步行十幾公里,來到庫爾楚采摘桑葚。到了桑樹林,看到那誘人的桑葚,心中便有說不出的喜悅,不等放好籃筐,大家便飛快地采摘起來,桑林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大家如鳥出籠,如魚入水,打打鬧鬧,嘻嘻哈哈。樹上,樹下,擠滿了漢族、維吾爾族小朋友,每個孩子如同貪吃的鳥兒,騎在枝丫上,大把大把地采食著。那時缺吃少穿,如有一顆水果糖或一塊餅干,小孩便要高興好幾天,桑葚便是不花錢最好的甜品。有時候,勤快的小朋友采摘的桑葚多,就會分成幾小堆,然后和其他小朋友在吆喝聲中玩石頭剪子布,用輸贏再去瓜分那些桑葚。
朋友說,去年來采摘桑葚,還偶遇了兒時維吾爾族小伙伴,那位伙伴笑著說:“小時候我就見你采摘桑葚,現(xiàn)在過去50年了,還見你采摘桑葚!”
桑樹果子是很別致的一樣東西,可以入詩。它的學名優(yōu)雅動人叫桑葚?!坝卩跌F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土耽。土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詩經(jīng)》的意思是說:鳩鳥啊,不要貪食桑葚,吃多了會醉倒。美女啊,不要沉溺于愛情。男子沉溺于愛情猶可解脫,女子一旦墜入愛河,則無法掙脫。
樹,是自然界里的智者,它是與語言文字、文物并行的人類第三部史書。人類結繩記事,它卻用疏密的年輪,真實地記錄著時間的履痕。樹無口,卻在無聲地訴說著世間的滄桑;樹無心,卻在回報著每縷陽光、每滴雨水的恩澤。
這棵在身上刻下道道歲月痕跡的古桑樹,就像是充滿了智慧的老人,默默無言地疼愛著世世代代成長的兒女們,陪伴著數(shù)代人的美好時光,留下多少難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