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詞中,四季的風有著不同的名字。名字多有什么用呢?用處很大,因為它們就是你理解詩意的密碼!
春
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如果以后你在詩詞中發(fā)現(xiàn)“東風”二字,那十有八九指的就是春風。朱熹的《春日》里說: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意思是: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萬紫千紅,到處是百花開放的春景。
春天的風很溫柔,它催開了百花,吹綠了嫩芽,所以也叫惠風。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里寫道: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你就知道這次聚會發(fā)生在春天,相關意思也就不難理解了。
夏
夏天的時候會形成南風,相關詩句有很多。比如白居易的《觀刈麥》: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意思是:夜晚感受到溫暖的南風吹來,小麥都已經(jīng)成熟了,金黃一片。
夏天的溫度高,連風都是暖的。這種風會麻痹人的意志,林升的《題林安邸》里說: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芭L”一語雙關,既指自然界的夏風,又指社會上的淫靡之風。正是這股“暖風”吹得人們如醉如迷,使南宋統(tǒng)治階級忘記了恥辱,茍且偷安。
秋
西風是涼爽的,甚至是寒冷的,只要詩詞中出現(xiàn)西風,必然指秋風。宋代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里那句著名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是說:秋風卷起珠簾,簾內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jié),有金黃的莊稼、金黃的落葉,而且按五行排列,秋天屬金,所以秋風又叫金風。杜牧在《秋日偶題》里就寫道:玉露滴初泣,金風吹更愁。
冬
提到北風,肯定是冬天。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開篇即是: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描繪的是寒風凜冽、草木枯萎的邊塞,八月份就開始下雪了!
朔是北方的意思,杜甫《詠懷古跡·其三》里的“一去紫臺連朔漠”,“朔漠”就指北方的沙漠。因此,從北方刮過來的冬風也叫朔風?!八凤L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意思是說:北風啊,如果你能理解我愛花的心思,就請別輕易地摧殘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