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朋友,歡迎加入傳奇人專欄,“讀人物、學知識、交朋友”?!督窆艂髌妗泛霌P主旋律,提供正能量,影響日巨。親愛的讀者朋友,您對本期刊物有何建議和意見?請不吝指點!
溫馨提示:互動為讀者交流平臺,來信(稿)選登,會作為年底評選優(yōu)秀讀者的重要依據(jù)。謝謝您的熱情參與!
尊敬的主編:
您好!
《今古傳奇》人物??且槐居袦囟取⒂袃群募t色刊物,刊登的一個個紅色故事,既把握了時代的脈搏,又展現(xiàn)了國家的發(fā)展。
貴刊一個個獨具匠心的欄目,一篇篇發(fā)人深省的文章,讓廣大讀者在感動、驚喜之余,感受祖國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通過貴刊學習黨史,我的精神得到凈化,靈魂得到洗禮,永葆奮斗的初心。
貴刊2022年第6期《紅船精神》每個專欄的文章都十分精彩、打動人心。《紅船精神》一文讓我重溫自己的初心使命?!疤貏e報道”專欄講述了導彈英雄們的家國情,他們“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奉獻精神催人奮進。“百年人物”董建華的故事,讓我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并對香港未來繁榮穩(wěn)定發(fā)展充滿信心?!白鲆粋€有利于國、有利于民的東西南北人”是俞秀松的畢生追求,他的家風故事洋溢著滿滿的愛國情懷,家國一脈相承,愛國是最高級的家風?!睹珴蓶|的“戰(zhàn)疫”情志》一文好看且內涵深刻:中華民族歷史上經(jīng)歷過許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越挫越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以紅船精神為代表的偉大精神催人奮進,各行各業(yè)的奮斗故事感人至深。
新時代,每一個中國人都肩負著時代、民族賦予的使命,重溫紅色歷史,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精神力量,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發(fā)揚革命先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立足本職,艱苦奮斗,滿懷信心地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祝愿貴刊越辦越好!
(河北 王明喜)
王明喜,河北秦皇島人,本刊忠實讀者。
【讀者評刊】
貴刊2022年第5期“獨家策劃”專欄刊登了《延安精神》,中國共產(chǎn)黨人把延安變成了民主革命的圣地,也創(chuàng)造了傳世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讀了《延安精神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文,我感觸很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注意調查研究,決策有依據(jù)。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思想好統(tǒng)一。軍民一條心,天下誰能敵。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普通群眾也從中汲取了奮進的力量。延安精神,永葆青春。新時代,我們應牢記歷史,繼承和發(fā)揚延安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湖南 陳國恩)
溫馨提示:以上為“今古傳奇紅色文化研究中心”微信群評刊。本群作為刊物的官方互動平臺之一,每天有活動,每月有評選與頒獎,歡迎您加入!入群請聯(lián)系編輯。
聯(lián)系電話:027-87927010;027-87927056
閱讀了貴刊2022年第5期《延安精神》,我對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特別是對《延安精神的本質體現(xiàn):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文,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是共產(chǎn)黨人與延安這塊土地深度融合的本色,為人民服務也是共產(chǎn)黨人的信念和宗旨。當年的延安,農(nóng)民分得了土地,體會到了當家作主的滋味;醫(yī)院堅持為百姓服務,窮苦大眾的生命安全有了保障;開展識字班,群眾有了學習的機會……共產(chǎn)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讓延安成為無數(shù)人向往的樂土,也為黨的事業(yè)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山東 王遠)
貴刊2022年第6期“獨家策劃”專欄講述了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紅船精神。紅船精神具有三個深刻的內涵: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奉獻精神。
紅船精神昭示我們,黨和人民的關系就好比舟和水的關系,“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共產(chǎn)黨都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時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讓中國共產(chǎn)黨永遠年輕”,“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閱讀《紅船精神: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一文,我深刻感受到紅船精神凝結著中國共產(chǎn)黨的初心,體現(xiàn)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價值追求,具有超越時空的恒久價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湖南 張滿橋)
有錯必改:2022年第7期第122頁第28、29行,葉璇應為李璇;第123頁圖片圖說應為“神舟十三號乘組,左一為葉光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