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宇
今年暑假,作為班主任,我與家長一起實施了“暑假共同成長計劃”,一起做孩子的監(jiān)督者、點亮者、引路人。
當孩子自律的監(jiān)督者。孩子的輔導班少了,自由安排的時間多了,如果缺乏合理的生活安排,很可能導致孩子毫無節(jié)制地看電視、玩手機游戲,生活作息容易紊亂。因此,家長應幫助孩子合理分配好暑期時間,同時充當好監(jiān)督人的角色。
一方面,我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制訂假期生活規(guī)則,并設立相應的懲戒制度,家庭中的每個人一起維護規(guī)則。另一方面,我設置了“每日提醒”,要求家長不定期地把孩子跳繩、做家務、按時入眠等拍照發(fā)在班級群,目的是提醒孩子做到勞逸結合、規(guī)律生活,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力。家長要增加對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時間,提高孩子的精神品位,和老師一起持續(xù)地監(jiān)督,最終讓孩子成為規(guī)則的自我監(jiān)督者。
做孩子生活的點亮者。想讓孩子休閑生活“有意義”,先得讓他們玩得“有意思”。我建議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有事做,比如做家務、練書法、參與編程、護理盆花等,能獲得一技之長。孩子做的事越多,經(jīng)驗就越豐富,理解力也會增強,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與愛心。
別讓孩子“家里蹲”。每天安排1小時左右的時間,帶著孩子開展戶外活動,比如,南京博物院一日游,幫父母擦洗一次汽車,為環(huán)衛(wèi)工人送一瓶水,到公園撿拾一次垃圾等,培養(yǎng)孩子的公共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當然,每天鍛煉身體是不可少的??梢詭Ш⒆域T自行車,跑跑步,跳跳繩,打打球。多運動,有助于改善孩子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肌肉控制力,對提升專注力也有幫助。
當孩子精神的引路人。家長應當引導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幫助孩子打造精神家園,塑造陽光心態(tài)。我和家長一起制訂閱讀計劃,倡議家長自己閱讀,帶動孩子的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我們選擇了《童年》《愛的教育》《小英雄雨來》等十余本書,每天讓孩子安排固定的時間來閱讀。老師、父母每周參與一次閱讀分享。家長不妨利用暑期把鄰近的孩子組織起來,一起讀書、看電影、寫作業(yè),用時不多,孩子們卻有了共同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幫助孩子建立社交圈。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無論何時,孩子永遠是需要被傾聽的一方。家長可以和孩子制訂一個“每周約會”:每周主動和孩子聊天,分享各自的收獲,傾聽孩子的困惑和煩惱,一起商討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有助于家長了解孩子的狀態(tài),增進同理心,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