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7月9日,記者一走進唐道麗的合作社大院,首先看到的便是倉庫里堆積如山的小麥。唐道麗欣喜地向記者介紹:“今年夏糧喜獲豐收,合作社種植的1820畝小麥畝產均超過往年,一些品種畝產量1400多斤,是我種地十多年來取得的最好成績!”
女大學生回鄉(xiāng)種地被質疑:“她肯定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回來的,大學算是白上了!”
唐道麗大學畢業(yè)后,曾到廣東東莞工作,月薪七八千元。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她所在的公司經營困難,她不得不重新選擇出路。唐道麗的老公姜建軍是浙江人,頭腦靈活,跟她提議:“你老家有大片土地,咱們可以回去發(fā)展農業(yè)種植。”2008年8月,唐道麗辭去工作,帶著老公和兩歲的兒子回到了社旗縣。
聽說唐道麗要種地,很多人不理解:“放著白領不做回來當農民,不會是腦子進水了吧?”“她肯定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回來的,大學算是白上了!”這些議論讓唐道麗承受了很大壓力,好在老公和家人都支持她,給了她莫大的動力。
2009年春,唐道麗和老公在社旗縣饒良鎮(zhèn)核桃樹村承包了60畝農田種植煙葉,當年每畝效益在3000元左右。2010年春,他們又承包80畝土地,擴大了種植面積。但唐道麗并不滿足,她還想承包更多的土地。
2010年秋,在郝寨鎮(zhèn)政府的協(xié)助下,唐道麗在張橋村租到了350畝旱崗薄地。這些地塊中間有一些農戶不愿意出租自己的地,致使他們承租的土地不能連在一起,種植起來很麻煩。姜建軍就找到這些地的主人,提出愿意以每畝400元的價格承租。要知道,他們大規(guī)模承租的土地每畝租金只有200元。唐道麗不理解老公的做法,老公向她解釋:“我們看似花了高價,但把承租的土地連成了一片,既方便我們以后使用大型機械,也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相信我,以后的經濟效益會遠遠高于這400元?!碧频利惵犃嗣┤D開,暗暗佩服老公有遠見。
2014年,唐道麗成立了社旗縣沃野糧食種植專業(yè)合作社,以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其他經濟作物為輔,準備大干一場。
誰知,當年先是遭遇大旱,因為灌溉設施落后,唐道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地里的莊稼旱死;接著,她種植的小麥又得了赤霉病,不僅大幅減產,而且品質不佳,只能低價出售。
面對一連串打擊,唐道麗有段時間整宿整宿睡不著覺,人也瘦了不少。一些親戚好心勸她:“你還是去城里踏踏實實找個工作吧,地不好種,那么多老爺們兒都種不好,別說你一個小丫頭了?!碧频利愋睦锖懿皇亲涛秲海查_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真錯了。姜建軍安慰她:“我們如果現(xiàn)在退出不干,之前的投入就白費了。別人越不看好我們,我們就越要證明給他們看!我們要總結經驗,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老公的話,讓唐道麗又有了干勁兒。
她獲得“最美農業(yè)人”“糧安之星”榮譽稱號,她的合作社也被評為省級示范社
2016年,唐道麗決定用先進的農機設備代替過去的傳統(tǒng)機械設備。她聽說江蘇沛縣有一家工廠生產的小型絞盤式噴灌機比較先進,就和老公一起前往考察。她發(fā)現(xiàn)機器雖然貴,但用起來高效、便捷,一臺機器一天能澆30畝地,便毫不猶豫地買了兩臺。得知一臺噴灌機花了4萬多元,村民們很難理解:花這么大價錢就買個澆水的機器,值嗎?甚至還有人在背后說風涼話:“我看她是錢多沒處花,燒的!”“花這么多錢買這么個玩意兒,不值!”可不管別人覺得值不值,唐道麗覺得很值。
嘗到使用先進農機設備的甜頭后,唐道麗又買了深耕機、新型旋播機等,在改良土壤的同時,也讓播種更加科學和便捷。除此之外,她在田間管理上實行現(xiàn)代化操作模式,深耕細作,秸稈還田,使糧食畝產量比普通農戶高出100斤左右。
在自己增產增收的同時,唐道麗還承擔起了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社會責任。她雇用村里的留守婦女和有勞動能力的空巢老人,讓他們不用外出就能掙到錢。村里有個叫王道允的女人,3個孩子上學,婆婆身有殘疾,公公患有重病,丈夫一人外出打零工掙錢養(yǎng)活全家,生活十分艱難。唐道麗聽說她的情況后,主動邀請王道允夫婦到合作社做長期工,讓他們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不僅如此,她還免費為他們提供化肥、種子,甚至將自己的幾畝地也讓給他們,幫助他們進行糧食種植。如今,王道允夫婦年收入十幾萬元,給老人看病、供小孩上學再也不用四處借錢了。
2018年9月,唐道麗獲得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南陽·最美農業(yè)人”榮譽稱號,10月,又獲得南陽市“糧安之星”榮譽稱號。2019年,她的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范社。
如今,沃野糧食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流轉的土地已經達到兩萬畝,唐道麗對合作社的未來有著清晰的規(guī)劃——以糧食種植為基礎,大力發(fā)展特色農產品種植,讓合作社朝著規(guī)?;?、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帶領周邊更多農民跟上鄉(xiāng)村振興的步伐。
社旗縣婦聯(lián)主席劉春霞表示:“縣婦聯(lián)下一步計劃將唐道麗的試驗田作為小學生教育基地,組織縣城的小學生來觀看種糧、收糧過程,體會勞動的艱辛,自覺珍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將‘興糧、節(jié)糧充分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