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石知
60年·一部戲·一個人
上?!袄ゴ蟀唷钡膰鴮毤壦囆g家們個個有自己的代表角色,甚至因為角色形象太過于深入人心,角色與他們本人常常被觀眾視作一個整體。老戲迷們因為喜愛而直呼他們“蔡明皇”“華麗娘”……
那么,梁谷音呢?
她是《爛柯山》中剛烈潑辣的崔氏,《蝴蝶夢》中千嬌百媚的田氏,《西廂記》里天真機靈的紅娘,《水滸記》中浪漫多情的閻婆惜……
這些都是她,也都不是她。
她是誰呢?她當然不是潘金蓮,可作為演員,必須有一個角色的靈魂。演一個眾所周知的“壞女人”,考驗的不僅是一個演員的藝術功力,還有勇氣。
為什么選擇潘金蓮?
“我演不到《牡丹亭》的呀?!闭l也不會想到演“壞女人”出名的梁谷音最開始接觸這些角色是因為這樣一個啼笑皆非的原因。
確實,昆曲舞臺上從來不缺大家閨秀,也不缺貞潔烈女,卻少有那么幾個放浪、妖媚、潑辣、野性的女人。梁谷音的這些角色往往無可取代,可也正是因為其“另類”,很少有人主動選擇。
“14歲陪鄭傳鑒老師演過一次《戲叔別兄》,是為了上邊的審查,審查過一次就放下了,也沒有同意演出……”少年時期的那次演出經歷對梁谷音來說不過是一樁陳年舊事,或許連當時的種種情形都已經模糊了。但也正是這次審查,讓在場的婁際成先生大呼:這個小孩是天生的一個潘金蓮胚子!
這句話可讓當時的小梁谷音生了不少悶氣,這不是說她是天生的壞女人么?可這話卻讓在場的傳字輩老師們心中暗喜,這個角色算是選對人了,梁谷音的潘金蓮是很“靈”的!
靈雖靈,這戲卻因為種種原因被擱置了,而且一擱就是將近三十年。直到1985年上海昆劇團去北京演出,梁谷音才在導演楊村彬的鼓勵下把在戲校里學過的《別兄》《挑簾》恢復過來,沒想到收獲了意料之外的強烈反響!
正是這次演出過后,梁谷音才真正開始打起了演《潘金蓮》這個戲的“主意”。加之受到魏明倫新編川劇《潘金蓮》的影響,排演一出真正屬于昆曲的潘金蓮成了梁谷音心中的一個“執(zhí)念”。
“那個戲(魏明倫的《潘金蓮》)的潘金蓮更像一個道具,是很多別的人物在討論她。我想我們昆曲有潘金蓮,我想演一個潘金蓮。我要給她弄得水分多一點,我說的這個水分是女人的水分。”
1987年,由梁谷音主演的昆劇《潘金蓮》終于在上海藝術劇場首次與觀眾見面。全劇取材于傳統(tǒng)昆曲《義俠記》,取其主線、去其枝蔓、增刪其事,才完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以潘金蓮這個人物為核心的全本大戲。該劇一經首演,轟動滬上,座無虛席。梁谷音的潘金蓮算是從此打出了名頭。
一部大戲,半生風云。轉眼間,1997年昆劇《潘金蓮》最后一次完整上演也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二十年的光陰,梁谷音可能已經錯過了演潘金蓮的最好年華,如她所說,有些東西是經驗和造詣都無法彌補的。更何況她始終還有一絲遺憾,覺得這版《潘金蓮》還有許多需要打磨和改進的地方。
“總歸這個戲不是像《爛柯山》《蝴蝶夢》那樣每折都精彩?!斗尽贰稓⑸肥切戮幍模幸稽c點為她開脫的意思?!稇蚴濉芬蔡畛淞撕芏辔易约旱南敕?,原來的太簡單了,演起來沒味。戲叔、戲叔,如果沒戲出來就不好看了……《殺嫂》的唱詞我們現在看來還是新得太厲害了,和老的東西沒有融得太好。但沒辦法,因為老的《殺嫂》給她的處理太簡單了,我們還是要給她一個結局。”說起自己的戲來,梁谷音對每一個細節(jié)都爛熟于心,而且依舊在不斷思考著。
“還沒有到最好?!彼f起《潘金蓮》這個戲,不無遺憾。
“壞女人”的眼淚
一個好的表演者一定是對這個世界保持敏感,她要善于賦予角色喜怒哀樂,也要善于體會人間百態(tài)。
眾所周知,梁谷音演女人,演出了性格。
梁谷音的身上,有杜麗娘這樣的嬌憨嫵媚的少女,亦有趙五娘那樣的忠貞動人的烈女,更有如閻婆惜、潘金蓮這般的“妖女”。
潘金蓮這個角色當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女人”,亂倫、殺夫、偷情,無所不作??蓳Q言之,她何嘗不代表著一份鮮活生動的欲望,挑逗著每一個蠢蠢欲動的心靈。只是,這個尤物,尋常是做不得的。她的冶艷、放蕩、深情與癡狂,無不挑戰(zhàn)著傳統(tǒng)社會的道德底線。
梁谷音當然知道,潘金蓮這樣的角色是“危險”的,但“危險”未嘗不意味著一種誘惑。
“很難用好人或壞人這樣簡單的兩個字來評判一個人?!毖荻嗔巳宋?,歷經了世事,梁谷音的話語里自有一份豁達和洞明。
“提起潘金蓮,大家心目中肯定有一個比較貶義的印象,因為她總歸有一件事情不能被原諒,親手殺死了自己的丈夫。但她喜歡武松這件事情應該是沒有什么不能被理解的?!闭f到這兒她略微停頓了一下,斟酌著補充道,“可以非議,但是應該理解?!?/p>
“關鍵就是她和武大郎畸形的婚姻造成了她畸形的一生,如果她從張大戶府中出來嫁給了一個普通人,那這輩子也就簡簡單單過去了?;蛘吲私鹕徣绻且粋€沒有欲望的女人,或許也就悲悲戚戚、忍氣吞聲過一輩子了?!?/p>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潘金蓮亦然。
“潘金蓮是有欲望的,有生命活力的,她對生活是有要求的,她是陽光燦爛的,所以她喜歡武松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被拒絕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武松不可能接受她,一是哥哥從小把他養(yǎng)大,他做不出這種事;二是全本看下來,武松也沒有談過戀愛,他在這個事情上是沒有追求的人?!?/p>
“滿眼情絲無人識,一樹碧桃妄自開?!鼻樗既缢呐私鹕忓e愛了個水潑不進的木頭人!這個“有欲望”的潘金蓮,怎么演?
這個“有欲望卻值得同情”的潘金蓮,不好演。
梁谷音的《戲叔》曾搭檔北方昆劇院的侯少奎老師。那真的是一場力與美的廝殺,一出文戲,兩位藝術家演起來卻恍若萬軍叢中兵刃相接、刀刀入骨。市井煙火氣,人間愛恨情,沒曾想過叫人如此膽戰(zhàn)心驚。
梁老師的嗓音有著獨特的金屬質感,在昆曲演員中極有辨識度。她那一聲聲“叔叔”,叫得人骨頭發(fā)酥,叫到人心口泛酸。你看她插著腰,做出一副狠厲的樣子來,誰知道心底已是千瘡百孔。
“敗倫傷化,什么叫敗倫傷化?”
一個女人的可恨、可憎、可悲、可憐,立時可見。
這樣入木三分,梁谷音是怎么做到的?。?/p>
“順其自然,我把她演出來,剩下的留給觀眾去看。”順其自然,這是梁谷音反復提到的字眼。
“她畸形的婚姻造成了畸形的一生,她值得可憐,值得同情,可最后的死,誰也沒辦法為她解脫,她也是罪有應得,殺人償命?!?/p>
梁谷音直言,昆曲《潘金蓮》遠沒有《金瓶梅》那么精致。戲曲只能一條線,不能有那么多枝蔓,很多東西沒法在戲中展現,但要將她的命運軌跡擺出來給觀眾去看?!芭私鹕忂@樣的女人,自然不甘心一輩子守著武大郎,武二的感情她也得不到。那么西門慶這時候出現了,出于性欲和情欲上的發(fā)泄,很自然?!?/p>
“那我們能不能這么說,潘金蓮的命運是性格使然?”
“嗯,是命運和性格造成她的悲劇。她的命運很苦,張大戶、武大郎、武松、西門慶,她遇到的男人一個一個……”
她始終保持著冷靜,審慎地看待著潘金蓮這個角色。
“她其實沒有選擇。”
“也不是。她可以選擇默默無聲地忍受。要么就跳出來,但跳出來在那個年代肯定就是悲劇。不能說我們要去拔高她,或者貶低她,我們做的就是還其故事的來龍去脈,還原一個女人的喜怒哀樂,還原她的情感和情欲,讓觀眾自己去看?!?/p>
潘金蓮一人千面,梁谷音將千面糅于一身,幾十年打磨,她知道她要演繹給觀眾的是“還原”。從大量給角色作注解,到不給角色作注解,一個在舞臺上演了半輩子戲的老藝術家對待她演繹的人物經歷了從拿起到放下的過程。演戲演到這個份上,已經有點武林高手的意思了。
死前的潘金蓮慘然一笑:“三生有幸吶,我今日死在你武二的鋼刀之下!”真是一出讓觀眾看后不僅悵然若失還要大呼過癮的一部昆曲!
舞臺之外·心歸何處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是75歲的梁谷音留給眾人的印象。
舞臺上張揚恣意的梁谷音,在生活中是個再親切樸素不過的老人家。褪去燈光下的華彩,她也是一個為家庭忙碌著的祖母,帶帶孫女、操持飯菜,享受著一個普通老人的安樂時光。看過她的傳記,便可知她也曾坎坷半生,可難得的是半生不改其從容,不改其樂觀。都說歲月從不敗美人,現在的梁谷音依舊色彩明亮,愛美食、愛美景,生活得飽滿熱情,說話間帶著快人快語的直爽。
“您的文筆那么好,不如把這一些藝術心得寫下來?!?/p>
這個話題倒好像引起了梁谷音的一聲嘆息?!拔椰F在好像沒有一個安靜的心,因為雜事太多了。講真話,我覺得寫東西比演戲難多了。寫東西真的是需要心無旁騖,很安靜、很投入……”
梁谷音對寫作的這種虔誠態(tài)度,倒是足以令很多以寫作為生的人汗顏。
“如果有可能,您還會再打磨《潘金蓮》這個戲,再演出嗎?”對于《潘金蓮》,梁谷音還有遺憾,觀眾又何嘗不是?
“不會了,不會了……”梁谷音笑言,“這個戲我現在演都已經很勉強了,身材什么也不像了。這個戲以后就讓小朋友演了?!?/p>
梁谷音推說演不來了雖是謙詞,但這次的演出恐怕真的是她全本《潘金蓮》的封箱之演了,而且她也將《挑簾》《裁衣》等折交給了青年演員。梁谷音甚至已經很難找到合適的搭檔,她的老同學們也都上了年紀。還有沒有可能再演?一切都是未知。
“那新戲呢?”熟悉梁老師的觀眾自然知道這是一位飽有創(chuàng)作力的藝術家,曾經更是為了求得一個王仁杰先生的劇本,一等十年。
“那就更不會了,也沒有這個環(huán)境和精力了。況且我這幾年腿腳也不利落了,最近兩條腿走路都不太好。現在就是健康第一,叫我來演,我演得動就演,到我演不動就不演了……”
看上去精神矍鑠的她也被腿疾折磨。可到了舞臺上,她依舊是那個忘我的潘金蓮?!稓⑸返墓虿?,她半點不打折扣,絲毫不肯叫觀眾看出吃力來。那一刻,75歲的她、壯年的她和少年的她仿佛疊印了起來。六十年,一個角色,舞臺上只有潘金蓮,沒有梁谷音。
猶記得2012年北京大學昆曲雅集上,梁谷音老師在謝幕時動情感慨:“這樣的演出,我們演一次少一次了,你們也看一次少一次了?!蔽迥陼r間,彈指一揮間,所幸觀眾摯愛的梁谷音老師依舊在她鐘情一生的舞臺上散發(fā)光芒。梁谷音說的是實話,這樣的演出,真的是看一次少一次了……
“水流無限似儂情”,梁谷音演得癡、愛得深,與昆曲繾綣這一生,她把心中至情都奉獻給了舞臺。
戲以人傳,傳的不僅是戲,也是這份矢志不渝的感情。氍毹之外,梁谷音將她對昆曲的愛默默轉移到了新一輩的演員身上,她悉心教導了十余年的昆五班眼看著茁壯成長起來了……
歲月雖不會凝固,但美已經刻成永恒。梁谷音不再年輕,可她塑造的那一個個角色卻依舊青春鮮活。所謂容貌、榮譽,這一切終將漸漸模糊,可是經歷之后的那份坦然卻留在了她的身上,成為歲月的嘉獎。
(摘自“北青網”)
梁谷音是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上海昆劇團國家一級演員。2017年3月25日,剛剛過完75歲生日的昆曲表演藝術家梁谷音在上海天蟾舞臺上演了她的代表名劇《潘金蓮》,這次演出距她14歲第一次演繹潘金蓮這個角色,跨越了一個甲子的時間。梁谷音,這個和昆曲一同經歷了時代浮沉的藝術家,她的人生已和昆曲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