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
范仲淹在應天府主持學政的時候,遇見一個名叫孫復的乞丐。孫復幼年家貧,父親早亡,是母親把他養(yǎng)大,并一心支持他讀書。孫復努力學習,在同學中成績突出,只是四次考進士,都名落孫山。因為家境貧寒,孫復只得起早貪黑、東奔西走,依靠乞討的微簿收入維持生計。知道孫復的糟糕境況后,范仲淹當即拿出1000文錢,送給孫復,供他讀書之用。
第二年秋風掃落葉之際,孫復又來應天府學院乞討,范仲淹疑惑地問道:“你為什么忙著到處乞討,而沒有安頓下來讀書?。俊?/p>
孫復無奈地解釋道:“我家里有老母親要贍養(yǎng),從早到晚我四處奔波乞討,只有每天討夠100文,才夠我的家庭開銷。”
看著孫復無奈的表情,范仲淹立刻對他提出自己的看法:“憑你說話的語氣,我覺得你不像專門要飯的乞丐,你最好改變謀生的方式,從事正當?shù)穆殬I(yè)。”
聽了范仲淹的建議,孫復忍不住嘆息道:“我是無用的窮光蛋,沒有辦法找到事情做?!?/p>
范仲淹說道:“倘若我讓你在應天府學院任職,每月按時給你3000文錢,可以足夠讓你供養(yǎng)老人,你應該能夠安心工作。你認為怎么樣?”
孫復大喜過望地說:“能夠得到您的重用,感激涕零,我會全力以赴?!?/p>
進入應天府學院后,孫復除了兢兢業(yè)業(yè)地上班外,還跟著范仲淹攻讀《春秋》,學識與日俱增。到第二年夏季,范仲淹離開南京,孫復也從學院辭職,到泰山專心致志從事講學。經(jīng)過多年努力奮斗,孫復成為著名教育家、德高望重的學者。
知道孫復取得的成就后,范仲淹為自己過去對他的救助而喜悅:“如果孫復長期乞討,他的才華就被埋沒了,不會成為杰出的人物。貧困實在是可怕的災難,重視教育的人慷慨救助,可以讓他人的命運發(fā)生巨大變化。”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