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思語
“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那段,叫作青春
夜深了,我獨自一人徘徊在街頭,寂寥的霓虹無力地支撐著凄涼的夜。我又一次偷偷從家里溜出來,偶爾有行色匆匆的路人擦肩而過,向我投來詫異的目光。他們一定在想,這樣的深夜,為什么這個女孩會一個人在風(fēng)中漫步?對這些訝異的眼神,我毫不在意,只想能逃離媽媽的審視、媽媽的質(zhì)問、媽媽的嘮叨。
在我的記憶里,我的生命里一直密密麻麻地重疊著媽媽的影子,我的耳畔一直回響著她無休止的嘮叨。
“這些有營養(yǎng)要多吃!”“把作業(yè)寫完再看課外書?!薄澳惴艑W(xué)后要立即回家,知道嗎?”“放假了,好好待在家里,你要懂事?!薄疤炖淞?,明天起我接送你放學(xué)、上學(xué),不要自己騎車,會感冒的?!薄谖业挠∠笾校瑡寢屨f得最多的話就是“要聽話”“要懂事”“我是為你好”……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好,想讓我少走彎路,少吃苦。
夜色中,一片烏云緩緩飄來,遮住了月亮。我下意識地扭過頭,在一片昏暗與朦朧中,遠遠地看到了我家所在的那棟高樓,一個個窗口透出橙色的燈光。在凄清的夜色中,我忽然感覺到那片光亮中散發(fā)出的淡淡暖意。媽媽此刻在干什么?這個只要我一回到家,就成了我“尾巴”的人,現(xiàn)在在干什么?
為了拒絕她的嘮叨,我出門連手機都沒帶。她此刻一定六神無主了吧!我忽然有些同情她了。我知道她工作忙,爸爸援疆兩年才回來一次,家里的一切都是媽媽一個人在打理。而她對我千叮嚀萬囑咐的,無非是要讓我集中精力好好學(xué)習(xí)。
身后不遠處,走近了一對母女,母女倆挽著手談笑著。從她們的交談中我聽出,那位媽媽是夜市上的小攤販,女孩放學(xué)后在媽媽那里借著路燈的光,一邊做作業(yè),一邊等媽媽收攤兒回家。
媽媽說:“天冷了。以后你先回家,不用等我?!迸畠赫f:“沒事的,我以后多穿點兒。在這兒做作業(yè)還可以省電費呢。再說,不會的題還可以問你?!蹦概畟z相視一笑,兩只手挽得更緊了。
看著這對互挽著手的母女漸漸遠去的背影,我忽然知道自己錯在了哪里。小女孩沒有反感母親的嘮叨,她理解母親的嘮叨也是一種愛的傳遞,她懂得如何與這種特殊的愛交流,而我和媽媽之間就缺少這樣的交流。
我轉(zhuǎn)過身踏上了回家的路,我要向媽媽檢討我的不是,我要像剛才那位女兒一樣,去與媽媽交流。
頭頂上的烏云漸漸散去,月亮重又出現(xiàn)在湛藍的夜空。
王淦生老師點評:
文章描述了一位因母親的嘮叨而“離家出走”的女兒,從“離家”到“回家”的心路歷程。文章要表現(xiàn)的是女兒對母親“嘮叨”的認(rèn)識過程。文章在心理描寫上很細膩,無論是環(huán)境描寫、心理描寫都真切而符合人物身份;情節(jié)設(shè)計也比較巧妙,中途遇到一對母女的情節(jié),對于文章主題的揭示很有效果,又起到對比的作用。
(責(zé)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