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崗
石器、陶器沒有體溫
炭化后的秈稻及漁獵用具
留著指印。紅燒土的建筑殘跡
通過古黃河的暖流與中原連成一系
豬頜骨、牛牙床、鹿角沾著肉末
都是先人的老相識
骨刺、魚鏢以及陶網(wǎng)墜
還可以用來捕捉一餐水鮮
水波紋、網(wǎng)紋、弧線紋
還泛著新石器的胴體之彩
青蓮崗定居一地
文化著華東,示范著農(nóng)業(yè)
聽一聽,兩岸的老農(nóng)還在拽文:
王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
你家石刀切菜,我家瓦罐燉粥
水波紋、網(wǎng)紋、弧線紋
也映著當(dāng)前的胴體之美
村里的新媳婦守著老理兒——
石刀切菜,瓦罐燉粥,來年添人丁
金湖水鄉(xiāng)吟
稻、荷花、密生的綠林
天生三副俏模樣
管吃,管聞,管欣賞
藕、龍蝦、游飛的野鴨
三樣珍饈勝海鮮
灶神保佑,口福透心腸
江、河、湖貼身
日、月、年貞祥
沙沙蘆葦蕩,禽鳥嬉波浪
朝暉夕陽,映水流金
木劃子穿行,像張開嘴唇的靈蚌
請那傳奇的珍珠仙子出場……
天地巧工,自然生活
悠游的抒情慢板中
涌不盡、覽不盡清麗風(fēng)光
遠(yuǎn)近品金湖水鄉(xiāng)
古今思堯帝仁恩
聽一折親和的香火戲:
金湖風(fēng)、金湖景、金湖靚
大運河簡史
那么長的游絲,貼在地上
曲延向南,串通著一些水系
拴著一些碼頭與禍福
一支船隊、一個家,風(fēng)雨不阻
這條流動的路,永遠(yuǎn)彎曲
船棚里的一輩輩人,跟著彎下腰來
或弓身搖櫓,承載著命運走向
這該如何敘說是好,河床下的祖母
躺在九泉,期待什么啊
趙錢孫李的命,就是漂泊
活著的全部艱辛,是為了上岸
建一個直得起腰來的家
在家的胸口建城
叫運河之都
南北分界線
淮河故道像線
穿過一只地球的不銹鋼的象征
穿起一部地理賬冊
這里是中國大陸的南北分界線
淮水裹挾著朝代滾滾東流
地理中收著歷史
兩岸景色中含著世俗人情
折柳,送走家家戶戶那些難念的經(jīng)
揚鞭,送走西洋傳教士
送走東洋人馬全都送進(jìn)黃海
不銹鋼的地球
洋氣著,把原始的垂柳、蘆葦壓下去
河面的老橋墩,是異番痕跡
仿佛是工業(yè)文明曾經(jīng)欺負(fù)農(nóng)業(yè)生活
留下的水泥和鐵的欠條
淮水之陰的城市早改成新名字淮安
吉祥如意,淮水安瀾
穿城而過的古運河多了幾座拱橋
都在做挺胸彎腰的健身運動
黃河以南,長江以北,南北之中
顯得過時的物什見天見多
人人事事,悄然刷新
有如流波裂變產(chǎn)生著換代的放射性
白馬湖物語
長江以北的高郵湖和洪澤湖
映照下,原野平攤著黛綠
一匹來自傳說的白馬醉飲淮揚
駐足成為我的地標(biāo)
白馬湖有涵養(yǎng)
宛如荷葉上的水珠
反射著蘇北的靈犀之美
魚和藻、鳥和景觀
在凈土清風(fēng)間意會著淮揚心聲
棧橋、網(wǎng)、亭舍與倒影
拽動著想象得出的幾番誘惑
調(diào)適著地氣、情調(diào)
四百克重的大螃蟹做禮官
吊足了慕名而來的南北方口味
沙克,歷任多家媒體雜志編輯、北大訪問學(xué)者等。現(xiàn)從業(yè)于文藝研究、文藝編輯及文藝協(xié)會。文本有詩歌、散文、小說和文藝評論等,獲得過多項全國性文學(xué)獎和文藝評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