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方抽象繪畫是在文藝復興以來建立的寫實繪畫體系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其注重畫面的構圖和色彩表現(xiàn),盡量使用自由而有力的色彩。在這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畫作中,抽象符號語言與色彩語言的完美融合,讓觀者感受到分離與虛無的同時,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層面。
關鍵詞:抽象繪畫藝術;康定斯基;藝術特征
一、抽象繪畫的意義與地位
在思考“抽象繪畫”的含義時,不禁會想到抽象藝術理論家蘇福爾和米歇爾·瑟福的觀點。其中,法國抽象藝術理論家米歇爾·瑟福曾說:“我把一切不帶任何提醒,不帶任何對于現(xiàn)實的回憶,不管這一現(xiàn)實是否是畫家的出發(fā)點的藝術都叫作抽象藝術?!北壤麜r抽象藝術理論家蘇福爾在《抽象繪畫詞典》中將“抽象繪畫”定義為:“在繪畫里,凡其形象切斷了自然或現(xiàn)實之間的‘臍帶,以致無法辨識、聯(lián)系或思索其形象的繪畫均稱為抽象藝術?!睋Q言之,藝術表現(xiàn)的直接載體是色彩和形式語言,現(xiàn)實中存在的客觀事實和自然,并沒有在繪畫中再現(xiàn)??傊橄罄L畫藝術所產生的意象,源于許多事物和經驗的“難以形容的形式”,源于色彩、空間等繪畫元素構成的獨特審美。
自康定斯基創(chuàng)作第一幅抽象繪畫以來,抽象繪畫藝術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目前從西方藝術的整體來看,抽象繪畫無疑與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主義繪畫平起平坐。然而,如此耀眼的光彩不是一蹴而就的,抽象繪畫經過漫漫征程,劃出了一條與傳統(tǒng)寫實畫不同的界線。抽象繪畫藝術徹底摒棄了過去畫家心中的繪畫意象,走向了不同的精神視角。
二、抽象繪畫藝術的發(fā)展
事實上,在抽象藝術形成獨立流派之前,“印象派”和“浪漫主義”就已經開始出現(xiàn)抽象藝術元素。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動蕩不安,在人們對充滿美感和理性的“理想國度”感到失望和不滿的同時,心中對自由的熱情卻空前高漲,人們追求自由的精神在浪漫主義和印象主義藝術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抽象繪畫藝術。
抽象主義的產生除了有逃避現(xiàn)實的因素外,還受到工業(yè)、科學技術的影響。盡管當時的歐洲經濟和技術發(fā)展迅速,但仍無法解決政治動蕩和社會矛盾。因此,人們的心理狀態(tài)不再受外部事物支配,而是更注重個體的感受、欲望等。在當時的繪畫領域,傳統(tǒng)寫實繪畫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各種審美標準正在逐步建立。在從具象到抽象的過渡過程中,立體主義、野獸主義等藝術流派的繪畫大師開始將抽象繪畫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
20世紀是現(xiàn)代藝術不斷探索發(fā)展的時代,立體主義、野獸主義等藝術流派不斷探索抽象的繪畫元素。到了20世紀20年代,抽象繪畫藝術逐漸步入了成熟期??傮w而言,這一時期的抽象繪畫藝術空前繁榮,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形式”。
縱觀西方藝術史,西方繪畫在印象派之前多以敘事性為主,題材往往是一幅作品能否成為偉大作品的重要評判標準,繪畫往往與文學聯(lián)系在一起?;蛘呱蠈与A級,例如皇帝和貴族,他們的肖像由畫家繪制,作為“攝影”的復制品。這種對寫實繪畫的追求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頂峰,后來幾個世紀,繪畫藝術探索了透視、解剖和明暗對比。在攝影和東方浮世繪出現(xiàn)之前,西方繪畫系統(tǒng)就已經發(fā)生了變化,抽象派畫家將他們的畫架移到戶外,以捕捉光線和色彩的瞬間變化。繪畫不再是對形狀和色彩的簡單化或概念化,而是在藝術優(yōu)先的前提下對繪畫元素的理性抽象,保證了繪畫的豐富內涵。各種風格的畫作相繼出現(xiàn),塞尚、畢加索、波洛克等藝術家大膽挑戰(zhàn)各種創(chuàng)作形式,同時他們又相互影響。經過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最后呈現(xiàn)出一種新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抽象藝術繪畫。
三、抽象繪畫藝術代表人物作品及藝術特征
瓦西里·康定斯基被譽為“抽象藝術之父”,他的繪畫風格在他的一生中從具象到抽象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繪畫可以分為“寫實山水時期”“印象派時期”“野獸派時期”“奇幻山水時期”。他的第一幅抽象水彩畫于1910年在慕尼黑工作室創(chuàng)作,被認為是抽象藝術誕生的標志。其1911年所寫的《論藝術的精神》和1912年的《關于形式問題》,既是抽象藝術的經典著作,也對當代抽象藝術的發(fā)展進行了啟示。他以想象為出發(fā)點,摒棄一切象征性的、文學性的、描寫性的表達方式,只在繪畫中結合形狀和顏色。
康定斯基早期的藝術受到多種藝術風格的影響,包括印象派的光色表現(xiàn)、新印象派的點畫派等。在一段時間里,他的作品以野獸派的風格出現(xiàn),但他的畫中所有的風景和人物,仿佛是用野獸派色彩描繪的交響樂復合體,只有形狀與色彩關系。
世界上第一幅抽象水彩畫是康定斯基創(chuàng)作的。畫面中各種冷暖色調,如黑、紅、藍、綠、黃等,粗而柔和的線條,以及不同音高的音符,形成了韻律優(yōu)美的形象。高調的紅色在畫面中顯得十分鮮明,是畫面的主色調??刀ㄋ够鶎⒊橄罄L畫中的色彩運用類比音樂中的音符,在他看來,色彩同樣具有音響和旋律效果,甚至具有交響樂般的震撼力量。康定斯基后來又創(chuàng)作了《構圖2號》。這幅畫中簡單的線條和色塊圖案的組合,有一種生活的節(jié)奏感,狂亂的色彩如紅、黑、藍、黃飛速地交融著,熱情奔放,堪稱完美之作。
《構圖8號》是康定斯基又一巔峰之作,作品整體結構復雜??刀ㄋ够脠A形、半圓形、三角形、矩形和直線的幾何語言對內心世界進行了精細微妙的表現(xiàn)。
顏色在康定斯基的畫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他的作品中,色彩是最重要的語言,他將對自然和世界的強烈感情通過色彩表達出來??刀ㄋ够脑S多畫作,如《帶有弓箭手的風景》和《構圖4號》,都以鮮活靈動的色彩運用為特色。他的畫作的所有界面都像交響樂一樣振動,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清新柔和的色彩,可以看到由流動的色彩組成的點、線、面的美妙和諧。在不知不覺中,他用抽象和虛幻的方式,將觀者引入了一個抽象的帝國,對后世的藝術創(chuàng)作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如果說凡·高是印象主義繪畫的代表性人物,畢加索是立體主義先驅,那么波洛克就是抽象表現(xiàn)主義大師。波洛克是抽象表現(xiàn)主義流派中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薰衣草之霧》的畫面中,纏繞、糾結在一起的色彩布滿了所有的角落,用指甲、平頭針、紐扣或者硬幣等各種東西刻畫出來的線條星羅密布,看上去仿佛是一片繁密茂盛、零碎雜亂的野草地。但作為一幅畫,必須承認它從整體上看是和諧平衡的,還必須承認,它帶有一種深沉的潛在可塑性,很有我國寫意畫的那種揮灑自如、淋漓盡致的灑脫氣質。從表現(xiàn)的技術層面看,畫中沒有什么立體透視的運用和結構布局的精心設計,只是通過在平面上色彩的純粹運用來表現(xiàn)繪畫效果。
波洛克在繪畫過程中,常常將畫布鋪在地板上,四處走動,將色膠滴在畫布上,使繪畫過程變成一種輕松、自由奔放的儀式。波洛克作品的畫面中,粗獷的橫豎線條傳達出沉靜的生命力,有一種自由自在的感覺,傳達出畫家內在的力量。波洛克這樣描述他的繪畫過程,他說:“一旦我進入繪畫,我意識不到我在畫什么。只有在完成以后,我才明白我做了什么?!挥挟斘液屠L畫分離時,結果才會很混亂。相反,一切都會變得很協(xié)調,輕松地涂抹、刮掉,繪畫就這樣自然地誕生了?!币苍S正是這個想法,才讓他創(chuàng)作出這么多與眾不同的畫作。
波洛克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和罕見的視覺沖擊力對美國畫壇產生了重大影響。波洛克的“滴灑法”(drip)有點類似中國畫中的潑墨,就是先把畫布釘在地板上或墻上,然后隨意在畫布上潑灑顏料,把油畫顏料調稀再用筆或勺滴灑在畫布上;或將顏料桶打很多洞,任由顏料在畫布上滴流,創(chuàng)造出縱橫交錯的抽象線條效果;有時也用石塊、沙子、鐵釘和碎玻璃摻和顏料在畫布上摩擦產生繪畫效果,繪畫完全即興,在行走中完成。因為波洛克的畫沒有邊際和起點,充滿了戲劇性的偶然效果,激情四射且充滿了色彩的張力和狂野。波洛克的繪畫過程不拘一格,沙礫、碎玻璃、雜物都敢入畫。他的畫面看起來沒什么具體形象,實際上構圖非常嚴謹,也具備了抽象表現(xiàn)主義繪畫最本質的特征。
抽象繪畫藝術不反映生活,也不描繪自然物體的形象,而重點在色彩、線條等藝術形式上下功夫。主要有兩個方面的特征:形象的模糊和形式的自由,內容的視覺隱喻和精神的形而上表達。
正是由于這些藝術特征,抽象繪畫藝術才能延續(xù)百年而不衰。藝術創(chuàng)作不是自由的,它需要理解和掌握造型藝術的規(guī)律,遵循美的規(guī)律。在自由的帶領下,許多抽象派藝術家勇敢地掙脫了束縛,去掉了一切阻礙他們的規(guī)則和規(guī)定,選擇了獨特的繪畫語言,比如形狀和顏色,追求繪畫中真正、絕對的自由。抽象繪畫藝術中沒有自然或現(xiàn)實的痕跡,這些繪畫元素,如線條、色彩,似乎是偶然而無意識地產生的。這種完全脫離客觀物象、毫無文本旨意的抽象畫,很容易被人們視為一種“空洞”的藝術。然而,它們實際上并不是隨意設計的,而是按照一定的原則和規(guī)律安排的。抽象派藝術家創(chuàng)作遵循的最高原則是抽象繪畫應該是“有意義的形式”。抽象繪畫是無法區(qū)分的圖像的完美結合,顏色和其他元素會隨著畫家的精神和情感生活而變得捉摸不透。
四、抽象繪畫與具象繪畫的區(qū)別
(一)表達方式不同
抽象繪畫摒棄了描述性、象征性和文學性的表現(xiàn)手法,在畫面上組織和整合了色彩和形狀,通過抽象的線條、色彩、色塊、構成來敘述和表達人性的藝術方式,將創(chuàng)新作為唯一的藝術,追求獨創(chuàng)性;具象繪畫是將原有的理論和經驗懸置宣判無效,具象表現(xiàn)繪畫理論是開放的理論體系,用現(xiàn)象中學到的思維方式實現(xiàn)對原有藝術的超越。
(二)出發(fā)點不同
抽象繪畫以想象力和直覺為創(chuàng)作出發(fā)點,沒有主題、邏輯和故事,不模仿已有的創(chuàng)作,以鮮明的藝術個性和符號完成藝術家對藝術的生命體驗;具象繪畫以具象為載體,注重通過視覺實際捕捉事物,追求精神的真實表現(xiàn),具備重要的主觀因素,但其具備客觀因素時也不失依據(jù)。
(三)表現(xiàn)對象不同
抽象繪畫表現(xiàn)主觀世界中的對象,具象繪畫表現(xiàn)客觀世界中的對象。具象表現(xiàn)繪畫理論是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將原有的理論和經驗宣判無效,用現(xiàn)象中學到的思維方式實現(xiàn)對原有藝術的超越,用感知發(fā)現(xiàn)道理,從運動發(fā)現(xiàn)靜止。
(四)概念不同
抽象繪畫是一種構圖性很強的繪畫,與自然物體幾乎沒有相似之處,主要通過隨機的圖形組合來表達三維的情緒或立體的概念;具象繪畫是一種繪畫的可能性,是藝術崇尚純粹而面臨絕境所產生的反動。
五、抽象繪畫在西方現(xiàn)代藝術發(fā)展中的作用
回顧西方藝術史,不難發(fā)現(xiàn)抽象藝術與具象藝術的循環(huán)性與連續(xù)性。希臘、羅馬時代以及15世紀至19世紀末是寫實主義最流行的時期。各國發(fā)現(xiàn)的史前洞穴、巖畫和陶器裝飾上都有幾何圖案的身影,但這些都是“抽象紋樣”而無具象的形似。這些最多只能稱為“抽象藝術”,而不是“抽象主義藝術”。從過去的抽象紋樣中可以看出具有抽象形式的藝術與20世紀的抽象藝術之間的連續(xù)性,二者之間本質上的不同正是藝術精神、藝術價值。
20世紀的藝術流派眾多,但這些藝術流派大多沒有傳遞下來的藝術,也沒有被真正傳播開。而抽象藝術卻是例外的,它不但流傳了下來,而且演變成許多其他的流派。這也證明了抽象藝術對西方文化的影響是很大的。
抽象主義的深遠影響和藝術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但同時抽象主義也有局限性。它只能作為一種表現(xiàn)形式存在,不可能取代寫實主義。因此,在生活中,具象與抽象,寫實與抽象,如同物質與精神,只能說是偏向一邊,而不能說是純粹的只有哪一方。二者應該是兼有的,絕不可能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獨立存在。
六、結語
藝術不但是表達人類情感的手段,還是溝通人類心靈的橋梁,抽象藝術家們正是用自己內心的力量,用非具象的形式去表達著自己情感。歷史的車輪仍在前進,在網絡技術和信息發(fā)達的互聯(lián)網時代,抽象藝術與時俱進,具有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空間。作為一名年輕的設計師,筆者在未來的設計工作中,也要能夠更準確地反映自己的情感世界,深度表達設計。
參考文獻:
[1]康定斯基.論藝術的精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12.
[2]瑟福.抽象派繪畫史[M].王邵仁,譯.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波里布尼.抽象繪畫[M].王端延,譯.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4]崔慶忠.抽象派[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5]何政廣.世界名畫家全集:康定斯基[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簡介:
吳奕涵,蘇州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