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
河南汝州云禪湖水域為了抓捕鱷雀鱔,抽了一個月的水,引發(fā)全民圍觀。雖然目前從法律意義上來說,鱷雀鱔尚未進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等相關名錄。但是,通過這次媒體的“圍獵”,讓更多人知道了鱷雀鱔這些外來物種,如果不做好嚴格的管理,盲目放生,會給地區(qū)生態(tài)帶來多大的損害。因此三思而行,不要因為一時的“善”,而給其他物種帶來滅頂之災。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物競天擇”是生存的必然。并且,伴隨著全球交往越來越密切,社會的運轉越來越快,物種之間的交流也會成為一種常態(tài),這也使得世界變得更為豐富而多元。但是,這種“多元”狀態(tài)的出現(xiàn),是在自然的緩慢進行狀態(tài)中所形成的。否則可能會出現(xiàn)物種的頂尖霸主,形不成良性循環(huán),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滅頂之災。
受到傳統(tǒng)文化等多元因素的影響,特別是這些年來,放生成了一些人的行為“習慣”,經(jīng)常在公園里、水塘邊看到有組織的放生。這種富有愛心的行為本無可厚非。但是,任何事情都可能過猶不及,放生更是如此。不僅要注意常識,不要將淡水魚放生到海洋里,更要在面對外來強勢物種的時候,需要仔細思考一下,會不會給其他物種帶來嚴重的影響,會不會影響當?shù)氐纳鷳B(tài)。如果因為自己的一時“心善”,導致其他物種的團滅,又何來“慈悲為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