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德富
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康有為第二次進京,參加順天府鄉(xiāng)試。在京期間,他結(jié)識了盛昱。盛昱字伯羲(或作熙、兮),宗室,光緒二年進士,時任國子監(jiān)祭酒。康有為打算以國子監(jiān)蔭生的身份請求盛昱代奏上書。
康有為是通過黃紹箕而結(jié)識盛昱的。他曾作《贈盛伯熙祭酒》一首,自注云:“戊子(按,即光緒十四年),吾以諸生詣闕上萬言書,首請變法,諸公格不達。盛公時為祭酒,黃仲弢編修與友善,為介焉。先生慨然代遞,遂過引愛,頻館其家,讀其藏書。”“仲弢”是黃紹箕的字,浙江瑞安人,時為翰林院編修。
康有為的很多說法,虛虛實實,不可遽信。不過,他通過黃紹箕而結(jié)識盛昱,倒確有其事。最近恰好看到一封黃紹箕的書信,內(nèi)容正是將康有為介紹給盛昱的文字。這封信是這樣寫的:“昨示誦悉,感感。南海康君祖詒字長素,系朱子湘先生之弟子,與延秋、星海皆至交。仰慕大名,亟思一見,屬為先容。兄現(xiàn)在假期內(nèi),想不出門。敬乞示知。伯羲二兄執(zhí)事。弟紹箕頓首?!毕冉榻B康有為的基本情況,“朱子湘”即朱次琦,系南海名儒?!把忧铩笔菑埗θA,“星?!奔戳憾Ψ?。再說康有為與張鼎華、梁鼎芬均為至交。此二人也應與盛昱友善,故而黃紹箕才會提到他們。這當然是為康有為說好話。
信末說,康有為因為仰慕盛昱,故而主動請求黃紹箕將自己介紹給盛昱。但是,彼時的康有為對京師官場并不熟悉,因此,將康有為介紹給盛昱,并通過盛昱代奏上書,恐怕還是黃紹箕的主意。康有為在《題黃仲弢編修龍女行云圖》自注中說,黃紹箕“即為我上書奔走者”,又在《自編年譜》中說,此次上書,黃紹箕、沈曾植、屠仁守“實左右其事”,可以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