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VR/HEM
@shenzhen
朱利安·奧培(Julian Opie)的作品享譽全球。從紐約到首爾,倫敦到蘇黎世,在層出不窮的公共委托創(chuàng)作及國際博物館展覽中,奧培獨特的藝術語言總是一眼就能被認出,反映著他對表象的描繪和圖像的理解?!澳闼吹降囊磺卸际枪獾陌褢颉?。和美術館聯(lián)手深圳萬象天地呈現(xiàn)展覽 “OP.VR/HEM@shenzhen”。本次展覽是奧培首次于中國華南舉辦的個展,全球首發(fā)其最新虛擬現(xiàn)實作品。
《OP.VR/01. (Still)》 朱利安·奧培 虛擬現(xiàn)實裝置 尺寸可變 (+/-10×7m) 2022ed. 1 of 3 + 1 AP ? 朱利安·奧培 由里森畫廊提供
“光線反射到人們的眼睛中,投下陰影,創(chuàng)造出深度、形狀和顏色。
把燈關閉,一切都消失了。
我們使用視覺作為生存的手段,必須將其視為理所當然才能發(fā)揮作用,但是意識使我們審視看待事物的方式,進而了解自己,并意識到自己的存在。繪畫,將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感受和方式畫出來,能把意識帶入當下的時刻和現(xiàn)實世界,及這個外在的世界?!?p>
《穿牛仔服的林恩》朱利安·奧培 鑲嵌疊加的亞克力板170 × 123.7 cm 2016? 朱利安·奧培 由里森畫廊提供
《老街8月12日》朱利安 · 奧培鋁材、尼龍和燈225 ×302 × 9.5 cm2020? 朱利安 · 奧培 由里森畫廊提供
奧培的創(chuàng)作方式長期游走于前沿和傳統(tǒng)技術之間,試圖通過不同媒介重新詮釋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喚起觀眾對周圍世界的視覺與空間體驗。在本次展覽中,藝術家突破場域,創(chuàng)造出一個在虛擬現(xiàn)實中的展廳。觀眾眼前是一個他們所熟悉的世界——擺放在基座上的動態(tài)雕塑、懸掛于展墻上的繪畫……這些場景鼓勵著他們向虛擬現(xiàn)實邁出步伐。
“在過去的數(shù)十年,我持續(xù)為美術館空間精心設計著作品的展陳。在這次展覽,我試圖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精神模型,打造一個在視覺與觸覺上都與現(xiàn)實同樣生動的鏡像世界”,奧培在闡述其虛擬現(xiàn)實新作時說道。除了全球首發(fā)的虛擬現(xiàn)實作品外,展覽展出了藝術家一系列以人物肖像、自然風景、城市為主題的標志性作品,共同詮釋著大都市環(huán)境的互通性。這些作品在空間中交織,與觀眾發(fā)生共振,引導他們進入體驗各種感官與感覺經(jīng)驗——聽覺、觸覺、視覺與平衡感。
《瓦萊莉雅 I》朱利安·奧培鑲嵌疊加的亞克力板170 × 121 cm ?2018? 朱利安·奧培 由里森畫廊提供
《文件袋》朱利安·奧培 汽車涂漆和鋁材182.6 × 83 × 3 cm 2020? 朱利安·奧培 由里森畫廊提供
展覽信息
朱利安·奧培:OP.VR/HEM@shenzhen
展期:2022 年 10 月 1 日– 2023 年 1 月 31 日
地址:深圳萬象天地北區(qū) L4 藝術計劃·場
朱利安·奧培 1958 年出生于倫敦,1982 年畢業(yè)于倫敦金史密斯藝術學院,目前于倫敦生活和工作。他的個展包括匹茲漢爾莊園,倫敦 (2021);拉瑙文化中心,瓦倫西亞,西班牙 (2021);貝拉多博物館,里斯本,葡萄牙 (2020);東京歌劇城美術館,日本 (2019);萊姆布魯克美術館,杜伊斯堡,德國 (2019);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墨爾本,澳大利亞 (2018);F1963,釜山,韓國 (2018);國家肖像館,倫敦,英國 (2017);水原伊帕克美術館,韓國 (2017);復星藝術中心,上海,中國 (2017);赫爾辛基藝術館,赫爾辛基,芬蘭 (2015);克拉科夫當代美術館,波蘭 (2014);國家肖像館,倫敦,英國 (2011);瓦倫西亞現(xiàn)代美術館,西班牙 (2010);工藝美術博物館,維也納 (2008);馬拉加當代藝術中心,西班牙 (2006);新博物館,紐倫堡,德國 (2003);Ikon 畫廊,伯明翰,英國 (2001);漢諾威藝術協(xié)會,德國 (1994);海沃德美術館,倫敦,英國 (1993);和當代藝術學院,倫敦 (1985)。奧培參加的大型群展包括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三年展,墨爾本,澳大利亞 (2020);第 57 屆威尼斯雙年展,意大利 (2017);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英國 (2016);巴比肯藝術中心,倫敦,英國 (2014);泰特美術館,倫敦,英國 (2013);上海雙年展,中國 (2006);泰特現(xiàn)代,倫敦,英國 (2000);第 11 屆悉尼雙年展,澳大利亞 (1998);第八屆卡塞爾文獻展,德國 (1987);和第十二屆巴黎雙年展,法國 (1985) 等。奧培的公共項目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威尼斯 (2022);香港(2020);上海 (2019);臺北 (2016);香港 (2016);Arendt & Medernach 律師事務所,盧森堡 (2016);希斯羅機場 1 號航站樓,倫敦 (1998);倫敦Wormwood Scrubs監(jiān)獄 (1994) 等。他的公共作品也曾在倫敦圣瑪麗醫(yī)院 Lindo Wing (2012) 和Barts & the London 醫(yī)院 (2003) 等醫(yī)院展出。此外,他 2000 年為 Blur 樂隊設計的專輯封面榮獲 2001 年 CADS 音樂周最佳插圖獎。
世界知名的瑞士私人銀行集團——瑞士寶盛近日宣布第二屆“瑞士寶盛新世紀藝術獎”在亞洲正式啟動。瑞士寶盛一貫支持藝術發(fā)展,該獎項的設立代表了銀行對于數(shù)字時代的前瞻性關注。亞洲是瑞士寶盛第二個本土市場,獎項旨在培育亞洲年輕數(shù)字藝術家,同時發(fā)掘并推廣新興的創(chuàng)意和表現(xiàn)形式,以創(chuàng)造出具有影響力和價值的藝術作品,突破數(shù)字藝術媒體的界限。
“瑞士寶盛新世紀藝術獎”邀請居住于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并且年齡在21至40歲之間的年輕藝術家參與報名。參賽者可以采用任一數(shù)字媒體形式進行藝術概念的創(chuàng)作,例如圖像、視頻、生成藝術、增強現(xiàn)實或虛擬現(xiàn)實藝術、互動藝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