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1/40s,ISO100,Canon EOS R5,RF15-35mm F2.8 L IS USM拍攝于新疆大海道。廣角鏡頭配合低機位三腳架,極大地增強大地裂紋的視覺沖擊力和延伸感。王永輝 攝
f/22,1/60s,ISO100,Canon EOS R5,RF15-35mm F2.8 L IS USM拍攝于新疆大海道。超廣角和廣角鏡頭的最大特點不僅僅是在畫面中納入更多的場景,更重要的是起到強化前景、增強視覺縱深感和空間感的作用。王永輝 攝
2020年7月9日,佳能發(fā)布了全畫幅專微相機EOSR5。這次發(fā)布以“跨界旗艦,打破常規(guī),邁入影像新天地”為核心,帶來諸多領(lǐng)先的技術(shù)規(guī)格,被網(wǎng)友冠以“威武”的昵稱。對于EOS R5 的各項卓越的功能,我想大家可能已經(jīng)熟悉了。除了性能強悍的機身,每一次拍攝都離不開與之相匹配的鏡頭。佳能目前已經(jīng)發(fā)布了30 支RF 鏡頭,為用戶各種題材的拍攝需求提供了豐富的鏡頭群,包括廣角和超廣角鏡頭、中焦鏡頭、長焦鏡頭、微距鏡頭、超長焦鏡頭,等等。
2020年8月,我開始使用佳能EOS R5拍攝,到目前已經(jīng)使用了兩年多。對于經(jīng)常在各地旅行拍攝的攝影師而言,根據(jù)拍攝的場景和表現(xiàn)的主題,從超廣角到長焦鏡頭都會用到。掌握鏡頭的特性,選擇適合的鏡頭,能夠更好地提高照片的表現(xiàn)力。因此,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聊聊最常使用的4支佳能RF 鏡頭。
超廣角和廣角鏡頭是風光攝影必不可缺的主力鏡頭。佳能的R 系統(tǒng)提供了RF15-30mm F4.5-6.3 IS STM、RF14-35mm F4 L IS USM、RF15-35mm F2.8 L IS USM 和RF16mm F2.8 STM 四種選擇。這幾支鏡頭中,我特別偏愛使用RF15-35mm F2.8 L IS USM 這支鏡頭。風光攝影很多時候會被環(huán)境限制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區(qū)域拍攝,往前可能是大海,后退可能是崖壁,變焦鏡頭由于取景范圍可變,給精準構(gòu)圖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性。同時,RF15-35mm F2.8 L ISUSM 這樣的優(yōu)質(zhì)廣角變焦鏡頭讓畫面品質(zhì)有保障,畫質(zhì)和細節(jié)都不輸定焦鏡頭,是很好的選擇。
f/2.8,30s,ISO6400,Canon EOS R5,RF15-35mm F2.8 L IS USM,7張接片拍攝于新疆大海道。6月的夜晚,銀河拱橋從城堡般的雅丹地貌上空升起,15mm的廣角焦段配合F2.8的大光圈,非常適合這樣的表現(xiàn)場景。在保留下豐富的銀河細節(jié)的同時,EOS R5出色的降噪性能能夠捕捉到更加純凈的畫面。王永輝 攝
選擇RF15-35mm F2.8 L IS USM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喜歡拍攝銀河。對于這個題材,最理想的是使用F2.8甚至更大光圈的鏡頭,在夜晚拍攝時盡量降低感光度,縮短曝光時間。還對鏡頭有兩個要求,第一個是具備大光圈,第二個是具備廣角視野,而這恰恰是RF15-35mm F2.8 L IS USM 都具備的。
此外,對于廣角鏡頭,很多攝影師都會關(guān)注星芒的表現(xiàn)。RF15-35mm F2.8 L IS USM有9片光圈,只要收小光圈對點光源拍攝,能夠在畫面中呈現(xiàn)出18條清晰銳利的星芒。
中焦鏡頭的特點是可以呈現(xiàn)出自然的視角。使用中焦鏡頭在拍攝風光時,雖然沒有廣角鏡頭的氣勢磅礴,不過,在很多場景里都需要這樣一個焦段才能夠更好地表現(xiàn),也經(jīng)常用來拍攝一些構(gòu)圖緊湊的小品。我每次出行,攝影包中總會放入F4 光圈的中焦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這支鏡頭體積小、重量輕、焦段范圍廣,非常適合在旅行中拍攝風光、人文。并且,RF鏡頭整體素質(zhì)的提升,在EOS R5的高像素加持下,對于細節(jié)的表現(xiàn)也很出色。
RF24-105mm F4 L IS USM的焦距覆蓋范圍廣,兼具了小廣角和長焦鏡頭的特性,這對于拍攝風光和旅行都非常適合。在減輕負重的同時,無論是廣闊的大場景還是局部的細節(jié)表現(xiàn)都很容易獲得理想的構(gòu)圖。在沙漠這樣的環(huán)境中拍攝時,也可以減少更換鏡頭的頻率,避免沙塵進入相機內(nèi)部。
對于我個人而言,如果只選擇一支長焦鏡頭帶出門,我會選擇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長焦鏡頭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把遠距離的主體拉近,并且不干擾被攝對象。在拍攝野生動物、鳥類等題材時是必然的選擇。而在風光攝影中,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能夠排除周圍的干擾元素,有效地簡化畫面獲得簡潔、突出的構(gòu)圖。我所偏愛的長焦鏡頭是能夠延伸到400毫米以上焦距的鏡頭,通用性更強,拍攝風光、動物、鳥類、花卉、人像都能夠勝任。
f/11,1/60s,ISO100,Canon EOS R5,RF24-105mm F4 L IS USM拍攝于巴丹吉林沙漠。王永輝 攝
f/22,1/200s,ISO200,Canon EOS R5,RF15-35mm F2.8 L IS USM拍攝于青海。陽光透過五彩的經(jīng)幡,呈現(xiàn)出18 條清晰銳利的漂亮星芒。王永輝 攝
f/11,1/25s,ISO500,Canon EOS R5,RF24-105mm F4 L IS USM拍攝于新疆夏塔。把鏡頭焦距收到24mm,雖然視覺沖擊力沒有RF15-35mm F2.8 L IS USM 那么強,但是也能夠很好地突出前景,展現(xiàn)畫面的層次。王永輝 攝
f/11,1/250s,ISO100,Canon EOS R5,RF24-105mm F4 L IS USM拍攝于巴丹吉林沙漠。王永輝 攝
f/11,1/15s,ISO100,Canon EOS R5,RF24-105mm F4 L IS USM
f/11,1/25s,ISO500,Canon EOS R5,RF24-105mm F4 L IS USM以上兩張照片拍攝于川西王崗坪和牛背山。在高海拔地區(qū)拍攝時,經(jīng)常需要徒步尋找拍攝點,RF24-105mm F4 L IS USM 短小輕便,很多時候可以一鏡多用,滿足不同的構(gòu)圖需求。王永輝 攝
f/8,1/800s,ISO5000,Canon EOS R5,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王永輝 攝
對于動物和鳥類題材拍攝,RF100-500mm F4.5-7.1 LIS USM顯然是一支性價比很高的鏡頭。雖然職業(yè)生態(tài)攝影師更多會選擇RF600mm F4 L IS USM、RF800mm F5.6 L ISUSM這類的大光圈重炮,不過,這些鏡頭價格也昂貴,同時體積和重量也令很多攝影愛好者望而卻步。RF100-500mmF4.5-7.1 L IS USM價格非常親民,在擁有500毫米長焦的同時,細節(jié)表現(xiàn)力也是令人滿意的。并且,配合EOS R5的4500 萬像素,啟用機內(nèi)1.6X 裁切模式,還可以輕松達到800 毫米的焦距。
在擁有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 的前提下,如果購買力依舊許可,我會非常喜歡擁有一支RF70-200mmF2.8 L IS USM。這是一支經(jīng)典的RF 鏡頭,在擁有F2.8大光圈的同時,重量僅為1070 克,尺寸跟RF24-105mm F4 L ISUSM相差無幾。
室內(nèi)體育館雖然有燈光照明,但對于捕捉高速運動而言依舊是光照不足。使用F2.8光圈的RF70-200mm F2.8 L ISUSM,把感光度提升到ISO 5000才能夠滿足快門速度的需求。同時,RF70-200mm F2.8 L IS USM對焦更加快速,配合EOS R5的人眼識別,很輕松就能夠捕捉到瞬間的動作。
除了F2.8光圈的眾多優(yōu)勢,RF70-200mm F2.8 L ISUSM收小光圈也適合拍攝風光、建筑的局部。這支鏡頭更加輕便小巧,特別適合長距離徒步邊走邊拍,捕捉路上的風景。
兩年多的時間,用EOS R5拍攝了不同題材的照片,搭配以上4支鏡頭,一個全新拍攝體系就此建立。相信RF 鏡頭群還會快速地不斷豐富,每位攝影師的拍攝題材和需求不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理想的鏡頭。
f/8,1/800s,ISO5000,Canon EOS R5,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王永輝 攝
f/8,1/250s,ISO640,Canon EOS R5,RF70-200mm F2.8 L IS USM拍攝于新疆。王永輝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