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光
430100 武漢市蔡甸區(qū)中醫(yī)醫(yī)院,湖北 武漢
伴隨我國老齡化人口不斷上升,腎虛腰痛患者逐年增多。腎虛腰痛患者中腎功能不全占45%,導致死亡率升高。本研究針對腎陽虛型腰痛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分析其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5月-2021年2月武漢市蔡甸區(qū)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腰痛患者共50 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數字分配模式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25 例,男12例,女13例;年齡60~82歲,平均(70.92±1.25)歲。觀察組25 例,男11 例,女14 例;年齡60~81歲,平均(70.82±1.32)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表現陽虛、陰虛、陰陽、肝腎不足、脾腎不足、心腎不足等。癥狀為腰痛酸軟,符合中醫(yī)中腎陽虛型辨證標準;患者均存在一定腹痛癥狀;患者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參加。
排除標準:存在感染性疾病及藥物過敏者,存在精神功能障礙及認知障礙者。
方法:對照組應用雙氯芬酸(生產廠家: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10604)治療,1次/d,每次1片,治療4周。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在予右歸丸加減治療。藥物組成:山萸肉12 g,山藥30 g,當歸10 g,枸杞子20 g,杜仲12 g,益母草30 g,熟地黃10 g,茯苓20 g,肉桂6 g,麩炒蒼術6 g,肉蓯蓉30 g,1劑/d,水煎服,早晚分服,共治療4周。
觀察指標:對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治療前后患者中醫(yī)癥狀評分、腎功能指標、治療有效率。治療效果分級:①顯效:患者癥狀消失,腰肌部位可自如活動,疼痛消失;②有效:患者癥狀減輕,腰肌部位可活動能力改善,疼痛緩解;③無效:患者治療后癥狀無改變,疼痛劇烈。有效率=(有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中醫(yī)癥狀評分分為肢體水腫、畏寒懼冷和腰酸尿少,分數區(qū)間0~6分,6分表示患者癥狀最嚴重。
統計學方法:采取SPSS 22.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展開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展開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6.0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60.00%,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n(%)]
兩組患者腎功能比較: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腎功能指標相近(P>0.05);治療后,觀察組腎功能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改善情況良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情況比較(±s)
組別 n BUN(mmol/L) SCr(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5 20.05±4.14 14.35±5.35 651.84±60.42 241.89±65.42對照組 25 20.07±4.22 18.03±3.52 650.78±60.95 384.93±55.41 t 0.016 9 2.873 1 0.061 8 8.342 2 P 0.986 6 0.006 0 0.951 0 0.000 0
兩組患者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治療前,觀察組中醫(yī)癥狀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肢體水腫 畏寒懼冷 腰酸尿少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5 2.03±0.21 1.22±0.23 2.15±0.22 1.19±0.12 2.14±0.14 1.02±0.04對照組 25 2.04±0.22 1.89±0.12 2.13±0.21 1.84±0.22 2.15±0.13 1.85±0.23 t 0.164 4 12.913 3 0.328 8 12.968 9 0.261 7 17.776 6 P 0.870 1 0.000 0 0.743 7 0.000 0 0.794 7 0.000 0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00%,與對照組的28.00%比較,觀察組發(fā)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中醫(yī)學當中根據臨床表現可將腰痛歸屬為“痹證”范疇,是由于患者久病、勞損以及自身身體素質較差而引發(fā),由于患者腰部通過經絡進行連接,對腎臟產生影響,久病會引發(fā)患者產生腎功能損害。此疾病患者年齡普遍較大,由于久病體虛,或存在精血衰竭,房勞過度引發(fā)腎氣虧損。因此,腎虛為此疾病的根本,屬于致病的關鍵因素,患者一般由于外傷、外邪、勞累誘發(fā),在臨床中患者會產生陰虛、陽虛,部分患者存在陰陽俱損或肝腎不足、脾腎不足以及心腎不足的情況,其一般臨床癥狀為腰酸軟及疼痛,疾病病程較長,綿綿不絕,部分患者經過按、壓、揉等方式能夠短暫緩解,部分患者存在腿膝無力,勞累過度會導致其病情加重,臥床后病情能夠得以減輕[1-2]。
患者由于經血衰竭導致精氣虧虛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逐步陷入惡性循環(huán),最終引發(fā)此疾病。相關研究學者對于腎陽在生命當中的作用進行研究,其中發(fā)現,人生所事立命者,陽氣無傷,有陽則生,無陽則死,因此,腎陽在人生命中有重要意義[3-5]。由于腎屬于水火臟腑,屬于人體的陽氣根本,如出現腎陽溫虛或導致無法推動血運,進而導致心陽虧腎、血氧虛虧則導致精血虧虛。腎虧無法實施機體溫陽,腎虛會導致恐懼、寒冷、心悸、胸悶及腰酸等癥狀[6-8]。由于膀胱失煦,導致患者腎溫陽,無法促進蒸騰氣化水液,繼而引發(fā)患者小便失職,難以向內下輸送,導致水分在患者體內大量停留,患者會表現出肢體水腫、尿少等情況。因此。治療過程中應注重為患者實施溫補腎陽并兼顧利水治標的治療原則[9-10]。
本次利用肉蓯蓉、肉桂等經過腎經實施補腎培養(yǎng),利用溫助心陽使患者腎陽均能獲得有效補充,其中山藥、熟地黃、山萸肉、枸杞子均能為實施填精補髓,達到益腎滋養(yǎng)的目的,可增強君藥功效,屬于其中臣藥,杜仲能夠經過腎經實施補腎健腰,當歸、能夠實現和血益氣,并能夠有效結合補腎藥物,二者積極配合可達到精血補陽的目的。肉蓯蓉及當歸聯合應用,具備通便滑腸的功效[11-12]。應用益母草可積極化瘀活血、消腫利尿,茯苓能夠健脾利水,麩炒蒼術能夠達到健脾燥濕的目的,有效達到消腫、利尿功效。全方綜合考慮,大量實施溫補藥物積極達到補陽的目的,能夠以溫助心陽為目的,達到腎陽溫補的功效,有效達成標本虛實兼顧的治療目的,此藥方能夠在右歸丸的基礎上實施加減,促進腎陽充盈,心陽振奮,使其腎陽得到溫補,同時,諸藥調和、相互協助,能緩解患者的病情,全面減輕患者肢體水腫、怕冷、畏寒、胸悶、心悸和腰酸等癥狀。
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因此針對患者采取加味右歸丸聯合西藥治療的安全性更高;治療前,觀察組中醫(yī)癥狀評分與對照組進行對比,兩組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中醫(yī)癥狀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加味右歸丸聯合西藥治療可顯著減輕患者的疾病癥狀。治療前,兩組腎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腎功能指標更優(yōu),說明加味右歸丸聯合西藥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腎功能。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相比對照組明顯更高,說明加味右歸丸聯合西藥治療整體效果優(yōu)于單一西藥治療。
綜上所述,加味右歸丸聯合西藥治療腎陽虛型腰痛效果顯著,能夠促進患者疾病癥狀減輕,改善腎功能,提升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