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也,郝敏,馬思達,張佳亮
(沈陽化工大學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142)
經濟發(fā)展離不開能源崛起,煤、石油、天然氣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yè),運輸管道同樣快速發(fā)展[1]。由于大部分運輸管道埋于地下,防腐措施、檢驗對工業(yè)生產安全意義重大[2]。被腐蝕后的油氣管道,管壁變薄易破裂。腐蝕的油氣管道其韌性和強度會發(fā)生巨大變化,故對腐蝕管道進行失效壓力檢測非常重要[3-4],根據剩余強度判斷管道是否需要維修或更換。其管道的工作狀態(tài)可以通過其剩余強度體現,剩余強度其含義就是判定腐蝕缺陷管道還能承受的多大工作載荷,決定管道后續(xù)是升壓或降壓運行,有利于確定腐蝕管道的維修和更換,確保管道安全運輸,使油氣管道經濟效益達到最大[5]。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對雙點腐蝕缺陷管道進行剩余強度評價,簡化缺陷為雙點矩形等壁厚減薄缺陷,分析了雙點腐蝕缺陷角度、深度、長寬等參數對管道失效壓力的影響。
本文以規(guī)則的方形腐蝕缺陷為研究對象,用Solidworks[6]軟件建立管道模型,三維實體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管道模型
如果管道長度選擇過短,管道兩端的固定約束會影響模擬結果精度,管道長度應為管道外徑長度的3~5 倍,本文管道選擇4 倍外徑長度為3 600 mm。腐蝕缺陷以管道中軸線為對稱軸在管道的中心部位,以矩形缺陷為例[7]。油氣管道的基本參數如表所示1。
表1 油氣管道的基本參數
將Solidworks 建立的管道模型導入ANSYS 軟件后,第一步檢查模型的建立情況,這一步也會直接影響到后處理結果。本文選取的材料API 5L X80 屬于管線鋼[8],在ANSYS 軟件材料庫找到非線性管線鋼并賦予管道模型屬性,然后對油氣管道彈性模量、密度、泊松比、抗拉強度、應力應變關系等基本參數進行設定。油氣管道在工作壓力下會發(fā)生彈塑性變形,材料的真實應力-應變關系屬于非線性參數[9-10],API 5L X80 應力應變關系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應力應變曲線
本文的重點研究對象是腐蝕缺陷區(qū)域及缺陷周圍的應力應變對整個管道的影響,為了節(jié)約時間,避免無效功,在對腐蝕缺陷油氣管道進行劃分網格時,對油氣管道沒有腐蝕缺陷的地方進行粗略的劃分,對腐蝕缺陷區(qū)域及缺陷周圍進行細化,管道兩端全約束[11-12]。
失效準則主要有[13-14]:彈性極限準則、塑性失效準則[15]、數值失穩(wěn)準則。根據文獻資料[16-17]顯示,采用塑性失效準則分析管道是否安全最為合適。
腐蝕缺陷以矩形為例,與管道軸向夾角為變量,探究缺陷夾角和管道失效壓力的聯系。缺陷深度d=7 mm,長度L=400 mm,寬度B=200 mm,設定內壓p=10 MPa,軸向傾角分別為0°、15°、30°、45°、60°、75°、90°,引入角度系數K=θ/15。等效應力云圖如圖3所示。
圖3 不同角度下缺陷應力云圖
由圖3可知,雙點含角度腐蝕缺陷管道剩余強度,不同于腐蝕缺陷環(huán)、軸向距離的影響,介于兩者之間且呈對稱分布。缺陷區(qū)域整體應力水平隨著角度的增加在不斷的下降。缺陷長邊兩側出現低應力區(qū),但是隨著角度的增加,低應力的區(qū)域不斷減少,并且在不斷的向下外側拐角和上內側拐角移動,但是低應力區(qū)域內的應力值在不斷的增加。下內側和上外側拐角應力集中最為明顯,形成了兩個小范圍的應力高值區(qū)。應力隨角度變化的規(guī)律曲線如圖4所示。圖4(a)研究結果表明,管材等效應力隨角度變化產生波動,沒有明顯的增大與減小趨勢。隨著內壓的增加,管道首先發(fā)生彈性變形,隨后進入塑性變形和屈服階段,一旦壓力繼續(xù)升高,缺陷上的應力顯著增加,管道破裂。由圖4(b)可知,如果管道腐蝕缺陷存在夾角,對管道的剩余強度也存在影響,失效壓力小幅度增長后大幅度迅速增長,并且增長幅度呈遞增趨勢。
圖4 應力隨角度的變化
以腐蝕缺陷深度為變量,寬度B=400 mm,長度L=100 mm,寬度B=100 mm,內壓p=10 MPa,傾角為45°,深度分別為1、3、5、7,9、11 mm,不同深度下缺陷的應力云圖如圖5所示。
圖5 不同深度下缺陷應力云圖
圖6(a)為雙點腐蝕缺陷不同缺陷深度下的最大等效應力,最大值一般出現在上外拐角和下內拐角,隨著缺陷深度的增加,最大等效應力逐漸增大,但是增長幅度有所下降。圖6(b)為不同缺陷深度下的失效應力。隨著缺陷深度的增加,失效壓力驟降,且下降程度遞增。由此可知,腐蝕缺陷的深度關系到管道的工作壽命,管道腐蝕越深管道失效的可能性就越大。
圖6 應力隨深度的變化
以腐蝕缺陷長度為變量,設定內壓p=10 MPa,傾角為45°,寬度B=100 mm,深度d=7.2 mm,長度分別取100、200、300、400、500、600 mm,繪制等效應力云圖如圖7所示。
圖7 不同長度下缺陷應力云圖
圖8(a)為等效應力隨缺陷長度的變化,可知隨著缺陷長度的增加,等效應力也隨之增加,但是增長幅度較小。圖8(b)為失效應力隨缺陷長度的變化,隨著缺陷長度的增加,管道失效應力有所下降但不明顯。由此可知,雙方形腐蝕缺陷長度參數對管道剩余強度也是有著一定的影響。
圖8 應力隨長度的變化
缺陷傾角對失效壓力的影響較顯著。缺陷區(qū)域最大等效應力隨角度變化無明顯增減,管道失效壓力遞增式增加。
對管道失效壓力影響最大的是腐蝕深度。隨著深度的增加,失效壓力與腐蝕深度近似線性遞減。
隨著腐蝕缺陷長度的增加,失效壓力降低幅度呈遞減趨勢減小。各因素對管道失效壓力影響程度由大到小順序為:深度、角度、長度、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