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熠熠
摘要:新聞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比較重要的信息來源,也是反映一個時期社會實際狀態(tài)的重要方式。隨著時代進步,傳統(tǒng)的新聞記者采訪很難滿足受眾實際需要,導致新聞質量和時效性降低。因此,本文針對這一現狀,對新時期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策略進行分析,在給新時期新聞采訪提供參考的同時,有效促進新聞采訪技術的優(yōu)化與發(fā)展。
當前,新媒體發(fā)展迅速,給傳統(tǒng)新聞媒體帶來了較大沖擊,不僅對新聞作品的審美要求有所提升,更為重要的是新聞信息的時效性和趣味性,所以說,有效應對新時期公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對新聞記者采訪藝術進行創(chuàng)新和完善,對新時期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優(yōu)化與發(fā)展具有關鍵意義。
關鍵詞:新時期;新聞采訪;藝術;策略
新聞采訪概述
新聞采訪的概念
新聞采訪是記者為獲取新聞信息,對客觀事物進行的觀察、詢問、傾聽、思索和記錄等的過程,作為新聞寫作的前提,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調查研究,通過合理的新聞采訪,可以為新聞寫作獲取素材提供基礎,是體現記者職業(yè)素養(yǎng)的關鍵。
新聞采訪的目的
新聞采訪其實就是新聞工作人員以大眾傳播為目的,在觀察和訪談的同時,獲取廣泛的關注和一手信息,不僅是新聞寫作的前提,也是確保整個新聞傳播質量的關鍵。在實際進行新聞采訪時,其根本目的是為向大眾傳播新聞事實,從而為大眾提供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
新聞采訪的主要特點分析
從新聞采訪的實際內容來看,與傳統(tǒng)的文學有很大的差異性,其根本是采訪者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也就是采訪者以自身為主,通過新聞觀點、知識積累、思維方式、觀察、聆聽以及思考與分析的過程。并且新聞采訪不僅要求采訪者具有良好的新聞敏感性,更為重要的還是對復雜客觀事物的觀察和認識,通過信息抽絲剝繭,克服各種困難和影響,基于明確的報道思路,周密的采訪計劃,進而有效確保新聞采訪的效率和效果。
新聞采訪的形式分析
新聞采訪時,受技術與采訪實際情況的限制,常見的采訪活動開展方式,一般有個別訪問、現場查勘、參加會議、開調查會、出席記者招待會、閱讀文字材料等幾大類別,并且,還會因為新聞信息獲取來源的不同,分為個別采訪、集體采訪、交叉采訪、分段采訪、巡回采訪、隱性采訪等幾個方面,其次,根據記者分工和采訪習慣的不同,采訪記錄也可以分為默記、筆錄、攝影及錄音等不同形式。
新聞記者采訪藝術具體內容
新聞記者采訪藝術,其實就是新聞記者獲取新聞信息的手段,主要包括交談線索發(fā)現,現場觀察、采訪座談技巧、運用方言技巧、剪裁加工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其根本是為新聞信息獲取而服務,從而有效提升新聞信息采集的效率。
提高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重要性
在新聞記者采訪過程中,采訪藝術作為新聞信息的主要獲取手段,也是提升新聞信息關注度的重要思路,所以說采訪藝術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提升采訪藝術的水平,也是提升新聞采訪效果的關鍵,可以有效實現新聞價值的最大化。其次,提升記者采訪藝術,也是保證新聞信息質量的重要基礎,可以有效提升新聞信息關注度,增強媒體核心競爭力。最后,在對新聞記者采訪藝術進行提高的同時,可以更好地體現新聞的社會效用,對于促進社會穩(wěn)定具有很好的效果。
新時代新聞記者采訪面臨的挑戰(zhàn)
新聞信息量比較大
在新時期,由于科技發(fā)展和時代進步,媒體和信息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促進信息傳播的同時,也使得新聞信息的規(guī)模和數量進一步增大,尤其是自媒體的發(fā)展,人人都可以是新聞信息傳播者,導致新聞信息規(guī)模和數量超乎常人的想象。這樣大的信息量,不僅要求新聞記者充分吸引觀眾和聽眾,更為重要的是準確把握輿論導向,從而提升新聞信息影響力,這給新聞記者采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在新時期,新媒體的發(fā)展使傳統(tǒng)媒體市場遭受了嚴重的沖擊,尤其是基于互聯(lián)網的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或快手等自媒體,不僅使得新聞信息傳播速度進一步加快,更為關鍵的是提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這是新時期給新聞記者采訪帶來的最嚴重挑戰(zhàn)之一。
記者職業(yè)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新聞信息傳播過程中時效性和多樣性是極為關鍵的,新媒體信息傳播是不受時間和地域影響的,人們對新奇的新聞信息、時效性強的新聞信息更加追求。鑒于此,有一部分記者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使新聞信息真實性大大受損,這不僅給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為關鍵的是也容易造成新聞信息市場的混亂。
新時期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策略分析
做好充足的采訪前準備
隨著新聞信息量和市場競爭壓力的增大,新聞記者要想提升自身采訪技藝,做好充足的采訪前準備是極為關鍵的,也是確保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提升的關鍵。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大部分新聞記者對于采訪前準備并不重視,關注點都放在新聞采訪之上,依托自身臨場能力開展新聞采訪,或是在新聞采訪中根據自身理解對采訪信息進行編輯,導致新聞信息的質量和真實性受到影響。因此,可以針對上述分析,通過做好充足采訪前準備的方式,進而在提升應對地域突發(fā)事件能力的同時,有效增強新聞采訪的效率和質量,有效促進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水平。
比如,在實際分析時,可以基于上述分析,從采訪準備環(huán)節(jié)入手,在做好充足準備的同時,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水平,進一步增強新聞采訪的效率和質量。在進行新聞采訪前準備時,圍繞“不打無準備之仗”的思想,針對采訪中的方方面面進行全盤考慮和準備,進而在提升新聞采訪效果的同時,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水平。首先,是采訪工具的準備,記者應該針對新時期特色,對可能用到的新聞采訪器材進行充足的準備,包括錄音筆、攝影機、語音轉換工具等多個方面,并加強設備日常維護管理,從而避免在新聞采訪中因器材故障,影響新聞采訪的進度和質量。其次,要充分利用新時期互聯(lián)網技術,對需要采訪的事件和主要人物進行事先了解,從而在采訪前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影響新聞采訪的效率和效果。最后,是要加強新聞信息采訪思路的準備,在開展新聞采訪前,根據對采訪事件和人物的實地了解,對新聞信息采訪的核心思想進行明確,從而為新聞采訪環(huán)節(jié)提供指導和規(guī)范,避免在實際采訪時出現信息混亂。
加強采訪氛圍的營造
在新聞信息采訪中,不論是人物新聞采訪,還是事件新聞信息采訪,其實都是以采訪對象為主,而且大部分采訪對象很難接觸到新聞記者,這導致在新聞采訪時,采訪對象對記者產生畏懼心理,對于新聞信息的深度挖掘極為不利。但是,從當前新聞記者采訪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記者對于采訪氛圍并不重視,在實際采訪時,追求速度和時效性,不僅不利于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水平的提升,更為關鍵的是新聞信息傳播進度和效果不佳。因此,在對新時期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策略進行分析時,可以通過加強新聞記者采訪氛圍營造能力和藝術的方式,增強新聞信息傳播質量。
比如,在實際分析時,可以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從采訪氛圍營造入手,在應對采訪對象在采訪環(huán)節(jié)中緊張和情緒激動的同時,有效確保新聞采訪的進展,并為新聞記者對新聞信息的深度挖掘,提升新聞信息質量提供良好基礎,從而有效實現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水平的目的。在實際分析時,一方面,是新聞記者的狀態(tài),通過改變自身穿著和表情等方式,盡量做到平易近人,避免因為不熟悉和過于犀利的形象,進一步加深采訪對象的緊張感,最終影響新聞內容的深度挖掘;另一方面,是從自身的語言設計入手,主要分為兩個層次,首先是采訪話題的設置,通過由淺入深的方式,在剛見面時,先從采訪對象熟悉的話題的入手,逐步向新聞方向深入,從而有效實現對采訪對象不熟悉感和緊張感的消除;其次,是記者采訪時的語氣和表達方式,在實際采訪時,盡量親切和尊重,避免言語過于犀利,不僅不能獲取有效新聞信息,還會傷害到采訪對象,最終影響新聞采訪的質量。
加強新聞記者綜合素質培養(yǎng)
在對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策略進行分析時,記者本身綜合素質的提升才是重點,也是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水平的關鍵。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大部分記者自身的綜合素質存在不足,這不僅會影響新聞采訪的效率和質量,更為關鍵的是采訪藝術水平的降低,對于后續(xù)新聞采訪優(yōu)化與發(fā)展極為不利。因此,在實際分析時,可以基于上述分析,通過加強新聞記者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方式,在提升記者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同時,進而不斷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水平。
比如,在實際分析時,可以從新聞采訪中記者需要具備的綜合素質入手,通過加強針對性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方式,進而在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水平的同時,不斷增強新聞采訪的效果和質量。首先,是對新聞的敏感性的培養(yǎng),記者對新聞信息的敏感性是提升新聞時效性和質量的關鍵,也是新聞記者發(fā)現新聞信息的重要手段,還是新聞采訪藝術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在進行記者新聞敏感性培養(yǎng)時,主要是加強對新聞信息的解讀和剖析,深入基層不斷感受,從而加強記者對社會熱點和關注點問題的敏銳性,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新聞敏銳性的積累和鍛煉,結合相關采訪技巧的聯(lián)系和使用,加強記者對新聞信息的敏感度,從而促進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水平的提升。其次,是采訪技巧的深度培養(yǎng),在實際進行新聞采訪時,采訪技巧作為其中的關鍵性內容,對于新聞采訪的效率和質量影響極大,也是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還可以從采訪技巧方面入手,在加強新聞記者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同時,實現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水平的效果。如實際對采訪技巧進行培養(yǎng)時,一方面,是要加強對采訪對象情況的了解,包括喜好和事跡,并在訪談過程中,投其所好,增強與采訪對象之間的熟悉感和親切感,促進新聞信息深度挖掘;另一方面,是加強對自身情感和狀態(tài)的把控,主要是在采訪時時刻保持愉悅的心情,尤其是在采訪對象緊張時,盡量避免追問,從而影響采訪對象的狀態(tài)。不僅如此,在新聞信息采訪過程中,記者難免會對一些信息進行求證和提問,所以說提升新聞記者采訪技巧時,還要從提問技巧與求證技巧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提問貼近生活與采訪者喜好,由淺入深,不斷深化新聞信息本質;另一方面,是使用恰當的方式進行求證,根據進度、氛圍、被采訪者的情緒作出判斷,選擇合適的角度進行求證,從而實現對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水平的提升。最后,是加強新聞記者編輯技巧的培養(yǎng),新聞編輯作為新聞采訪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新聞信息最終狀態(tài)的形成,在實際培養(yǎng)過程中,主要是尋求吸引力和真實度之間的平衡,通過多元化的編輯思路,如加強網絡熱詞的使用,優(yōu)化新聞信息標題等方式,從而在確保新聞信息真實性的同時,增強新聞信息的吸引力,從而實現對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水平的提升。
端正采訪態(tài)度,牢守職業(yè)道德底線
在對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策略進行分析時,其實除了技術和素質的規(guī)范以外,最為關鍵的還是記者采訪時的態(tài)度和職業(yè)道德,不僅是新聞記者采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新聞采訪效率和效果的關鍵。因此,在實踐中可以通過端正采訪態(tài)度,牢牢守住職業(yè)道德底線的方式,從而確保新聞采訪質量。
比如,在實際分析時,首先是從新聞記者采訪的態(tài)度入手,一方面,是要保持尊重,從當前新聞采訪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記者對采訪對象的狀態(tài)并不重視,一味追求新聞信息,導致對采訪對象造成嚴重的傷害,所以說,首要的是提升對采訪對象的重視程度,包括自身神態(tài)、認真傾聽等,不要在采訪中加入個人情感,避免采訪對象出現被歧視和不夠尊重的心理。另一方面,就是保持親切感,在實際采訪時,一定要保持記者自身的親切感,從而在促進采訪進展的同時,給新聞信息的深度挖掘提供基礎和前提。其次,是職業(yè)道德底線的維護,在實際進行新聞采訪時,記者一定要時刻牢記自身的職業(yè)道德底線,不要因為名利,出現違背新聞采訪真實性的原則,影響新聞信息質量。
在對新時期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策略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對新聞采訪進行更全面的了解,基于新時期給新聞記者采訪藝術帶來的挑戰(zhàn),結合當前新聞記者采訪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從而在提升新聞信息質量和水平的同時,不斷促進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水平的提升。
(作者單位:貴州省畢節(jié)試驗區(qū)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