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簡介:賈厚明,江蘇省首批教學名師,鹽城市學科帶頭人,現(xiàn)任教于江蘇省東臺市安豐鎮(zhèn)中學。
【課標定位】
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tài)、性質、功能、特征,或闡述事理。說明文閱讀是實用類文本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說明文閱讀理解是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的“重頭戲”之一。“閱讀新聞和說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獲取主要信息。閱讀科技作品,還應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边@是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說明文閱讀的要求,也是中考說明文閱讀考查的綱領性要求。
【文體常識】
一、說明文的分類
二、說明順序
三、常見的說明方法
四、說明文的結構
五、說明文的語言
【考情綜述】
在歷年全國各省市中考語文試題中,說明文閱讀往往被作為與議論文閱讀按年輪考的內容。
因為說明文講求的是“以知示人”,因此,說明文文本除了可以作為檢閱考生閱讀能力的材料之外,還可以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增強其知識積累。因此,中考說明文文本大多選材“新熱”,貼近生活,可讀性強。從近幾年中考情況來看,以下幾類說明文文本較受命題者的青睞:高新科技類、揭秘自然類、生活科普類以及人文歷史類等。
近幾年來,各省市中考說明文閱讀逐漸形成了較為固定的考點,其高頻考點主要包括:
分析理解文章內容,提取概括指定信息,概括說明對象特征,梳理分析說明順序,分析說明方法及作用,品味說明語言等,另外還涉及理解詞語含義,分析語段作用等的考查。
近幾年來,各省市中考說明文閱讀設題以3~4題居多,題型以簡答題為主,另有選擇題、填空題穿插其中。
【考點突破】
考點一 概括說明對象的特征
考點分析
所謂“說明對象”,就是被說明的事物或被解說的事理。所謂“說明對象的特征”,就是說明對象的特點,是某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如果說明確說明對象解決的是“是什么”的問題的話,那么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則是搞清楚“怎么樣”的問題。閱讀一篇說明文,我們首先要弄清說明對象,把握說明類別,進而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
近幾年來,該考點在各省市中考考查時的設問方式大致有以下兩種類型:第一種,閱讀全文,在文中××空白處補寫 “×××”的特點;第二種,聯(lián)系全文,概括×××的特點。如2021年江蘇鹽城中考第14題,2021年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第11題等。
方法點津
1.判斷說明對象。①看標題或首段,沒有標題或標題沒有表明說明對象時,就要看文章的首段,首段的末尾處往往會點出說明對象;②看結尾段,標題和首段都找不到說明對象時,文章的結尾往往會揭示說明對象;③抓關鍵句,一般段首中心句或段尾總結句會點明文章的說明對象;④總結歸納,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可行,則需研讀全文,逐段分析,歸納總結,最后確定說明對象。
2.概括說明對象的特征。①看標題,特別是標題中的修飾性、限制性的詞語;②抓總結句、中心句、段落中心句或關鍵句;③結合標點符號,尤其注意有分層作用的分號、問號、句號等,先歸納層意,再綜合概括;④摘抄整合語段中的關鍵詞、句,并作簡要概述。
答題模板
本文的說明對象是……,具有……的特征。
考點二 分析說明順序
考點分析
說明文在介紹說明對象時,必須采取合宜的說明順序。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三種。
近幾年來,該考點在各省市中考考查時的設問方式大致有以下兩種類型:第一種,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是 ;第二種,第×段說明××××,作者是如何說清楚的?如2021年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第17題,2021年江蘇常州中考第12題等。
方法點津
判斷說明順序,請按照下述方法步驟進行:
1.明確說明文類別。事物說明文一般采用時間順序或空間順序,而事理說明文多采用邏輯順序。
2.尋找語言標志。時間順序一般會有朝代、季節(jié)、早晚等標志性詞語;空間順序一般由方位名詞作標志;邏輯順序有“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為什么”“原來”“因此”等標志性詞語。一般情況下,如果一篇文章找不出明顯的時間、空間順序的標志性詞語時,便是邏輯順序。
3.分清主次,綜合歸納。有時候一篇說明文會以一種說明順序為主,并兼用其他說明順序。因此在判斷時,要以主要的說明順序為主。
答題模板
這篇文章采用了……的說明順序。
考點三 分析說明方法及作用
考點分析
說明方法是說明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見的說明方法包括舉例子、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列圖表和摹狀貌等。
從近幾年各省市中考說明文閱讀來看,“分析說明方法及作用”考點的“出鏡率”相當高,一般要求我們先辨識指定語句使用的說明方法類型,再結合語境分析其表達效果。其考查時的設問方式大致有以下兩種類型:第一種,畫線語句運用了哪種(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第二種,第×段介紹×××,有何作用?如2021年遼寧丹東中考第27題,2021年江蘇鹽城中考第15題等。
方法點津
應對此考點,請掌握下面的要領:
1.抓住詞語分析。常見的說明方法較多,且有著各自的名稱和屬性,我們必須牢記各種說明方法的內涵,善于區(qū)分,特別是把握其“標志性”詞語,比如,數(shù)據(jù)——列數(shù)據(jù),“例如”——舉例子,“比”——作比較,“如”“像”——打比方等,從而準確作出界定。
2.遠近結合分析?!斑h近結合”有兩層含義,既指將某種說明方法的共性(一般)作用與在指定語境中的個性表達作用結合起來,又指將指定語句的上下文與該語句自身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全面而嚴密地分析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
答題模板
這句話運用了……的說明方法,使說明對象……。
考點四 提取概括指定信息
考點分析
閱讀說明文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不斷篩選、整合,繼而得出有效信息的過程。基于此,提取概括指定信息就成為說明文閱讀的重要能力點。
近幾年來,“提取概括指定信息”在各省市中考考查時的主要設問方式為:第一種,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第二種,本文圍繞×××介紹了哪些內容?請簡要概括;第三種,第×段從哪×個方面來說明“×××”?如2021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中考第17題,2021年貴州遵義中考第13題等。
方法點津
應對此考點,我們應掌握提取概括信息的技巧:
首先,把握提取概括信息的標準——根據(jù)題干,審清題意。
其次,快速閱讀,確認提取概括信息的區(qū)間,圈點勾畫。在閱讀中,材料信息必須按照一定的需求去選取,才能有效率,才能準確。需求規(guī)定的范圍,即信息的篩選要在確定的區(qū)間進行。
再次,通過抓關鍵詞提取概括主要信息。閱讀時,要抓住諸如“首先”“其次”“另外”“還有”“也”“除此之外”等提示語。
最后,通過關鍵句提取概括主要信息。所謂關鍵句,就是指過渡句、段首句、文末點題句、問題前后句等,它們往往能給我們提供一些有效信息。
答題模板
這類題沒有固定的答題格式,根據(jù)題干要求組織語言即可。
考點五 品味說明語言
考點分析
說明語言講求準確,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在說明過程中,凡是表示時間、空間、數(shù)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因此,品味說明語言(主要是修飾性、限制性詞語)的準確性,成了中考說明文閱讀的基礎而重要的考點。
從近幾年各省市中考說明文閱讀來看,“品味說明語言”考點相當受青睞,其考查時的設問方式主要表現(xiàn)為:第一種,加點的××字詞有何作用(加點詞語××是如何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第二種,××字詞能否替換為另一個字詞?并說明理由;第三種,第×段中“××”詞語能否刪去?請說明理由。如2021年遼寧丹東中考第26題,2021年黑龍江龍東地區(qū)中考第17題等。
方法點津
應對此考點,在品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時,要特別注意修飾性、限制性詞語,且注意針對不同題型作出較為規(guī)范的解答。
題型1:加點的××字詞有何作用?
解題步驟:①加點字詞的原意;②加點字詞在這里準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加點字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
題型2:××字詞能否替換為另一個字詞?并說明理由。
解題步驟:①表態(tài)(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替換”);②原字詞的意思或內容;③所換字詞的意思或內容;④換了以后意思有何改變,何處不符合實際;⑤××字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科學性。
題型3:××字詞能否刪去?
解題步驟:①表態(tài)(一般情況下是“不能刪去”);②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大約”“可能”“左右”等詞表估計,“多”“有余”等詞表數(shù)量;③若刪去,原來××意思就變成了××意思,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④××字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科學性。
答題模板
參見上述“方法點津”中的“解題步驟”。
考點六 分析語段作用
考點分析
段落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語段作用”是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常見考點之一。說明文閱讀中,“分析語段作用”多考查說明文開頭、中間和結尾段落的作用。
近幾年來,各省市中考說明文閱讀中“分析語段作用”的主要設問方式有:第一種,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第二種,文章第×段如果刪去好不好(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看,第×段能否刪除)?請簡述理由。如2021年遼寧丹東中考第25題,2021年貴州畢節(jié)中考第10題等。
方法點津
1.開頭段的作用。
內容上:①概括該段具體內容;②開篇點明說明對象;③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結構上:引出說明對象。
2.中間段的作用。
內容上:①概括該段的具體內容;②點明說明對象某一方面的特征。
結構上:承上啟下。
3.結尾段的作用。
內容上:①總結說明對象;②指出現(xiàn)狀,提倡呼吁,引發(fā)思考。
結構上:總結全文。
答題模板
這類題沒有固定的答題格式,根據(jù)題干要求組織語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