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蕓
摘要:目的:分析麻醉蘇醒護理對腹腔鏡術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的應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對象為本院68例行腹腔鏡術患者,時間2021年01月-2022年01月,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34例,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34例,行麻醉蘇醒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躁動評分、心率和血壓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結論 給予行腹腔鏡術患者麻醉蘇醒護理能夠有效預防躁動發(fā)生,提升護理質量,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麻醉蘇醒護理;腹腔鏡術;全麻蘇醒期躁動
全麻是外科手術中應用率較高的麻醉方式之一,選取適宜麻醉藥物,通過靜脈滴注、肌肉注射以及呼吸道吸入等方式,注入,暫時性對患者中樞系統(tǒng)起到抑制作用。蘇醒期躁動是接受該麻醉患者術后常見表現(xiàn),患者主要癥狀有定向能力障礙、興奮和躁動等,同時伴有哭喊、妄想、語無倫次、無意識肢體動作,患者的心率會加快,血壓會升高,反流誤吸、支氣管痙攣等意外事件發(fā)生率明顯提升[1]。本次研究以行腹腔鏡術患者為對象,分析麻醉蘇醒護理的應用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本院68例行腹腔鏡術患者,時間2021年01月-2022年01月,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34例,男17例,女17例,平均年齡(48.18±5.89)歲;觀察組34例,男18例,女16例,均年齡(48.76±5.13)歲。兩組一般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該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展開術前訪視,了解其病情,為其講解麻醉方式、手術流程,給予其安慰和支持。
1.2.2觀察組
該組患者行麻醉蘇醒護理:①心理護理:術前關注患者情緒變化,詳細為其講解經(jīng)過麻醉處理后有可能引發(fā)的感覺異常表現(xiàn),同時提醒其留置胃管、導尿管存在的積極意義。引入成功案例,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形成強大、有力的心理防御機制,緩解患者于麻醉蘇醒期產(chǎn)生的焦慮、恐懼等情緒。②體位護理:協(xié)助患者采取平臥體位,預防受醫(yī)療器械和體位影響,壓迫到患者的大血管和神經(jīng),維持呼吸道通暢性。針對實施約束帶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對其松緊程度展開調節(jié),針對部分患者,可以將護欄升起。如果患者存在藥物依賴、呼吸功能障礙或者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護理人員需增加巡視頻率,觀察其生命狀態(tài)。③疼痛護理:以患者機體情況為依據(jù),積極評價其疼痛程度,選取適宜鎮(zhèn)痛藥物,預防蘇醒期躁動出現(xiàn)。針對由傷口疼痛影響引發(fā)的躁動現(xiàn)象,需要及時告訴醫(yī)生,采取鎮(zhèn)痛措施,在條件許可情況下,可以選取自控鎮(zhèn)痛泵,防止躁動發(fā)生。④血氣分析護理:定期檢測血氣指標,該病患者容易受殘留藥物影響,出現(xiàn)呼吸道梗阻、通氣不足等表現(xiàn),從而引發(fā)高碳酸血癥以及低氧血癥,誘發(fā)躁動。在護理時,應積極觀察呼吸道情況,維持呼吸道通暢性,記錄血氣分析結果。
1.3觀察指標
評價兩組生命體征[2]:觀察兩組全麻蘇醒時期的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評價兩組躁動評分:其中0分表示患者處于安靜狀態(tài),未發(fā)生躁動;1分表示患者表現(xiàn)出躁動,在得到解釋后明顯改善;2分表示患者在無刺激情況下,出現(xiàn)躁動,存在拔管情況;3分表示患者掙扎劇烈,需要多人或者采取工具進行控制。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SPSS23.0處理數(shù)據(jù),()與(%)表示計量與計數(shù)資料,分別行t與X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生命體征比較
對比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觀察組均明顯偏低,P<0.05。詳見表1。
2.2 兩組躁動評分比較
觀察組的躁動評分0分占比明顯高于對照組,1分占比、2分占比和3分占比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在手術過程中,全麻蘇醒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該時期患者機體狀態(tài)直接影響到了手術效果,決定了后續(xù)恢復情況。通常情況下,采取全麻處理腹腔鏡手術患者可以順利且平穩(wěn)的渡過這一時期,能夠快速蘇醒。但是,有相關調查顯示[3],在患者體質不同、手術操作等因素影響下,蘇醒期躁動發(fā)生率較高,對手術恢復進程形成阻礙,危及生命安全。
麻醉蘇醒護理具有先進性和全面性等優(yōu)勢,術前,護理人員需要協(xié)助患者建立良好、堅固的心理抵御機制,給予其心理支持,講解腹腔鏡手術優(yōu)勢、流程,全麻實施方法、效果,蘇醒期躁動引發(fā)因素和表現(xiàn)等。于患者蘇醒期,護理人員需要為其提供針對性干預措施,指導家屬提前走到蘇醒室內,給予患者陪護,直到醒來,令患者一蘇醒即能夠感受到社會支持和家庭溫暖,防止其出現(xiàn)不安、焦慮等情緒。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傷小,疼痛程度輕,可以縮短患者恢復時間,同時聯(lián)合麻醉蘇醒護理,可以提升手術效果,保障健康安全,縮短患者蘇醒時間,預防患者出現(xiàn)異常心理和行為。在患者恢復清醒后,護理人員需主動給予其問候和關心,了解其真實情況,評估其疼痛程度,適當提供安慰,做好解釋工作[4]。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躁動評分、心率和血壓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麻醉蘇醒護理的應用可以促使腹腔鏡術順利展開,提升患者護理質量,保護其健康安全,縮短恢復時間。
綜上所述,給予行腹腔鏡術患者麻醉蘇醒護理能夠有效預防躁動發(fā)生,提升護理質量,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周琳,彭麗,姜麗芳,孟祥梅,滕紅玉,吳穗婷,侯曉敏. 麻醉手術病人蘇醒期躁動風險預測模型的構建研究[J]. 全科護理,2021,19(32):4571-4574.
[2]朱紅芬. 系統(tǒng)性護理模式對全麻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患者蘇醒期躁動的預防作用[J]. 當代臨床醫(yī)刊,2020,33(3):273-274.
[3]馬珍,婁小平,吳凱. 預見性護理在胸腹腔鏡聯(lián)合手術食管癌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中的應用[J]. 腫瘤基礎與臨床,2020,33(2):170-172.
[4]肖瑜. 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降低腹部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的臨床效果[J].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9,30(8):100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