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琪
詩詞歌賦撥開歷史車轍揚起的塵土,盈步而來,在青瓦白墻上、在朱雀樓臺前留下她婀娜的身姿。今日,追尋著她遺跡的腳步從未停止。《中國詩詞大會》就是一次成功的探尋。第三季冠軍武亦姝的那句“只要我還喜歡古詩詞這就夠了”,她有著怎樣超脫常人的眼界和胸懷?在應試論橫行的今天,還有多少人能夠拋棄眼前的茍且,心存詩和遠方的田野?
愿有慧眼識盡古詩詞之美。在快節(jié)奏的時代,多少人有著一種名為“高考決定論”的激進思想,學習不知從何而來,不知將歸何處,忙碌卻無為,但那詩的天地卻能讓你感受琴弦撥動的音韻,細品香花留在唇齒間的清雅,靜聽棋盤落子時的渾厚。那里有香花美人,有熱血男兒,有江邊漁屋,亦有危樓庭臺……只愿擁有慧眼去感受到她本身的魅力。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讀書只是一種尋求上進的方式,是與前人智慧的交流,達到心靈的共振。因此唐詩宋詞的誦讀和賞析并不僅僅是為了高考的六分,這是自身修養(yǎng)提升的過程,是靈魂升華的過程。所以我們不應該問自己詩詞才考幾分,而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能夠從中體味到什么。學習最害怕的就是功利心,那建在沙地上的宮闕到底能存在多久?
我們應該承認路邊的花和向往的湖一樣美。當你為了等待日出而著急的時候,你也必定會錯過星辰。結(jié)果固然重要,但這誦詠詩詞的過程不也同樣重要嗎?詩詞是紅塵中滾滾千百年的遺物,是古人示給我們的路。讀詩詞氣自華,誦歌賦正氣來。少一點牢騷多一點耐心,少一份粗俗多一份雅致。享受過程,不要過分注重結(jié)果。
每一個人都應該向往詩和遠方。不做井中之蛙,不做市井之夫。心中有了詩和遠方,即使是在輪椅上也照樣能跳出芭蕾。每一首詩都是一個無人之島,無人知道。只有潛下心來學習和品味才能發(fā)現(xiàn)世外的桃源,來到理想的的仙境,和前人共舞。讀誦詩詞并不是因為眼前的茍且,而是她為我們鋪開一條通往花園的小路,讓我們的思想奔向遠方的田野,讓我們知道思念原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國恨應是“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鄉(xiāng)愁卻是“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詩和遠方,有人謂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有人謂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有人謂之“你在橋上看風景,我在窗前看你”,每個人的詩和遠方都不一樣,不求救濟天下,只求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才能在鬧市中為自己開辟一方只屬于自己的無人之島。
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我向往詩和遠方。
(指導教師:趙同宇 吳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