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涅斯論瓦爾達》是由阿涅斯·瓦爾達、迪迪爾·侯杰聯(lián)合執(zhí)導的紀錄電影,于2019年2月13日在柏林電影節(jié)上映。該片記錄了“法國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爾達在世界各地舉辦電影講座的故事。
阿涅斯·瓦爾達從巴黎、洛杉磯到北京,馬不停蹄地開班,分享她的電影創(chuàng)作理念。這位電影界祖師奶奶不言倦,既回顧了她有名的作品,如《五至七時的克萊奧》《幸?!贰短煅臏S落女》等,也講述了不太為觀眾熟悉的作品如《墻的呢喃》《紀錄說謊家》《達格雷街風情》等。通過對這些作品的回憶與暢談,瓦爾達無私地與觀眾分享了自己的靈感來源和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
紀錄片《阿涅斯論瓦爾達》和阿涅斯·瓦爾達執(zhí)導的前幾部紀錄片一樣,是瓦爾達一次對自我的回望,也更像是一次精心設計的道別。影片將所有的字幕,包括工作人員、親朋好友的名字,以及所有引用的資料出處都悉數放在了片頭,一屏又一屏的文字不緊不慢地出現、消失,仿佛擔心觀眾在結尾時匆忙離場,而不能洞悉她的每一個小心思。
《阿涅斯論瓦爾達》就像是瓦爾達的人生海灘,該片成為廣大觀眾致敬和懷念她的最好方式。
橫跨近200年,延續(xù)子孫三代,《雷曼兄弟三部曲》講述了改變世界的家族企業(yè)雷曼兄弟的傳奇史詩。
1844年9月的一個寒冷早晨,一位來自巴伐利亞的年輕人站在紐約的碼頭邊,夢想新世界的新生活。他的兩個兄弟加入了他,一段美國奮斗史就此拉開序幕。
該劇作為2018年英國國家劇院提早售罄的口碑新劇,2019年轉西區(qū)再續(xù)火爆票房,喜提奧利弗獎最佳新劇、最佳話劇男主角等五項提名。給出五星好評的《衛(wèi)報》盛贊:“無與倫比的夜晚,教科書般的演技”;同樣打出五星的《泰晤士報》,充分肯定了薩姆·門德斯導演的編排,稱其交出了“戲劇最好的模樣”。
在哪里才有家的感覺?在施塔特阿倫多夫這個有著復雜的排斥和融合外國人歷史的德國城市,和藹可親的老師迪特·巴赫曼幫助他的學生們體會家的感覺。這些學生年齡在12歲到14歲之間,來自12個國家,有些人還沒完全掌握德語。在退休之前,老師希望激發(fā)這些未來公民對不同工作領域、主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好奇心。
這部引人入勝的紀錄片,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意識到,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這樣高情感、有耐心的老師,教育上的各種沖突就能通過討論得到緩解。導演和攝影師向人們展示了教育不僅是重要的,而且可以是一個壯觀的過程,并將其精彩地呈現在舞臺上,以至于電影本身幾乎具有了某種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