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樂樂
上學時久坐看書,上班了久坐看電腦,退休后久坐看電視……坐著不動成為全球一大生活方式弊病,增加現代人患上心血管疾病和早亡的風險。近日,美國科學家研究發(fā)現,與其坐著,不如蹲著或跪著。
從進化學理論而言,人類的生產活動傾向于降低消耗、保存體能,這似乎與當代“久坐傷身”的觀念相矛盾。為探索原始生產方式下人們如何保持健康,美國南加州大學棟賽夫文理學院的戴維·賴希倫博士團隊對非洲大陸最后一個以狩獵和采集為生的部落——坦桑尼亞的哈扎部落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為28名哈扎成年人配備了可穿戴設備(腿部加速計),連續(xù)8天觀察他們的肌電圖數據。結果顯示,除睡眠時間,參試者每天只進行1~2個小時高水平身體活動,剩下的9~10個小時并不運動。這與工業(yè)化社會中的人們相似。不過,哈扎成年人坐姿較少,他們的“休息”姿勢以蹲著或跪著為主,且并未由于“不愛動”而受到健康危害。
研究人員分析指出,人體的生理構造決定我們不適合長時間靜止狀態(tài)。坐姿影響健康的主要原因在于肌肉收縮水平降低以及基礎代謝下降,蹲姿和跪姿則需要更高水平的下肢肌肉活動。久坐一族如果沒時間運動,不如嘗試蹲著或跪著,以便減少運動不足帶來的負面影響。研究報告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