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君
1
藍色萬掌山。
一落地萬掌山,萬掌山“藍色”的形象竟一下子在腦海里定格。
2
萬掌山剛剛下過一場大雨,空氣清新得令人陶醉。這里雨水多,來得快,也去得快。放眼望去,泥土是紅色的,潺潺溪水也帶著紅色的波紋;綠樹連綿,鳥鳴聲聲也在唱著綠色的歌。但是,天空是那么近,那么藍,藍色的、純凈的鋪向天際的藍色,襯著一團團一堆堆的白云,與這紅的綠的白的等一切的色彩形成強烈的對比,強烈地沖擊著我的視覺,帶給我極為震撼的感受。
而且,在青山連綿壯闊的森林懷抱里,居然安臥著一個湖泊。那湖,似圓非圓,波光粼粼。一個青草茵茵的半島伸向湖心,二十面彩旗在水中央高高飄揚。湖畔,一座座風格各異的小木屋,紅色的,橙色的,黃色的,咖啡色的,青灰色的……環(huán)湖而建,繁花翠草相依,青青樹木掩映,像一幅森林中的童話。此刻藍天映在湖水中,硬是將湖水染成了藍色。那么藍汪汪的一汪湖水,那么純凈的藍色,就像是藍色的明珠鑲嵌在萬掌山。“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我想起宋朝詩人黃庭堅的詩句,心倏地掉落入湖,融化。
3
七月,一個美好的機會,我來到云南普洱市的萬掌山林場,參加由亞太森林組織與《今日國土》雜志社共同主辦的文藝工作者采風活動。
“七彩云南”,人們總這樣形容云南之美。記得第一次去云南之前,我以為云南的全境必然都是“七彩”的,是一幅巨大的織錦圖案。后來去了大理,大理給我的感覺卻是潔白的。城的上空,全是白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抓下一片。于是我就想,云南的“七彩”,當是各地有各地的主色彩吧。大理是潔白的,擁有幾十萬畝郁郁森林的萬掌山,會是綠色的。
哪知,就如法國藝術家克萊因所說,“只有最單純的色彩才能喚起最強烈的心靈感受力”,萬掌山的藍沖擊著我的心靈,我就這樣被那純凈的藍色,把天和地、把山和水都烘托得明亮發(fā)光的藍色征服??巳R因創(chuàng)造了“克萊因藍”的藝術概念,崇尚回歸單純。他認為藍色本身象征著天空和海洋,象征著沒有界限,高貴而靜穆。
4
亞太森林組織普洱基地的揭幕儀式就在萬掌山美麗的湖畔草地上舉行。
亞太森林組織是致力于促進亞太地區(qū)森林恢復,提高森林可持續(xù)管理水平的國際組織。本著簡約、原始、近生態(tài)、近自然的森林經(jīng)營理念,在普洱市建立了“亞太森林組織普洱森林可持續(xù)經(jīng)營示范暨培訓基地”(簡稱“普洱基地”)?;剡x址在萬掌山,那飄揚在湖中半島上的二十面彩旗,就是亞太森林組織二十個經(jīng)濟體成員的旗幟。
地球萬事萬物的命運就是這樣,有時候只要有一次機遇就會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對于萬掌山來說,正是這樣。
萬掌山不是一座山的名字,是普洱思茅城北部郊外東至大尖山下、北至與寧洱德化交界的蘿卜山、西至彎轉山東坡的方圓十幾公里的大片廣闊山林的總稱,地理區(qū)位非常獨特,森林資源非常豐富。但“萬掌山”原來卻只是一座山的名字,云南作家張琳介紹說,傳說林場有一座山,因為遠看山形似手掌,當?shù)厝朔Q之為“萬掌山”。林場注冊時,大概覺得這個名字好聽,便拿來用作了注冊名。誰能想到呢,當初非常隨性的一次命名,經(jīng)過幾代林場人的不懈努力,今天顯出了它的意義——普洱基地落地萬掌山,萬掌山因此脫穎而出,從以商業(yè)采伐為主的林場轉型為以生態(tài)保護、生態(tài)修復為主的公益性林場,成為亞太森林經(jīng)營與發(fā)展的一個平臺,一個窗口。
一山成萬山,萬山縱橫,萬木芃芃,世之矚目。
5
我即興采訪了儀式主持人安娜。安娜是德國人,年輕漂亮,卻簡衣便服,自然樸素。她原本學的就是林業(yè)專業(yè),在德國讀了本科,在美國讀了研究生。2017年她敏感到亞太森林組織大有可為,故果斷加盟,來到總部所在地中國北京,參與籌備普洱基地。為此,她在清華大學中文專業(yè)學習了一年,如今已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她認為,在中國,生態(tài)發(fā)展有高層支持、基層重視、民間參與,具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事業(yè)。得知我們是來采風的,她便建議我們去走一條古道,一條真正的古道,基本上只有基地工作人員才會去走的古道。在那里,原始次森林的特征更加明顯。但是,這條古道非常難走,最好是大晴天去。如果是在雨后,則必須全副武裝,穿上防滑的鞋子,以避免發(fā)生安全事故。只要時間上湊巧,她也可以給我們做向導。
我們這次沒能去行走安娜所說的古道,但她的話讓我感知到一種情懷。對于一切熱愛森林、勇于探知森林奧秘的朋友,她都愿意擔當向導,將自己的專業(yè)學識奉獻出來,引領更多人了解森林,認識自然。她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6
采風團住在生態(tài)文化創(chuàng)作園。從基地順山道蜿蜒而下,幾分鐘就到了。這是一片散落在森林中的原木建筑,一條用山中原石修建的水渠繞園而下,水流彎曲,有形無聲。住處所見,都呈現(xiàn)著原始古樸、簡約自然的生態(tài)之美??粗切┰诖安A献瞾碜踩サ暮氲刃∩铮掖蜷_窗讓它們飛進屋,感到自己已遠離塵囂。
午休時間我睡不著。窗外,蟬鳴鳥叫此起彼伏,增添著“鳥鳴山更幽”的情趣,但一米開外就是密密的茶樹,陽光照耀,生機盎然。風景如此優(yōu)美,我要走進風景里去。
心中蕩漾著歡喜,看什么都是美的。鵝卵石鋪就的小路是美的,雨過天晴便清澈了的渠水是美的,渠兩岸蔥蘢的樹木和掩映在樹下的木屋是美的……瞧,那盛開的木槿花好美!幾只蝴蝶正在花上采粉,黃色的、黑色的、白色的蝴蝶在紅色的花朵間飛舞,輕盈靈動,生動了整片樹林。木槿花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植物,一朵花凋謝了,就會有另外一朵花接續(xù)開放。蝴蝶愛它,也是愛它的堅韌質樸、永恒美麗的內涵吧?
還有巴西洋牡丹,還有無花果樹、木荷、刺桐花樹。還有榿木、鳳凰木、欒木……它們在正午的陽光下熱烈地生長著,蓬勃著。最愛那一樹高高的、紅色的花開滿整個樹冠的樹,那是火焰花樹,花朵像火焰一樣紅,在層層青綠中特別耀眼。
7
路邊一叢芭蕉樹下,坐著一個小女孩。她正看手機,見有人來,抬起頭,大方地笑著點頭。她黝黑的皮膚,眸子清亮。我順口問,小姑娘,你是這林場的嗎?你怎么一個人在這里?她說不是。她是跟著媽媽來的。
原來,小女孩今年十二歲,小學就要畢業(yè)了。媽媽是園林工,常年在普洱市四處打工,幾個月前來到萬掌山林場。她跟著媽媽四處漂泊。但是她喜歡這樣的生活,單純自由,無拘無束,還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認識的植物也多。說到植物,她的嘴角、眉眼間全是笑意。她最喜歡的是可可樹,因為可可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料,而她曾經(jīng)嘗過巧克力的味道,美極了?!熬驮谀抢?,有一片大大的可可樹林哩?!彼狡律弦黄瑯淞忠恢?。她還喜歡無花果樹和紅毛丹樹,無花果的果實軟軟的,很好吃;紅毛丹則外表毛茸茸的,非??蓯郏蓯鄣盟桓页运鼈?。她的爸爸是彝族,在鄉(xiāng)下老家,媽媽出來打工,很辛苦,中午都是自帶干糧,收入也不高,但比在鄉(xiāng)下強。眼下媽媽和幾個同事正在主路那邊栽樹苗,他們是一個團隊。現(xiàn)在,萬掌山是她和媽媽的生活源泉,心安之地?!拔覀兗也桓辉#膊恢裁词谴蟾淮筚F,但我們有我們的快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漂亮的植物,看到很多的花開。天天與這么美的生態(tài)相伴,心情非常好,也感到幸福,感到生活有希望?!?/p>
聽著小女孩的話,我的眼角發(fā)熱。希望,就是藍色,藍色象征著希望。
我往主路拐去。果然,兩男七女正在山路邊栽樹苗。我沒有去猜哪一位是女孩的媽媽。我覺得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為人父母,都是可敬可愛的勞動者,他們和林場人一樣,用汗水滋養(yǎng)樹木花草,用心血照撫美化森林,已然是森林的一分子,平凡而偉大。我見那樹苗好生眼熟,便問是不是巴西洋牡丹。他們卻說,不是的,我們叫紫牡丹。紫牡丹其實就是巴西洋牡丹,但他們的語氣有幾分自豪。在紫牡丹邊上,還有新植不久的紫荊、大葉藤黃、楨楠等喬木,和已經(jīng)十分茂盛的樹林連成一片。想象一下,當這些不同形態(tài)的樹木長開,當它們的花期到來,高高低低的樹上開滿鮮花,這山道旁的風景,該有多么驚艷?
8
有和小女孩這樣的偶遇,我心愉悅。晚餐后,我仍去散步,去親近森林傍晚的風,親近那些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植物的芳香。
卻在山道邊,猛然看見采風團的畫家趙寶坤正在畫畫。油畫上方,表現(xiàn)天空的兩道寫意的藍色色塊一下子攫住了我的心。
藍色,又是藍色!
因為這藍色,畫中萬掌山的白云、黛青的樹林、碧綠的芭蕉葉、褐墻青檐的木屋,都顯得安寧、悠然。藍色在這里的運用,盡顯藝術家自由的靈魂。
我非常認真地問趙寶坤:“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萬掌山,形容我們所來到的這方水土,你覺得是什么顏色?”
“藍色?!壁w寶坤不假思索。
“為什么是藍色?”我驚喜萬分。
“藍色更通透,更純粹,更能代表這里的一種氣質。雖然滿眼是綠,我也最喜歡綠色,但我的感受是藍色。我們對一個地方的印象,往往就是第一眼的感受,是這個地方長久以來形成的獨特氣息傳遞給我們的。”
我明白了,為什么藍色會成為他畫面上的主色調,那是萬掌山讓他一見傾心的安詳寧和、沉靜美好的氣質?!氨磉_這種感覺,不用解釋,也無需語言,就能讓心靈感知。”(克萊因語)
9
見到畫家李青林的畫作時,我又一次被震撼。
李青林將自己為萬掌山所作的畫命名為《風·度》。乍一看,真是“七彩萬掌山”,明黃、青檸、黑褐、大紅、絳紫等等,豐富的色彩張揚著熱烈恣情的美,但沖擊力最強的,仍是畫面中的藍色,那些筆觸任意而有序、質感清澈明凈的藍色。因為這種藍色,萬掌山意象潔凈沉穩(wěn)、美麗文靜。
李青林解釋說,這藍色代表房子。
李青林以抽象畫聞名畫界,來到萬掌山,擔心自己的畫太抽象了人們看不懂,便以寫實的方法創(chuàng)作??稍趺串嬙趺匆矝]感覺。畫完后,拍去給年輕的女兒看。女兒毫不客氣地說,爸爸,你畫的這個很不好呢,你應該畫你自己的風格。李青林如醍醐灌頂,于是推倒重來,自由發(fā)揮,一氣呵成了抽象畫作《風·度》(二幅)。他以抽象表現(xiàn)具象,用不同的顏色代表道路、植被、樹木、湖水、花朵、房子等不同物象,展現(xiàn)萬掌山原始與現(xiàn)代、歷史和未來、人與自然相生相榮的意境。這樣的畫委實太抽象了,初看很難看懂,但這就是他內心真實的感觸,是他對萬掌山、對這個普洱基地山水風情的獨特描述。
至于為什么用藍色代表房子,李青林說,他是一個看到藍色就興奮的人。所有顏色里,藍色是最鮮明的色彩,是亮點。藍色使整個畫面的意境通透起來。房子是人居之所,而人是生命的主體,藍色的寓意,就是人類的希望是藍色的,未來是藍色的。
兩位畫家對于藍色不約而同的認知與解讀,高度契合我對萬掌山的感受,讓我有一種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感動。
10
我在無處不在的藍色意象里漫步。仿佛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將我引到了明珠湖邊。
此時的湖水和天空真的并成了一色,藍的水,藍的天,天在水中,水在天上,仿如藍色的夢幻。
我久久不想離去。
藍色的夜幕中,我獨坐在湖邊的木色長椅上,開始與森林對話。此刻,有多少樹木在悄悄長高?又有多少花朵在為明天綻放凝積芳香?那些白天歌唱了一天的鳥兒將在什么樹上睡覺?還有那些長翅膀喜愛光的昆蟲,又會撲進哪位賓客的木屋?那些只在夜晚出沒的精靈,有沒有一只是藍色的?它會不會正在森林里偷看我?……
啊,夜空似穹窿,顯現(xiàn)出最大密度的藍色,群山邊緣處,氤氳著微微藍光。天空的明凈遼闊和森林深邃神秘的氣韻交融,讓我迷醉。有人說,藍色也是憂郁的顏色。但在萬掌山,憂郁的藍色早已被森林凈化過濾。請由著我在靜美中,再一次感受藍色,感受人與自然共呼吸,感受萬物周而復始的自然美和生活生生不朽的壯美……
我的耳畔,也響起了《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的旋律,流淌的音樂,藍色一樣明凈。
我曾在散文《多瑙河流過羅馬尼亞人民的心》中寫道:“多瑙河并非藍色。它流經(jīng)歐洲十個國家……河水流淌,不時變換著顏色,棕色,濁黃色,鮮綠色,鐵青色,深綠色,極少是藍色的,但在人們的心里,多瑙河河水湛藍,兩岸風光綺麗,就是一幅藍色的畫。”多瑙河是多彩的,而用藍色形容它,意在歌頌它給流域兩岸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和平美好。我說藍色萬掌山,就像人們說藍色多瑙河一樣。萬掌山的意境,是多彩的,更是藍色的。它用藍色調開啟了普洱基地的宏大敘事,要給亞太地區(qū)乃至世界的森林和人民譜寫一曲和平與夢想交響的樂章。
從藍色形象的瞬間定格到克萊因藍的聯(lián)想,再到畫家畫布上的藍,到自然生物的藍,再到博大永恒的象征,所有的一切,豐盈著我的“藍色”感受。
11
白天,萬掌山褪去了夜晚的神秘,將高聳入天的思茅松的壯麗、木文化體驗館中的原木氣象、森林步道上數(shù)不清的動植物群落、棕櫚園彌漫的南亞熱帶風情、萬畝茶園和茶馬古道的風云歷史……等等奇特、多樣、秀麗、清幽的人文自然景觀一一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從具體物象上獲得了深刻的森林體驗和生態(tài)享受,生出重返自然、擁抱自然的意愿。
人走近自然,就能產生智慧。采風尚在進行,作家們均已激情迸發(fā),思緒紛紜。李炳銀領悟到自然內在的生命與價值,認識到人與自然相互依傍的關系,將萬掌山看成是一個“棲心之所”;王必勝認為,是森林的大、廣、深,生物的多樣性,構成了魅力四射的“萬掌風情”;陳長吟看到一只綠得發(fā)亮的蟲子,心動不已,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蟲子,說“這綠色的精靈,如果是雌性的,我會愛上它”;徐峙要把西番蓮帶回去,以時時回味它的香味與色彩;黃風原本就認識很多樹和花,但是在萬掌山,卻有很多花不認識,意識到這里的植物很豐富。他進一步體驗和認識了森林,說,“只有體驗和認識它,才知道它的價值所在,才知道怎樣和它相處”;樊國安,這個“大山的兒子”,萬掌山給了他新鮮感,感悟到“森林不僅孕育人類,還保護人類”……柳忠勤則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表示要用實際行動去踐行;李青松則總是不經(jīng)意地傳播他的生態(tài)學知識,一再叮囑大家把路邊倒伏的小樹枝、自己吃過的水果核扔進林子里去,因為“每一片腐爛的葉子、樹枝或者須根都有獨特的作用,且都會聚集在森林的整體中”……
12
而我,“藍色萬掌山”,已深入意念,就像“藍色多瑙河”的比喻深入世界人民的心,就像“藍色的星球”深入我們的宇宙概念。
“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萬壑鳥鳴,替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边@是新中國第一任林業(yè)部長梁希理想中的生態(tài)藍圖,這應該也是一代代中國人對共和國綠化事業(yè)的理想藍圖。
如今,這幅丹青藍圖,色彩、意象已日益豐富。
而藍色萬掌山,正在這幅丹青里閃光。
這藍色的光,也正穿透重重青山,灼灼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