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慶歡
(1.中煤科工生態(tài)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2.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井筒建設前期涌水量較大,如果不采取地面預注漿工藝對井筒周圍的地下水進行有效堵截,則無法進行井筒建設,注漿前后井筒水文地質條件發(fā)生較大變化,壓水試驗是檢驗井筒注漿前后效果科學有效的辦法。高黎貢山隧道2號豎井地質構造異常復雜,破碎帶較多,巖層產狀復雜,巖體風化程度高。井筒建設之前,需要對鑿井倔砌過程中穿越的10條擠壓破碎帶、14條構造破碎帶以及井檢孔揭露的7層含水層進行地面預注漿處理,否則無法對井筒進行建設施工[1-2]。為檢驗注漿前后井筒的水文地質條件變化情況及注漿效果,驗證高黎貢山隧道2號豎井地面預注漿工程注漿段的注漿質量,分別選擇副井SF4注漿孔和主井SZ4注漿孔作為質量檢查孔,分段進行,以立井井筒地面預注漿效果壓水試驗結果作為高黎貢山隧道2號豎井檢查注漿質量的依據,為井筒建設倔砌提供有效數據。
高黎貢山隧道位于中國云南省保山市,屬于大瑞鐵路,是世界第七長大隧道、亞洲最長鐵路山嶺隧道、中國最長鐵路隧道。 高黎貢山隧道全長34.5 km,全隧采用“貫通平導+1座斜井+2座豎井”的輔助坑道設置方案[3]。其中,1號豎井主井深762.59 m,副井深764.74 m,為當時國內最深的鐵路豎井;2號豎井主井深640.22 m,副井深640.36 m。為加快施工進度,并考慮運營期間通風、防災救援等需要,在高黎貢山隧道D1K212+415附近設置2號豎井,采用主副井型式,主井井深640.22 m,凈徑6 m,最大荒徑7.3 m;副井井深640.36 m,凈徑5 m,最大荒徑6.3 m[4]。2號豎井主副井井筒主要特征參數見表1。
表1 2號豎井主副井井筒主要特征參數表Table 1 Main characteristic para meters of the main and auxiliary shafts of No.2 shaft
2.1.1 注漿孔布置
由于2號豎井場坪已布置有主副提升機房、穩(wěn)車電控室、攪拌站等豎井開挖機房,以主井中心為圓心,最大半徑17 m的場坪可布置鉆機,為最大限度減少對井口場坪其他設備的影響,同時降低造孔難度,便于注漿孔造斜及降斜,孔口位置距離主井中心約為17 m,共布置3臺鉆機,施作6個鉆孔[5]。
2.1.2 注漿段設置
高黎貢山隧道2號豎井施工檢查鉆孔共揭示7層含水層,其中,第④層含水層、第⑤層含水層、第⑦層含水層預計最大涌水量大于10 m3/h,需要進行注漿治理[6],這三層含水層情況如下所述。第④層含水層井深270.25~302.20 m,段高31.95 m,該段預計涌水量71.92 m3/h;第⑤層含水層井深318.90~431.85 m,段高112.95 m,該段預計涌水量14.00 m3/h,該段范圍在花崗巖地層中,分布7段擠壓破碎帶,總體圍巖條件較差;第⑦層含水層井深568.60~579.75 m,段高11.15 m,該段預計涌水量43.79 m3/h;該段花崗巖W2地層,在571.80~577.00 m分布1段構造影響帶。設計含水層上部20 m為巖帽段,其注漿上限設計為井深250 m處;每個注漿深孔應鉆至第⑦層含水層以下10 m,則其注漿段落下限為590 m,因此其注漿段落為井深250~590 m,注漿段起止深度為340 m。
2.2.1 注漿材料
本次方案中地面注漿以堵水為主要目標,兼顧一定的圍巖加固作用,同時結合含水層滲透系數的大小、漿液配合比的精度和施作工藝控制的難易程度。因此,地表注漿選擇黏土-水泥漿作為主要的注漿材料,若遇到漏漿嚴重的層段,可采用水泥-水玻璃漿作為補充注漿材料[7]。
2.2.2 注漿壓力及結束標準
注漿上限為第④層含水層頂部270 m,于250~270 m段設巖帽段,巖帽注漿采用單液水泥漿,注漿終壓值應大于靜水壓力值的1.5倍[8]。進入注漿段后,采用黏土-水泥漿液,小于400 m以上注漿終壓值為受注點靜水壓力值的2.5~3.0倍;大于400 m注漿終壓值暫選受注點靜水壓力值的2.0~2.5倍。設計壓力最大值為13.66 MPa,處于第⑦含水層,注漿泵選型壓力為最大注漿壓力值的1.3倍,即為17.76 MPa。對黏土-水泥漿液注漿,當終量為250 L/min及注漿壓力達到終壓時,經穩(wěn)定20~30 min后,可結束該孔段的注漿工作。
2.2.3 注漿孔鉆孔施工順序
2號豎井主井地面預注漿采用定向孔注漿,定向孔孔型為S型,地面布置3臺鉆機,于50 m深度處施作分支孔,最終形成6個注漿孔。S型孔鉆進分為兩序施工,其中,SZ1-1鉆孔、SZ2-1鉆孔和SZ3-1鉆孔為一序孔,SZ1-2鉆孔、SZ2-2鉆孔和SZ3-2鉆孔為二序孔,一序孔和二序孔共用垂深0~50 m,二序孔為分支孔。
一序孔施工完成后,封孔至50 m,二序孔由固管段開始施工,先施工的孔兼做注漿前水量檢查孔,后施工的孔作為注漿質量檢查孔。注漿施工結束的注漿效果宜采用壓水檢查方法,可選取最后施工的注漿孔作為檢查孔,測定注漿段的剩余漏水量是否符合設計規(guī)定。
現場采用BQ350型注漿泵,最大注漿壓力為40 MPa,流量為607 L/min,沖次為161次/min,電機功率為132 kW,整機質量為5 100 kg,止?jié){塞采用直徑為130 mm的KWS卡瓦式止?jié){塞,膠筒全長700 mm、內徑50 mm,卡瓦直徑伸縮范圍為118~142 mm,承受注漿壓力為25 MPa,整機全長為2 800 mm[9]。
根據“壓水試驗應在同一層位的最后一個注漿段注漿前進行”的原則,分別選擇副井SF4注漿孔和主井SZ4注漿孔作為質量檢查孔,并在業(yè)主方及監(jiān)理公司相關代表的見證下分別進行壓水試驗。
本工程注漿深度為590 m,注漿段起始深度為250~590 m,注漿段長340 m,按照《立井井筒地面預注漿效果壓水試驗檢驗方法》中“注漿深度小于或等于600 m時,壓水段高不宜大于150 m”的規(guī)定,并結合高黎貢山隧道2號豎井井筒地層的裂隙發(fā)育情況和含水層分布情況,將注漿孔的注漿段分為3段,分別將250~310 m、310~460 m和460~590 m注漿段作為壓水段進行壓水試驗[10]。
壓水試驗壓力一般為受壓點靜水壓力的1.5~2.5倍,一個壓水段至少選擇三個壓力值。深度小于或等于600 m,壓水級差不小于0.3 MPa;深度大于600 m,壓水級差不小于0.5 MPa,試驗時壓力由小到大。
壓水試驗設備選用BQ350注漿泵,對試驗段分段逐級進行壓水試驗,采取由低檔到高檔,檔位逐級升高的順序,壓水穩(wěn)定25 min。壓水時,要保持壓力和流量穩(wěn)定?,F場壓水試驗結束后,壓水記錄應由現場負責人、壓水試驗員、記錄員業(yè)主方及監(jiān)理簽字。
首先將注漿孔掃孔至壓水段孔底,直至孔口返出清水,記錄壓水段含水層的厚度、巖性及涌漏水情況;其次在瓦式止?jié){塞前,測量并記錄孔內靜止水位,下至預定位置后,拉塞使其處于止水狀態(tài),將孔內灌水至孔口位置,觀測并記錄孔口水位變化,孔內靜止水位穩(wěn)定并保持5 min以上,可轉入壓水檢查止?jié){塞止水效果,否則重新止水,孔內水位無壓狀態(tài)下滿足穩(wěn)定要求后進行壓水,檢查止水效果。以250~590 m段3個壓水點的低壓值進行壓水檢查,若孔內返水,說明止水效果不佳,應重新進行止水,直至孔內不返水;最后確認止水成功后,按壓水試驗要求進行至少3個壓水點的壓水試驗[11]。
當前我國地面預注漿中采用壓水試驗檢查注漿效果的基本過程為:首先計算鉆孔吸水率,其次計算含水層滲透系數[12-13],最后采用大井法計算井筒剩余涌水量[14]。
計算吸水率計算見式(1)。
(1)
式中:ω為壓水吸水率,L/(min·m·m);Q為壓水流量,L/min;L為壓水段高,m;P為作用于靜止水位上的壓水壓力(水柱高度),等于壓力表表壓換算成水柱高度加上壓力表至靜止水位的高度,m。
計算滲透系數計算見式(2)。
(2)
式中:K為含水層平均滲透系數,m/d;r為鉆孔孔徑,m;α為系數,當含水層厚度小于1/3L時取0.66,反之取1.32。
利用裘布依承壓轉無壓公式求得井筒預計涌水量,見式(3)和式(4)。
(3)
(4)
式中:Qw為井筒預計涌水量,m3/h;H0為含水層底板至靜止水位的高度,m;M為含水層厚度,m;Rw為掘進井筒至含水層底板的影響半徑,m;rw為井筒荒徑,m。
以高黎貢山隧道2號豎井副井(共6個注漿孔)SF4注漿孔為例進行壓水試驗,注漿孔的起止深為250~590 m,分別將460~590 m注漿段、310~460 m注漿段和250~310 m注漿段作為壓水段進行壓水試驗(表2~表4)。
表2 460~590 m注漿段壓水試驗結果Table 2 Water pressure test results of 460-590 m grouting section
表3 310~460 m注漿段壓水試驗結果Table 3 Water pressure test results of 310-460 m grouting section
分別完成副井SF4注漿孔和主井SZ4注漿孔進行壓水試驗,利用試驗數據,根據《立井井筒地面預注漿效果壓水試驗檢驗方法》中計算公式進行數據分析計算[15-16],預計副井井筒剩余涌水量為5.7 m3/h,主井井筒剩余涌水量為5.02 m3/h,滿足合同及施工組織設計要求。
高黎貢山隧道2號豎井副井地面預注漿工程完成造孔工程量共計3 540 m,共注入單液水泥漿979.5 m3(其中,固管72 m3,巖帽段876 m3,封孔31.5 m3),黏土水泥漿20 832 m3,合計21 811.5 m3,滿足合同及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副井SF4單孔注漿段共計注入3 388.5 m3,注漿情況見表5,其中,注漿段預計最大涌水量大于10 m3/h的共有3個含水層,分別為270.25~302.20 m、318.90~431.85 m和568.60~579.75 m,含水層累計厚度為156.05 m。
表4 250~310 m注漿段壓水試驗結果Table 4 Water pressure test results of 250-310 m grouting section
表5 副井SF4注漿孔注漿量匯總表Table 5 Summary of grouting amount of SF4 grouting hole in auxiliary well
通過壓水試驗結果分析:270~320 m注漿段中含水層厚度為31.95 m,該段預計涌水量71.92 m3/h,進行地面預注漿后,經過壓水試驗,預計平均井筒涌水量1.86 m3/h,預計涌水量減小了97%,注漿效果顯著;320~475 m注漿段中含水層厚度為112.95 m,該段預計涌水量14 m3/h,經過地面預注漿后,預計平均井筒涌水量3.23 m3/h,預計涌水量減小了77%;475~590 m注漿段中含水層厚度為11.15 m,該段預計涌水量43.79 m3/h,預計平均井筒涌水量0.61 m3/h,預計涌水量減小了99%。
結合注漿情況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預計涌水量和含水層厚度有直接關系,和注漿段高、注漿次數、注漿量的大小沒有直接關系,注漿段包含的含水層厚度越小,經過地面預注漿以后,計算出預計涌水量減小的越大。
1) 目前高黎貢山隧道2號豎井主副井已安全掘進到底,以實例說明壓水試驗在隧道深豎井地面預注漿施工中適用性較強,也證明利用壓水試驗驗證注漿效果在破碎帶較多、巖層產狀復雜、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圍巖完整性差、組織結構基本破壞的隧道深豎井中是科學有效的。
2) 根據水文地質條件分析,在對高黎貢山2號豎井地面預注漿前副井預測正常涌水量為81.1 m3/h,最大涌水量為243.3 m3/h,主井預測正常涌水量為83.6 m3/h,最大涌水量為250.8 m3/h,注漿結束后對預計副井井筒剩余涌水量為5.7 m3/h,預計主井井筒剩余涌水量為5.02 m3/h。通過注漿,井筒周邊地層的滲透系數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堵水效果明顯,保障了井筒的高效安全建設。
3) 一序孔是注漿施工中最先揭露地層、最能真實反映井筒周邊地質情況的注漿孔,副井總注漿量為21 811.5 m3,一序孔注漿量為12 966.0 m3,占比59%;主井總注漿量為24 107.0 m3,一序孔注漿量為15 438.5 m3,占比64%;通過數據對比分析可知,經過一序孔注漿施工已對地層中開放裂隙進行了有效的封堵,造成了該區(qū)域內裂隙通道較多,地層具有連通性好、可注性好的特點,在保證注漿質量的同時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漿液浪費,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了“控制單次注漿量、增加注漿次數”的方式,對防止?jié){液超范圍擴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充分保障井筒倔砌開挖順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