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報道
2018年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2022年,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第十次出席全國兩會。十年,53次參加團組審議,習近平聽取約400名代表委員發(fā)言,傾聽民聲、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提出重要論述,釋放重要信號。 攝影 謝環(huán)馳/新華社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習近平全票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2013年和2018年的全國兩會涉及換屆,這兩次會議,作為當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都發(fā)表了重要講話,2018年根據憲法宣誓制度進行了莊嚴的憲法宣誓。 攝影 姚大偉/新華社
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鏗鏘誓言如在耳畔:“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xù)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p>
2013年至2022年,十年全國兩會,凝聚繼續(xù)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2022年,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第十次出席全國兩會。十年,53次參加團組審議討論,習近平聽取約400名代表委員發(fā)言,傾聽民聲、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提出重要論述,釋放重要信號。
這些重要論述,涵蓋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充分體現(xiàn)了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匯聚民意、集中民智的民主過程,也是統(tǒng)一思想、明確方向、凝聚力量的過程。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為人民造福,這正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義。
2020年5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的審議。 攝影 黃敬文/新華社
這些重要論述的提出,同當時面臨的形勢特點及黨和國家重大工作部署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在此背景下,習近平分別于2014年全國兩會提出“三嚴三實”,對領導干部做人做事提出明確要求;于2016年全國兩會提出“親”“清”政商關系,為領導干部和民營企業(yè)接觸交往劃出高線和底線。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鄉(xiāng)村振興的戰(zhàn)略部署。幾個月后,在2018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從產業(yè)、人才、文化、生態(tài)、組織等5個方面闡釋了鄉(xiāng)村振興的內涵。
2022年,又值一個特殊時間節(jié)點—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2022年下半年,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此時,在全國兩會上提出5個“必由之路”、5個“戰(zhàn)略性的有利條件”,既是對新時代黨和人民奮進歷程的回顧和總結,也是為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指明方向。
2021年3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yī)藥衛(wèi)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lián)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攝影 黃敬文/新華社
這些重要論述,把頂層設計與基層創(chuàng)造有機結合,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不斷豐富與發(fā)展,必將持續(xù)轉化為全國人民團結奮斗、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
2022年,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第十次出席全國兩會。十年來,習近平傾聽民聲、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十年來,習近平在全國兩會上的句句話語,蘊含治國之道,深入人心。
2019年3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攝影 李剛/新華社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首次提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013年,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闡釋了中國夢的內涵。
2014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在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系。
2015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為科技創(chuàng)新定位。
2016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在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首次系統(tǒng)闡釋“軍隊創(chuàng)新”思想。
2017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參加甘肅代表團的審議時釋放了脫貧攻堅“真”“實”的信號。
2018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參加山東代表團的審議時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指明五個具體路徑。
2019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在參加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lián)組會時
從“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
四個角度對文藝社科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
2020年全國兩會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遲到5月舉行,習近平每到一個團組,
都在與代表委員交談交流和講話中,用平易樸實的語言,生動地詮釋“人民至上”理念。
2021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作出重要論述,
讓世界深刻理解中國的高質量發(fā)展。
2022年全國兩會,習近平來到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這是2018年來習近平連續(xù)五年與來自內蒙古的全國人大代表深入交流、共商國是。
從“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到“在促進民族團結方面把工作做細做實”,習近平立足內蒙古放眼全國,既提出民族工作的宏觀目標,也對具體措施作出明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