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不錯
武將的遺憾
歷史上有很多悲情的武將。歷史給過他們機會,但卻沒有讓他們實現(xiàn)自己的夙愿,他們可能稱不上偉人,但絕對是那個時代的英雄。
歷史總是充滿遺憾,令人惋惜。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弊詮奶拼娙送醪凇峨蹰w序》中發(fā)出這樣的千古一嘆后,“李廣難封”便成了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議題。
李廣戎馬一生,歷經(jīng)三朝。他戰(zhàn)功卓著,聲名遠揚,可是卻終生未能封侯。這又是為什么呢?
史書記載,漢高祖曾定下“非劉氏不王,非有功不得侯”的規(guī)矩,隨后的文景武三帝基本遵循了這一法令。
漢文帝極為賞識李廣的英勇,也對他發(fā)出過由衷的感嘆。大意是:你小子沒生對時候啊,要是再早生幾十年,跟著先祖劉邦,封個萬戶侯都是少的!
但由于封侯法令和休養(yǎng)生息政策,李廣早年沒有多少機會可以參戰(zhàn)來積累軍功。
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王朝的對外軍事戰(zhàn)略開始從被動防御轉(zhuǎn)型為主動進攻。漢武帝時期因軍功封侯的共有二十六人。這些人中,有捕斬敵軍王、相、將軍、閼氏的,有斬敵千級以上的。父親在戰(zhàn)斗中作出重要貢獻而死的,兒子也可以獲封侯。
可是,李廣在漢武帝時期,一共五次率兵攻打匈奴,但三次無功,兩次全軍覆沒。
可以說,李廣雖有漢朝名將的美稱,卻沒有像同時期的衛(wèi)青、霍去病等名將漂亮的戰(zhàn)績。他從未達到封侯的標準。
箭術是李廣的看家本領,只是這本領有些浮夸。唐代盧綸的《塞下曲》這樣描繪李廣的箭術:“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傳聞,李廣曾跟隨漢文帝出行狩獵,忽見草叢中閃過一只老虎。他立刻彎弓射箭,弦響箭起,正中猛獸。第二天天明,大家才發(fā)現(xiàn)他射中的是一塊形如猛獸的巨石。
為了顯示自己過人的箭術,李廣常常對潛在危險視而不見。弓箭本來是遠距離攻擊武器,可李廣以短擊長,硬將它當成短刀來使用。這種近似肉搏的打法,雖然可以提高命中率,但己方傷亡必然更大。對于一名高級將領來講,只有匹夫之勇而缺乏應有的謀略,顯然是不行的。
李廣能夠和手下將士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他當了四十多年俸祿兩千石的高官,死去的時候家中竟然沒有余財。他樂善好施,錢財都用來接濟窮苦士兵了。這一點,李廣就比霍去病更得軍心?;羧ゲ〔惶w恤士卒,隨他出征的士兵經(jīng)常挨餓。
這是李廣最大的優(yōu)勢,卻也是他最大的弱點。李廣深受士兵喜愛、擁護,士兵死心塌地跟隨他,勢必也會為國家立下戰(zhàn)功??僧敃r的君王不這么想,他感到了威脅,擔心李廣功高蓋主。
李廣一生未能封侯,與他本人及當時的情勢,均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