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軒理
“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這樣強調,目的就是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2022年1月26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西考察調研,對堅定文化自信、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等重大問題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于我們這一代人,也屬于子孫萬代。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tài),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鄙轿髯鳛楦锩蠀^(qū),擁有眾多革命文物和豐厚文化資源,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和寶貴紅色基因。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tài),更好把握和運用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扛好扛牢歷史文化資源大省的時代使命,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富礦”,保護好、傳承好山西紅色基因,為山西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保護紅色基因,珍存革命印跡
建黨初期和大革命時期,我們黨在山西組織發(fā)動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革命先驅,山西是響應五四運動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建立中共地方黨組織較早的省份之一。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山西是北方地區(qū)第一支正規(guī)紅軍的誕生地??谷諔?zhàn)爭時期,我們黨領導的八路軍依托山西開辟了廣闊的華北敵后戰(zhàn)場,逐步形成了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山西是抗戰(zhàn)時期八路軍總部及三大主力師所在地,是華北敵后抗戰(zhàn)的指揮中心和抗日戰(zhàn)爭的主戰(zhàn)場之一。解放戰(zhàn)爭時期,山西是支援全國解放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前進陣地、重要兵源基地、后勤保障基地和干部輸出基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作為全國重要的工業(yè)基地之一,山西在煤炭、冶金、電力、機械、化工、軍工等方面建立起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有力支援了國家經濟建設,也涌現(xiàn)出李順達、申紀蘭等全國勞動模范,孕育出“一任接著一任干”的寶貴品質。山西紅色基因的“昨天”,我們?yōu)橹院?、為之贊嘆,必須全力保護珍存。
保護、開發(fā)、利用革命遺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蒞臨山西考察調研時,首先來到晉綏邊區(qū)革命紀念館,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山西有多處革命遺址,鐫刻著山西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奮斗的革命印記,是紅色基因的物化載體,是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場所。我們要加強科學保護,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高度責任感,對全省紅色資源進行深入系統(tǒng)梳理,做好革命文物密集片區(qū)整體保護利用工作,進一步加強山西紅色資源的保護管理利用。要創(chuàng)新利用手段,充分發(fā)揮全省革命舊址、紀念館、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推進網上全景展館建設,讓革命遺址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課堂,成為干部群眾追尋紅色印跡、繼承革命傳統(tǒng)、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載體。2021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中共太原支部舊址(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等191處山西省第一批省級紅色文化遺址名錄。明確要求各有關部門要切實落細落實保護管理責任,按期設置保護標志,科學劃定公布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珍貴的紅色資源,在確保紅色文化遺址安全的前提下,加強價值挖掘和傳承利用,充分發(fā)揮紅色資源在傳承紅色基因,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銘記、緬懷、學習革命先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吃水不忘掘井人。我們絕不能忘記革命先烈……要把先輩們的英雄故事講給大家聽,講給年青一代聽,激勵人們堅定不移跟黨走,為實現(xiàn)美好生活而奮斗。”在山西這塊革命英雄輩出的紅色土地上,一代代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胸懷崇高理想,為民族獨立解放做出了重大犧牲,為國家建設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山西這片紅色土地上,曾涌現(xiàn)出“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著名抗日愛國將領續(xù)范亭等一批革命英烈。我們打造山西省英烈英模家屬宣講團,讓英烈英模們的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氣、崇高之志,在親人的講述中閃耀三晉大地,充分激發(fā)廣大干部群眾對偉大成就的珍愛之心、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對繼續(xù)前進的篤定之志,為黨員干部群眾注入了無窮正能量。
挖掘、梳理、研究革命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永葆革命精神,必須實現(xiàn)對革命精神的情感認同、理論認同、實踐認同。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中,革命事業(yè)的每一次躍升,思想理論的每一次創(chuàng)新,無不矗立起一座座精神豐碑。山西人民聽黨話、跟黨走,始終與黨的事業(yè)共命運、與時代發(fā)展同步伐,在艱苦卓絕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形成了光榮傳統(tǒng)和革命精神,既是激蕩人心、燭照后人的歷史豐碑,更是研究我們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發(fā)掘共產黨人文化特質、探尋革命和建設規(guī)律的重要史料。我們積極推動太行精神(呂梁精神)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積極開展山西革命史料的搶救、征集和研究工作,深入挖掘山西革命精神的內涵實質和時代價值,努力提升紅色文化的研究水平。
激活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動力
紅色基因是一種精神特質,但并非抽象的、凝固不變的,而是具體的、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不僅要激活紅色基因,還要賦予其更為豐富的時代內涵,讓山西紅色基因的“今天”,成為激發(fā)我們奮進的強大動力。
紅色基因涵養(yǎng)初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牢記和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是貫穿我們黨百年奮斗史的一條紅線。紅色基因印證著我們黨成立伊始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的政黨,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政黨。紅色基因記載著我們黨經歷了多少坎坷,創(chuàng)造了多少奇跡。紅色基因昭示著今天的中國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山西省委堅守人民至上的立場情懷,始終關切全省人民在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向全省作出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惠民力度只強不弱、惠民實事只多不少的莊嚴承諾。要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善始善終抓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用黨史、踐初心、興老區(qū)”行動,讓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足,確保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都不掉隊,讓黨在山西的執(zhí)政基礎更加牢固。
紅色基因重塑信心。毛澤東同志曾明確提出“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著名哲學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我們保持堅定理想信念和堅強革命意志,就能把一個個坎都邁過去,什么陷阱啊,什么圍追堵截啊,什么封鎖線啊,把它們通通拋在身后!”越是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越是遇到困難問題,越是面臨風險挑戰(zhàn),就越是要從紅色基因中尋求精神力量。當前我們面臨著世紀疫情沖擊、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huán)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等重大挑戰(zhàn),植根于三晉人民血脈中的紅色基因,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重要精神支撐。在紅色基因的滋養(yǎng)下,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奮進姿態(tài)更加昂揚。我們堅持穩(wěn)中求進,在攻堅克難中實現(xiàn)經濟發(fā)展進位提質;我們堅決擔當使命,在精準施策中奮力推動轉型;我們踐行“兩山”理論,在“雙碳”引領中加快綠色發(fā)展;我們銳意改革創(chuàng)新,在破解難題中增強發(fā)展動力;我們面向市場主體,在創(chuàng)優(yōu)環(huán)境中充分激發(fā)活力;我們順應民之所盼,在踐行宗旨中增進民生福祉。
紅色基因凝聚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到“半條被子”的故事,生動講述了黨和人民群眾須臾不可分離的魚水深情。在黨的百年發(fā)展歷程中,流傳下來許許多多像“半條被子”這樣的動人故事,這些故事生動闡釋了中國共產黨人永遠不變的初心使命和無比深厚的人民情懷,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巍巍太行,承載著我們黨領導太行兒女艱苦抗戰(zhàn)的光輝歷史,流傳著無數(shù)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體現(xiàn)著山西紅色基因的世代傳承。山西紅色基因是講好山西故事、傳播山西聲音、展示山西形象的重要載體,也是把三晉兒女緊緊凝聚在一起、創(chuàng)造新時代偉業(yè)的重要力量。我們統(tǒng)籌央媒省媒、網上網下、內宣外宣,用好媒體融合發(fā)展成果,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展示老前輩留下的寶貴紅色基因,讓紅色文化熏陶人、教育人、感染人、提升人。山西人民忠誠于黨忠誠于祖國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匯聚成新時代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力量。
賡續(xù)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不忘初心,是為了繼續(xù)前進。珍存山西紅色基因的“昨天”,激活山西紅色基因的“今天”,是為了讓歷史照亮未來,賡續(xù)山西紅色基因的“明天”。
紅色旗幟引領方向。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來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瘪R克思主義理論就是這面高高飄揚的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方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就在于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并用以指導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憶崢嶸歲月,英雄的山西兒女始終緊緊跟隨紅旗指引的方向前進;看新的時代,山西人民更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指針,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我們堅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綱”和“魂”,把“兩個確立”作為最深刻的政治領悟、最牢固的政治信念、最重要的實踐要求,加深全省干部群眾對新時代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真理力量、實踐力量、人格力量的感悟。精心組織各類基層宣講活動,在黨報黨刊推出一系列理論文章,在山西衛(wèi)視推出理論節(jié)目,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紅色文化以情動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傳統(tǒng)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蔽膶W藝術以情感打動人,能夠生動詮釋“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成為傳播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自覺擔負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職責,創(chuàng)作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yōu)秀作品。舞蹈詩劇《天下大同》、舞劇《劉胡蘭》入選中宣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yōu)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晉劇《傅山進京》、京劇《文明太后》、音樂《表里山河》等6部作品入選文旅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京劇戲歌《表里山河》被中國音協(xié)評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百首全國優(yōu)秀新創(chuàng)歌曲”,唱響海內外,新媒體閱讀量突破億次。
紅色信念砥礪青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指出“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培養(yǎng)造就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鼻嗄晔侨鐣枷胱罨钴S的群體,是引領時代潮流的先鋒力量。山西充分運用紅色文化資源,激勵青少年以紅色理想砥礪奮斗青春。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省級黨政領導共赴聯(lián)系高校講授專題思政課20余場,勉勵青年學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誨和殷切厚望,號召廣大師生重溫百年黨史、感悟思想偉力、勇?lián)鷷r代重任。2021年“七一”前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山西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圖片展”在山西省展覽館開展,每天都有排著長長隊伍等待進場的大中小學生們。看到山西建設成就的諸多第一,看到山西為新中國做出的重要貢獻,看到改革開放40多年來山西的巨大變化,大中小學生們的內心無比自豪,決心要更加努力學習,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在奮斗中砥礪青春、放飛夢想。
回首昨天,紅色基因奠定山西底色;無愧今天,紅色基因激發(fā)奮斗偉力;展望明天,紅色基因賡續(xù)革命根脈。擁有紅色基因、遍布紅色資源、綿延紅色血脈的山西,有信心有能力攻堅克難、再創(chuàng)輝煌。山西人民將以新時代的奮斗,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新征程上再譜新篇,為山西紅色基因賦予新的更為豐富的內涵。
(轉自2022年2月22日《山西日報》,執(zhí)筆人劉曉哲、劉依塵、胡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