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健剛,傅艷梅,吳 玫
(1.江西水利職業(yè)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2.豫章師范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3)
我國是全球水資源最匱乏的13 個國家之一,我國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加劇已成為主要問題。傳統(tǒng)的飲用水消毒工藝采用氯化消毒,但氯化消毒會產(chǎn)生三鹵甲烷(THMs)和鹵乙酸(HAAs),這兩種物質(zhì)在飲用水中質(zhì)量濃度通常可達到50~100μg·L-1[1]。據(jù)報道,氯胺消毒可將THMs 和HAAs 的質(zhì)量濃度減少至10~30μg·L-1,但氯胺消毒會產(chǎn)生毒性更大的亞硝胺類物質(zhì)(NAs)[2]。我國飲用水中也陸續(xù)檢出N-亞硝胺類化合物,且濃度水平高于歐美國家。截止目前,飲用水中共9 種N-亞硝胺類物質(zhì)[3]。其中NDMA 和NDEA 因具有較強的遺傳毒性被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歸類為2A 類致癌物。
為保障飲用水安全,廣大學者開展了大量控制和去除飲用水中氮類消毒副產(chǎn)物(N-DBPs)的研究。對N-DBPs 的控制及去除方面的研究主要分為3 個方面[4]:(1)源頭控制;(2)過程控制;(3)終端控制。源頭控制主要是控制N-DBPs 的前驅物溶解性有機氮(DON);過程控制主要是控制消毒劑用量、更換消毒劑、以及消毒工藝之間的優(yōu)化組合[5];終端控制就是對N-DBPs 本身的去除。源頭控制和過程控制對N-DBPs 均有一定控制效果,但處理后仍會產(chǎn)生NDBPs[6],因此,對N-DBPs 的直接去除就顯得極為重要。目前,N-DBPs 直接去除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7]、化學法[8]和生物法。已有研究表明,活性炭與水體的接觸時間、水溫、pH 值、投加量、活性炭孔隙度等都是影響活性炭對N-DBPs 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9]。
本文選取NDEA 為研究對象,選用粉末活性炭(PAC)為吸附材料,考慮高錳酸鹽濃度、焙燒溫度、焙燒時間共3 個因素對活性炭進行改性,后進行改性活性炭與水體不同接觸時間、不同投加量和不同pH 值條件下改性活性炭對NDEA 的吸附試驗,研究活性炭在物理和化學法綜合下對N-DBPs 的吸附效果。研究結論為更進一步揭示活性炭吸附NDEA機理提供理論參考。
NaOH(廣州西隴精細化工);無水H2SO4(廣州西隴精細化工);Na2S2O3(廣州西隴精細化工);KMnO4(臺山市新寧制藥有限公司);亞硝基二乙胺(99.9%上海孟成科技有限公司);NaCl(廣州西隴精細化工);H2SO4(ρ=1.84g·mL-1湖南長沙金輝化工廠),以上藥品均為優(yōu)級純;ClO2(寧波市鎮(zhèn)海雷神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廣東中海南聯(lián)能源有限公司);丙酮(湖北東曹化學科技有限公司);乙醚(濟南創(chuàng)世化工有限公司),以上藥品均為農(nóng)殘級;堿性氧化鋁(100~200 目,臺山市新寧制藥有限公司);N2(純度>99.999%);H2(純度>99.99%);粉末活性炭。
GC9790Ⅱ型氣象色譜儀(浙江福立分析儀器股份有限公司);XDSY-3000A 型旋轉蒸發(fā)儀(上海賢德實驗儀器有限公司);NAI-DCY-12Z 型氮吹濃縮儀(上海那艾實驗儀器廠);SX2-20-10B 型馬弗爐(鄭州鑫涵儀器設備有限公司);FlexSEM1000 型掃描電鏡(Hitachi);BSD-PS1/2/4 型比表面積測定儀(北京精微高博科學技術有限公司);石英毛細管色譜柱(柱長30m×內(nèi)徑0.25mm,膜厚0.25μm);層析柱(300mm 長×10mm 內(nèi)徑);500mL 分液漏斗;一般實驗室常用儀器和設備。
選取PAC 為吸附劑基體,稱取PAC 500g 用去離子水洗凈后置于烘箱中80℃烘干(下文稱“原始活性炭”),主要考慮高錳酸鹽濃度、焙燒溫度、焙燒時間共3 個因素對吸附性能的影響。焙燒溫度設置為200、300、400、500、600、800℃共6 個試驗水平,高錳酸鹽濃度設置為0.05,0.1,0.2,0.3,0.5 和0.8mol·L-1共6 個試驗水平,焙燒時間設置為將活性炭在500℃馬弗爐中分別煅燒1、2、3、4、5、7h 共6 個試驗水平,通過上述步驟共制備了18 種改性活性炭。
分別稱取0.5g 上述制備的18 種改性活性炭和原始活性炭(PAC),處理50mL 初始濃度為50mg·L-1的NDEA,恒溫振蕩并反應24h 后測定溶液中剩余的NDEA 的濃度。
根據(jù)上文試驗得出的在對應的高錳酸鹽濃度、活性炭煅燒溫度、煅燒時間下對NDEA 吸附效果最好的活性炭,隨后根據(jù)該條件制備最優(yōu)活性炭,將最優(yōu)活性炭用于后續(xù)試驗。后續(xù)試驗主要考察反應時間、活性炭投加量和pH 值3 個因素。
通過氣相色譜法測定NDEA 含量,樣品處理方法、儀器參考條件、標準曲線的繪制參照相關標準[10],圖1 為NDEA 標準曲線。NDEA 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別按式(1)、(2)計算。
圖1 NDEA 標準曲線Fig.1 NDEA standard curve
式中 C0:初始NDEA 濃度,mg·L-1;Ce:NDEA 平衡濃度,mg·L-1;qe:吸附量,mg·g-1;Ct:t 時刻時溶液中NDEA濃度,mg·L-1;V:溶液體積,L;W:吸附劑的用量,g。
取6 組洗凈后的原始活性炭各0.5g,分別置于濃度為0.05,0.1,0.2,0.3,0.5 和0.8mol·L-1的KMnO4溶液中預浸24h 后取出過濾并烘干。置于溫度為300℃的馬弗爐中煅燒3h,冷卻后取出活性炭,分別處理初始濃度為50mg·L-1的NDEA 溶液,反應24h后測定溶液中剩余的NDEA 濃度,結果見圖2。
圖2 PAC 經(jīng)不同高錳酸鹽濃度預浸后對NDEA 去除效果Fig.2 Removal effect of NDEA after PAC presoaked with different permanganate concentrations
由圖2 可知,當活性炭經(jīng)過濃度為0.8mol·L-1的高錳酸鹽預浸后對NDEA 吸附效果最好,溶液中NDEA 濃度由最初的50mg·L-1降至28.66mg·L-1,NDEA 吸附率達到49.1%;活性炭經(jīng)濃度為0.6mol·L-1的高錳酸鹽預浸后對NDEA 去除率為42.68%,經(jīng)0.3mol·L-1高錳酸鹽預浸后對NDEA 吸附效果最差,吸附率僅為15.32%。
取6 組洗凈后的原始活性炭各0.5g,均置于濃度為0.5mol·L-1的高錳酸鹽溶液中預浸24h,隨后分別 在 馬 弗 爐 中 以 溫 度 為200、300、400、500、600、800℃煅燒3h,冷卻后取出活性炭分別處理初始濃度為50mg·L-1的NDEA 溶液,反應24h 后測定溶液中剩余的NDEA 濃度,結果見圖3。
圖3 PAC 經(jīng)不同溫度煅燒后對NDEA 去除效果Fig.3 NDEA removal effect after PAC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由圖3 可知,當活性炭經(jīng)過800 和400℃煅燒后對NDEA 吸附效果較好,吸附率分別為44.11%和44.07%,這是因為活性炭改性后表面粗糙,出現(xiàn)不規(guī)則凸起刺狀顆粒結構,孔隙結構發(fā)達。經(jīng)200 和600℃煅燒后對NDEA 吸附效果較差,吸附率分別為24.65%和24.77%,說明在對活性炭進行改性時應嚴格控制改性條件。
取6 組洗凈后的原始活性炭各0.5g,均置于濃度為0.5mol·L-1的高錳酸鹽溶液中預浸24h,后置于溫度為500℃的馬弗爐中分別煅燒1,2,3,4,5,7h,冷卻后取出活性炭分別處理初始濃度為50mg·L-1的NDEA 溶液,反應24h 后測定溶液中剩余的NDEA 濃度,結果見圖4。
圖4 PAC 經(jīng)不同焙燒時間后對NDEA 去除效果Fig.4 Removal effect of PAC on NDEA after different roasting time
由圖4 可知,當活性炭在500℃的馬弗爐中煅燒7h 后,對NDEA 吸附率最高,反應24h 后溶液中NDEA 濃度由最初的50mg·L-1降至35.65mg·L-1,對NDEA 的去除率為28.68%;活性炭煅燒3h 時,對NDEA 吸附率最低,僅為22.02%。
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活性炭分別經(jīng)過0.8mol·L-1高錳酸鹽預浸,500℃的馬弗爐中煅燒時間為7h 時對NDEA 吸附效果最好。根據(jù)這3 個最優(yōu)條件重新配置活性炭得到對NDEA 吸附效果最好的最優(yōu)活性炭PAC-1,按上文試驗步驟取0.5g PAC-1 置于初始濃度為50mg·L-1的NDEA 溶液中搖勻震蕩24h,測得溶液中剩余NDEA 溶液濃度為29.36mg·L-1,因此,PAC-1 對NDEA 的吸附率為58.72%。
(1)粉末活性炭經(jīng)高錳酸鹽預浸后可有效提高其對NDEA 的吸附效果;
(2)活性炭分別經(jīng)過0.8mol·L-1高錳酸鹽預浸,800℃的馬弗爐中煅燒時間為7h 時,對NDEA 吸附效果最好;
(3)高錳酸鹽濃度、煅燒溫度、煅燒時間最優(yōu)組合下制得的改性活性炭對NDEA 的吸附率達到5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