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奉,路榮
(解放軍第九四二醫(yī)院,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銀川 750004)
患者男,21歲。主因右肩胛區(qū)黑紫色丘疹3年,加重伴不適2個月,于2019年1月來我院就診。就診前3年,患者無明顯誘因右肩胛區(qū)出現(xiàn)粟米大紅色扁平丘疹,質地軟,無任何不適,未診治,皮損逐漸增大,顏色由紅變紫,質地逐漸由軟變硬,近2個月,皮損較前明顯增大,且皮損周圍出現(xiàn)環(huán)形瘀斑,瘀斑呈環(huán)形逐漸向四周擴大,觸之有輕度疼痛。遂來就診。經追問病史,患者既往體健,無其他慢性疾病史,無藥物過敏史,局部無外傷史,家族中無類似患者。體格檢查:各系統(tǒng)檢查均未見異常。皮膚科檢查:右肩胛區(qū)見1枚銅錢大靶形皮損,中心為黑紫色丘疹,約黑豆大,表面粗糙,且可見5個粟米大圓形凹陷結構,其內充滿血痂,丘疹質地堅實,觸痛陽性,周圍環(huán)繞紫紅色瘀斑,瘀斑間隙皮膚呈棕黃色,見圖1。手術切除丘疹并行組織病理學檢查:表皮角化過度,角化不全,棘層肥厚,真皮淺層毛細血管擴張,管腔內充滿大量紅細胞,部分擴張的毛細血管被延伸的表皮突包繞,血管周圍炎性細胞浸潤,真皮可見較多紅細胞外滲,見圖2。依據(jù)臨床表現(xiàn)結合組織病理檢查,診斷:靶樣丘疹型血管角化瘤。失訪。
圖1 靶樣丘疹型血管角化瘤患者右肩胛區(qū)皮損
圖2 靶樣丘疹型血管角化瘤患者皮損組織病理
血管角化瘤又稱血管角皮瘤,迄今為止發(fā)病原因仍不清楚[1]。其是一種毛細血管的畸形,不是真性血管瘤,組織病理上表現(xiàn)為表皮角化過度,常伴有角化不全,棘層肥厚,真皮淺層毛細血管擴張、充血[2-3]。有的擴張的毛細血管被表皮嵴部分或完全包繞[4]。臨床上分為肢端角化血管瘤、陰囊角化血管瘤、丘疹性血管角化瘤、局限性血管角化瘤、泛發(fā)性系統(tǒng)型彌漫性軀體血管角化瘤5種類型。丘疹性血管角化瘤又稱孤立性血管角化瘤,年輕人好發(fā),下肢多見,臨床表現(xiàn)為單發(fā)、偶有多發(fā)的丘疹或結節(jié),新發(fā)皮損為紅色、質地軟,陳舊性皮損為藍色或黑色,無自覺癥狀[5]。部分皮損會突然增大、變黑、甚至出血[6]。
臨床上需要與黑色素瘤、脂溢性角化癥和基底細胞癌相鑒別。鑒別主要依靠組織病理檢查。本例患者與以往報道有以下不同:①皮損位于右肩胛區(qū);②皮損呈靶樣損害(角化性丘疹周圍環(huán)繞紫紅色瘀斑);③丘疹表面有出血,觸之有痛感;④組織病理表皮角化不全尤為明顯;⑤真皮內有紅細胞滲出。
此病臨床罕見有報道?;颊咂p呈靶樣損害可能與毛細血管擴張致紅細胞滲出有關;丘疹表面出血可能與皮損較大及局部摩擦有關;觸之有痛感可能與炎性反應及出血有關;以上所述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