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平
我家窗外的一棵大樹被砍掉了一大半,聽說有人稱它擋住了日照。我是很喜歡那棵樹的,因為在它繁茂的枝葉里躲藏著不少的鳥兒,這些看不見身影的鳥兒天不亮就開始鳴叫,生生地把一天天的日子叫醒了。
那是一棵杉樹,在我家的窗外整整矗立了20 年。我只記得最早的時候,它是一棵小小的樹,小到仿佛只有枝條而沒有主干。但是,這些年來它是如何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的,我卻一無所知,換句話說,我錯過了它的成長。20 年是個漫長的過程,它從低矮的小樹長到有五層樓高,輻射伸展的枝葉常輕輕拂過我家的窗沿,我想它很可能是看到我這么多年來的人生的,看到我所經(jīng)歷過的喜怒哀樂。但是,我卻沒有給到過它多少的注目,可以說我都不曾陪伴過它,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受到過暴風雨的襲擊,狂風驟雨曾將它打得沉沉地彎下腰去,可它卻又不斷地挺起身來;我也不知道它有沒有得到過與它相處的鳥類們的關愛,在它孤獨寂寞的時候,鳥兒們用清麗婉轉(zhuǎn)的歌聲給它送去寬慰。
聽到杉樹被砍的緣由,我想為它辯護一下,或許它的樹冠遮住了一些陽光,但這總比光禿禿的看不到養(yǎng)眼的綠色要好。我樂意見到它枝繁葉茂,哪怕占去一方天空;我樂意它撒下一片片的綠蔭,因為里面有著冬日里的清新和盛夏時的涼爽??晌野l(fā)現(xiàn)我的說辭太過粗略,全然沒有說服力——我不曾細致地觀察過它,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不知道它的整體形態(tài)、枝干結(jié)構、它的伴生動物和生境,不知道它的芽、它的皮、它的葉、它的花、它的種子、它的果實,乃至它投射在地上的影子。我覺得要是我能說出它的生長狀況,它綠色的枝丫、披針形的葉子、扁平的種子、模樣可愛的球花,那我就會說得言之懇切,甚至能讓提議砍樹的人也為之心軟。
于是,我想,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會決定做一件事,那就是每一天都去觀察一棵樹,并將這棵樹所有的情況都記錄下來。
為什么要去觀察一棵樹呢?因為觀察一棵樹,是觀察細節(jié),只有講得清每一個細節(jié),才算得上對一件事物有所了解,這才可能有了些發(fā)言權。就說樹皮吧,通過觀察,才能掌握許多的細節(jié):比如它的條紋、肌理、顏色、質(zhì)地、形態(tài);比如它保持光滑或變得粗糙的原因;比如它的外皮開裂和剝落的方式;比如那些猶如破折號的裂縫如何讓外部的氣體通過它們進入樹木的內(nèi)部……事實證明,許多的東西無需宏闊爭辯,只消用細節(jié)就能明了是非。細節(jié)太重要了,重要到植物學家們認為只有憑借細節(jié)才能辨別全世界的每種樹木;重要到我們可以憑借你所知曉的細節(jié)來判斷你對事物的了解程度,由此明白你所說的話靠不靠譜。觀察一棵樹,也是對事物的親近,對自然的親近,給明曉的事理、邏輯再增添溫度,就像樹上的那些裂縫其實是樹皮的皮孔,通過觀察才能由衷地感受到樹木是會呼吸的,所以樹木是有生命的生物體。人們都說如今鼓噪和喧囂太多,我想,如果去觀察一棵樹,能不能讓我們變得謹慎一點,謙遜一點呢。
好在那棵杉樹還保留了一段主干。它被砍時,是把所有的枝杈和樹葉全部砍去的,孤零零的那段樹干顯出蔫蔫的樣子,毫無生氣,當然樹上連麻雀都不會停留。前些天,有幾個孩子在用皮尺丈量它的高度和胸徑,說是要寫觀察日志,我覺得他們?nèi)裟芘c一棵樹共同陪伴、一起成長,該是多么有意義。我也細致地做了觀察,發(fā)現(xiàn)那棵杉樹在不動聲色中已伸出許許多多的小枝,這些枝條多為對生,成二列狀,而且還形成了圓錐形的樹冠雛形,可以預料,不久之后,那些細細弱弱的幼枝一定會綻出綠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