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專業(yè)攝影師知道如何使用自然光是有益的,但了解如何使用人造光也很有價值,因為人們不能總是依賴自然光,絕大大多數(shù)攝影師都是采用內置閃光燈、外置閃光燈或 LED 面板燈形式的人工照明。
外部閃光燈可在高功率下產生明亮的閃光,是最常見的,各個廠家都有一系列的配置,價格在幾百到幾千元不等。相比之下,LED 面板是近十來年才發(fā)展起來的,價格也逐漸親民,它們的優(yōu)勢是長亮補光,讓攝影師實時預覽拍攝對象,LED 的缺點是它們的功率不如閃光燈那么強大,對付距離較遠的被攝物體有點吃力。
最好的DIY光源當之無愧的必然是手電筒,可以是專用手電筒,也可以是手機上的手電筒,但前提是,打光要離被攝物體很近,比如抖音達人拍攝美食。
但是手電筒有局限性,最重要的一點是它不能比已經存在的光線更亮,否則將毫無作用。如果你有大功率的戶外手電筒或者多頭LED頭燈,也可以用作急用。
比如拍夜景人像,可以調整手電筒的位置,只照亮人物的半張臉,制造神秘感。夜景拍攝時環(huán)境光往往較暗,需要為人物補光,這時可以打開暖光,背景的冷色調就會與人物主體形成鮮明的冷暖對比,充滿氛圍感。
陰雨天拍外景或者在室內拍攝,用手電筒打光制造陽光照射的效果,可以突出發(fā)絲光,或者照亮眼睛的局部,提亮眼神光。注意,手電筒對著眼部打光時,不要距離被攝者太近,以免晃眼。
攝影師、模特、手電筒,三點一線,打出逆光,勾勒被攝人物的輪廓,突顯立體感。冷暖對比,突出人物,營造氛圍感。
柔光布(柔光箱)會散射光線,將刺眼的光線變成柔和、均勻的光線。柔光布的大小和形狀各不相同。選擇柔光布時,要考慮照片主體的大小。在電商上買個現(xiàn)成的當然比較便利,如果有時間可以自己做一塊柔光布,這可是攝影用光必不可少的工具。首先準備好膠帶或膠水、剪刀、大夾子、大泡沫板、羊皮紙(其中大部分可以在工藝品店或五金店找到)。
第一步:將泡沫板切割成一定的尺寸,但最好使用現(xiàn)有最大尺寸泡沫板。
第二步:剪掉泡沫板中間的一大塊,留下泡沫板框架,剪刀最容易做到這一點。
第三步:撕下一張足夠大的羊皮紙,填滿泡沫板孔,將羊皮紙用膠帶或膠水粘在泡沫板框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