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棟
韓 棟? 醫(yī)學博士,華山醫(yī)院手外科主治醫(yī)師。曾獲2010年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學分會學術年會青年論文競賽一等獎,2012年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學分會華東地區(qū)學術年會青年論文競賽一等獎。門診時間:周四下午手外科普通門診,門診樓四樓13診室。
最近,有位李阿姨前來咨詢,說自己的左手大拇指出了問題,最后一節(jié)伸不直好多年了,想來問問醫(yī)生是怎么回事。李阿姨以前也去醫(yī)院看過,拍了片子也沒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身邊有人懷疑這是中風的先兆,也有朋友說可能是筋斷了,嚇得李阿姨遲遲不敢就醫(yī)。
李阿姨今年60歲了,退休后平時的主要任務就是料理家務。我檢查了她的手指,左手大拇指的末節(jié)果然如她描述一樣無法伸直,無論是她主動伸還是我?guī)退粍由於疾恍小=涀屑殭z查后,發(fā)現(xiàn)李阿姨拇指掌指關節(jié)的地方(也就是手掌這一面拇指與手掌連接的那個地方)有一個小疙瘩,在幫她被動伸直拇指的時候,這個疙瘩一按就痛。其實,李阿姨拇指伸不直的原因,就是手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
說起腱鞘炎這個病名,很多人都聽說過。其實,這是一類疾病的總稱,“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就是這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個。這個病也不是拇指的專屬,它可能波及任何一根手指,其癥狀主要是兩點:一是疼痛,也就是手指與手掌相交的部位疼痛;二是彈響,就是手指在活動的時候常常伴隨有“咔嗒咔嗒”的聲響。所以,這一類腱鞘炎還有一個更耳熟能詳?shù)拿Q,叫作“彈響指”或“扳機指”。但像李阿姨那樣無法伸直手指并不是這個病的常見癥狀,只是在比較嚴重的患者中間也不少見。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手指。
手指之所以能動,是因為有著肌腱這一傳動組織,肌腱就好比一列火車,將肌肉的力量傳遞到骨頭上。而火車需要走在軌道上才能行駛到目的地,我們手上的腱鞘就好比是一條軌道,引導火車向著指定的地方前進。如果軌道的某個地方塌陷了一點兒,使軌道變窄(腱鞘容量減少),抑或是火車超載或損壞了(肌腱水腫、增粗),肌腱與腱鞘就會產生摩擦。久而久之,兩者就會變得粗糙,若繼續(xù)摩擦,就會造成腱鞘炎最早的癥狀——疼痛。此時,就算不活動,只要一按壓指根患處,兩邊毛糙的組織一接觸,我們便會感到疼痛。
如果患者不夠重視,再繼續(xù)下去,腱鞘容量進一步變小,肌腱將進一步水腫或增粗,使得“火車車身”不再平滑,有的地方凸出,有的地方凹陷。當凸出的位置與腱鞘摩擦時,就會產生響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彈響”。
若病情進一步加重,就可能導致患者的手指無法伸直或無法彎曲,好比火車變形或者軌道塌陷嚴重時,火車會被卡在軌道上一樣。如果火車尚未進入軌道,會表現(xiàn)為伸不直;如果處于返程路上,就會表現(xiàn)為不能彎曲。因為手指抓握的力量要大于伸直的力量,所以多數(shù)患者在這一階段會表現(xiàn)為無法伸直,李阿姨正是如此。
癥結找到了,接下來就要對癥施治。無論是“修火車”還是“修軌道”,首先需要讓火車停下來。所以,治療不同程度的腱鞘炎,都必須要患者減少手指活動。我們的手指有著一定程度的自我修復能力,如果尚處在疼痛階段,休息好了,肌腱與腱鞘不再繼續(xù)摩擦,那么毛糙的地方可以自行修復。這時候再來點熱敷或者理療,則能加快手指自身的修復速度。
如果到了第二階段,休息加上熱敷仍不能緩解癥狀,那我們就需要在局部使用一些藥物,俗稱“封閉”。封閉有兩個作用,一是藥物作用:局部麻藥可以緩解疼痛,而激素類的藥物可以抑制自身的一些炎癥反應,達到局部組織消腫的目的。二是機械擴張作用,藥液直接注射在腱鞘與肌腱之間,也可將腱鞘擴大一部分。雙管齊下,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到了第三個階段,可能制動、理療、封閉的效果都不盡如人意,我們就需要通過手術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了。這種手術并不復雜,我們只需要將卡住的那一段腱鞘切開就可以達到治療目的。一般情況下,半小時內就能為患者解決問題,這是手外科最小的手術之一。李阿姨的病情明顯已經發(fā)展到了第三階段,只好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后3天來復診時,她的大拇指已經可以靈活地屈伸。
(編輯? ? 姚宇澄)
手部活動比較多、經常與冷水打交道的人群容易得這類疾病;需要提醒的是,“手機黨”也較容易被這個毛病困擾,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