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鮮 易思楊
(1.瀘州市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四川 瀘州 646000;2.德陽市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四川 德陽 6 180000)
手術會導致患者交感神經(jīng)興奮、免疫系統(tǒng)抑制、血管內皮細胞活性改變、能量代謝變化、高凝狀態(tài)等一系列應激反應[1]。患者對手術產(chǎn)生的焦慮、擔憂、抑郁甚至恐懼心理狀態(tài)會進一步引發(fā)應激反應和免疫系統(tǒng)抑制或失調,降低治療效果、延長患者的康復時間,增加術后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2-3]。最終導致胰島素抵抗、高血糖、脂肪消耗增加、骨骼肌和內臟蛋白的溶解、炎癥反應,甚至器官損傷[4]。
麻醉醫(yī)師通常在術前對手術患者圍術期宣教進行心理干預,可明顯減輕患者術前焦慮情緒,降低患者圍手術期應激反應[5]。但常規(guī)術前訪視方法單一,形式單調,通常采用的是口頭講解,在醫(yī)院病房的環(huán)境下,患者容易緊張,加上患者素質參差不齊,造成很多患者理解相關知識較難,圍手術期遵醫(yī)行為差,對未知事物仍感到恐懼和擔心,產(chǎn)生焦慮與不適。
VR技術是通過模擬真實術前場景,讓患者通過直觀的影像了解手術室環(huán)境,理解麻醉手術過程,從而減少對手術、手術室的陌生感和焦慮感,更好的配合醫(yī)師,改善麻醉和手術體驗以及麻醉誘導期間血流動力學的變化[6]。但通過運用VR技術術前訪視患者是否能減輕手術患者的應激反應,目前研究較少。據(jù)此,本研究擬通過對初次甲狀腺手術患者采用VR技術行圍術期心理干預,觀察對患者應激反應影響。
選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入住瀘州市人民醫(yī)院行甲狀腺手術患者88例。
納入標準:(1)年齡 18~ 65 歲;(2)麻醉方式為靜吸復合全身麻醉;(3)ASA分級Ⅰ-Ⅱ級;(4)首次擇期手術;(5)甲狀腺手術。排除標準:(1)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2)合并嚴重系統(tǒng)疾?。唬?)顱內高壓;(4)脊柱骨折;(5)惡性腫瘤或慢性疾病終末期;(6)存在精神疾病或意識障礙;(7)文盲;(8)不合作或有交流障礙者。將納入研究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每組44例。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術前圍術期宣教心理干預,即術前1 天,由指定培訓合格麻醉醫(yī)師對需要進行手術患者進行術前訪視,了解和評估患者病情,評估對手術及麻醉耐受能力,并向患者及家屬交代麻醉具體情況及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相關風險,簽署知情同意書,交代手術麻醉風險時對患者進行適當?shù)男睦磔o導及術前教育等。
實驗組則采用VR技術行圍術期宣教心理干預,即術前1 天,由指定培訓合格麻醉醫(yī)師對需要進行手術患者進行常規(guī)術前訪視,了解和評估患者病情,評估對手術及麻醉耐受能力,并向患者及家屬交代麻醉具體情況及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相關風險,簽署知情同意書;運用虛擬現(xiàn)實頭戴式顯示器下觀看VR視頻。VR 視頻大約6 min,內容是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術前-術中-術后三部分內容,包括如何進入手術室,麻醉誘導、維持、全身麻醉,手術過程,術后蘇醒進入PACU進行監(jiān)護,直至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送入病房等過程,并配以旁白講解,有利于患者更好了解此全過程。VR視頻把術前準備過程、全身麻醉準備及實施流程、虛擬化的手術過程、術后處理事務、手術室及麻醉恢復室的整體環(huán)境等真實的、全方位的讓患者進行體驗,使患者不受時空的限制對麻醉與手術相關過程及環(huán)境有更為立體、深入的感受。觀看結束后,訪視人員配合視頻內容進行針對性、耐心細致的講解,解答患者疑慮,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及術前教育。
選擇靜吸復合全身麻醉,患者入室后常規(guī)監(jiān)護心率,血壓,氧飽和度,麻醉誘導采用統(tǒng)一化標準;麻醉維持采用七氟烷,瑞芬太尼,順式阿曲庫銨;術后均回麻醉后監(jiān)測治療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監(jiān)護,蘇醒良好后回病房。
1.3.1 不同時間點抑郁、焦慮情緒評分情況
采用SDS和SAS評分評價兩組患者訪視前、術前及術后的焦慮、緊張情緒情況。
SDS量表共20個條目,分為4級評分,其中10個為正向評分,按選項順序評1~ 4分;10個為反向評分,按選項順序評 4~ 1分;按選項順序評1~ 4分,總分累計各條目分數(shù)后得到粗分,標準分為粗分 × 1.25,SD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其中:輕度抑郁為53-62分,中度抑郁為63-72分,重度抑郁為73分以上。
SAS 量表共20個條目,其中5項為正向詞陳述,按選項順序評1~ 4分,另15項為負性詞陳述,按選項順序評 4~ 1分;總分累計各條目分數(shù)后得到粗分,標準分為粗分 × 1.25;標準分分界值為50分,50分以上即可診斷焦慮,焦慮程度越高,分值即越大。
1.3.2 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檢測兩組患者在訪視前(T0)、術前(T1)、手術開始(T2)、手術開始后30 min(T3)、手術開始后60 min(T4)及手術結束(T5)心率和血壓變化情況。
1.3.3 應激反應指標變化情況
抽取兩組患者T0-T5時間點靜脈血2.0 mL,注入抗凝試管中混勻,放入低溫冰箱保存,24h內檢測血糖、皮質醇,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水平。
1.3.4 兩組患者術后麻醉滿意度及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術后24 h回訪,填寫麻醉滿意度調查表。調查表采用數(shù)字模擬量表法,數(shù)字0~ 10代表非常不滿意到非常滿意,以6分及以上計為滿意,8分及以上計為非常滿意,6分以下計為不滿意。
同時填寫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調查表,包括低溫、感染、壓瘡、嘔吐、頭痛、低氧血癥等發(fā)生率。以上操作均由專門培訓的麻醉醫(yī)師執(zhí)行。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平均值±標準差(D)表示。統(tǒng)計學方法為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SNK法;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統(tǒng)計。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年齡分別為38.2±12.2歲和39.1±13.1歲,體重指數(shù)22.3±1.5和21.4±1.8(kg·cm-2),在性別、文化程度、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等基礎疾病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兩組患者訪視前SDS和SAS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然而在手術前及手術后,相比于對照組,實驗組SDS和SAS評分降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訪視前后SDS和SAS評分比較(D,n=44)
表1 兩組患者訪視前后SDS和SAS評分比較(D,n=44)
注:與T0組比較,*P<0.05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相比于對照組,T組在T1,T2及T5時間點心率和血壓均降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生命體征比較(D,n=44)
注:與T0組比較,*P<0.05 ;與對照組比較,#P<0.05。
T0-T5時間點,兩組血糖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相比于對照組,實驗組皮質醇,去甲腎上腺素濃度在T2-T5時間點降低(P<0.05),腎上腺素在T5時間點降低(P<0.05),T2-T4時間點升高(P<0.05),見表3,4。
表3 兩組血糖、皮質醇濃度情況比較(D,n=44)
表3 兩組血糖、皮質醇濃度情況比較(D,n=44)
注:與T0組比較,*P<0.05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相比于對照組,實驗組術后麻醉滿意與非常滿意例數(shù)為42例,對照組術后麻醉滿意與非常滿意例數(shù)為32例,相比于對照組,實驗組術后麻醉滿意度明顯增加(P<0.05),兩組在低溫、感染、壓瘡、嘔吐、頭痛、低氧血癥等不良事件發(fā)生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手術創(chuàng)傷科導致一系列應激反應,比如交感神經(jīng)興奮,免疫系統(tǒng)抑制,血管內皮細胞活性改變,高凝狀態(tài),增加促炎細胞因子白介素(IL-1,IL-6,IL-8)和腫瘤壞死因子釋放等[9]。對手術患者進行術前圍術期宣教心理干預,可減輕患者術前焦慮,降低患者圍手術期應激反應[10]。
VR技術是通過采用VR實景演示和個體化答疑對患者進行麻醉術前訪視,將麻醉、麻醉術前注意事項、麻醉操作步驟、手術室環(huán)境、人員等復雜信息轉變?yōu)橥ㄋ滓锥男畔ⅲ?、導、練為一體,由于視頻畫面生動、形象逼真,再加上麻醉醫(yī)生耐心講解,激發(fā)了患者的求知欲和參與積極性,提高了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度,是減輕患者術前焦慮最有效方式之一[11-12]。
本研究采用SDS和SAS評分判斷患者的焦慮及緊張情緒,結果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在訪視后及手術后,采用VR技術明顯降低SDS和SAS評分,提示VR技術于初次手術患者進行圍術期宣教心理干預能明顯減輕患者的焦慮及緊張情緒。
表4 兩組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濃度情況比較(D,n=44)
表4 兩組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濃度情況比較(D,n=44)
注:與T0組比較,*P<0.05 ;與對照組比較,#P<0.05。
陌生的醫(yī)療環(huán)境、各類術前檢查與疾病治療方法、手術疼痛與損傷、麻醉方式、不確定感等常導致病人產(chǎn)生應激反應[13]。皮質醇,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是常見的反映應激程度得指標。結果顯示,在T2-T5時間點,實驗組皮質醇,去甲腎上腺素濃度降低,腎上腺素濃度也在T5時間點降低,提示基于VR技術的術前訪視圍術期宣教心理干預,能有效降低手術患者機體的應激反應。這可能是患者通過VR技術對全身麻醉與手術過程認識更加深刻,提高了主動配合麻醉的能力,減輕了對手術室環(huán)境與全麻過程的陌生和恐懼,從而降低了機體應激反應[14]。
綜上,術前訪視運用VR技術,對初次甲狀腺手術患者能明顯減輕患者術前、術后焦慮及緊張情緒,有效抑制手術患者應激反應,提高手術患者麻醉滿意度。因此在術前訪視運用VR技術對初次甲狀腺手術患者是一種有效術前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