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玲 張繼志 彭露 黃懷麗
【摘要】目的:探討全方位人文關懷護理在腫瘤術后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本院收治的90例腫瘤患者根據抽簽法分為兩組,術后康復中對照組(n=45)采用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n=46)實施全方位人文關懷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差異。結果:護理后實驗組心理狀態(tài)各項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腫瘤術后康復中實施全方位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顯著,可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人文關懷;惡性腫瘤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消化道腫瘤是臨床上常見的腫瘤病變,包括胃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嚴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腫瘤患者受到疾病影響,生活質量較低,而且患者和家屬都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化療是臨床治療消化道腫瘤的主要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腫瘤進展,但部分患者在化療的過程中存在治療依從性低下、不良反應、心理狀態(tài)差等情況,嚴重者甚至會直接影響治療的效果,因此需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人文關懷理念的核心為“人文關懷”,應用于臨床護理中可增強護理措施的人性化特點,形成了以“人文關懷”為特色的新型護理模式。
1 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惡性腫瘤患者86例,其入院時間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3例。研究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齡24~70歲,平均(48.9±3.7)歲。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齡23~68歲,平均(48.2±3.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惡性腫瘤的診斷標準,具有正常的交流、理解能力,排除了存在活動、精神和意識障礙的患者。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基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將常規(guī)護理服務作為對照組患者護理方案,主要內容有患者病情與生命體征的密切觀察,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告知醫(yī)生并給予針對性處理,同時做好飲食、生活方式調整,保證飲食合理性和生活規(guī)律性,并讓患者嚴格按照醫(yī)囑服用藥物,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方案為常規(guī)護理服務加人文關懷,相關內容如下。
1.2.1環(huán)境護理
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情況做好病房內溫濕度的調整與控制,使得患者感覺到舒適,同時,病房的設置應該以溫馨的暖色調為主,保證室內空氣清新、流通,調整好病房內電視、書刊的設置,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與氛圍。
1.2.2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溝通,在這一過程中了解患者的實際心理狀態(tài)和負性心理出現(xiàn)原因,通過針對性疏導方式來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向患者介紹有關疾病、治療、預后的相關知識,介紹治療成功和病情控制理想的病例,傳導正能量,從而疏導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樹立積極、樂觀的治療態(tài)度。
1.2.3情感支持
惡性腫瘤患者因為病痛影響和治療的不確定性而處于相對較為脆弱的情感狀態(tài),在這一過程中護理人員給予患者足夠的情感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保證態(tài)度的親切、溫柔,做好語言和肢體上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化的關懷,充分尊重患者的臨床感受。
2結果
2.1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結果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結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43例,其行為狀態(tài)、生理功能、疼痛不適以及心理狀態(tài)評分分別為(78.95±3.26)分、(75.23±3.25)分、(80.23±3.18)分和(76.25±3.22)分;分別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3.14±2.98)分、(62.15±3.26)分、(64.22±2.31)分和(64.09±2.36)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惡性腫瘤往往會對患者在心理、精神以及生理等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再加上各種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較大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不利于患者的治療與恢復,需要配合更加人性化、針對性的護理方案。人文關懷是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展的產物,其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本文研究結果表明,運用人為關懷為惡性腫瘤患者實施護理可以改善患者情緒,提高其治療信心、積極性,做好了情感、社會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與預后,是一種先進的護理理念。綜上所述,在為惡性腫瘤患者實施護理服務的過程中,人文關懷的運用避免了患者負性情緒和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出現(xiàn),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患者更好的治療與恢復奠定了基礎,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結束語
血液惡性腫瘤不僅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壓力,也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血液腫瘤本就是一種應激源,給予患者帶來了強大的心理應激反應,再加上對疾病的不了解以及“誤解”,使患者過于擔心,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甚至是放棄治療、悲觀厭世,對疾病治療的依從性及轉歸情況均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其產生負面情緒的主要原因除了疾病本身外,還有自身對疾病知識的認知不足。為改善以上癥狀,在進行??谱o理和基礎護理時加強人文關懷護理,護理過程中對患者及家屬均實施了全面的健康宣教,通過了解其對于健康認知的需求和實施個性化護理操作能達到理想的改善負面情緒的效果,不僅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建立了更加和諧的護患關系,提升了護理服務質量和護士職業(yè)認同度及獲益感。
參考文獻:
[1]高建松.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21,36(02):153-154.
[2]金冠珍,張玲,金月珍.人文關懷在血液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及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1,28(02):101-103.
[3]萬現(xiàn)云,王濤,馬軍艷,王華偉,吳志軍.人文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心理應激、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02):11-12.
[4]劉萬珍,邱文純,楊婷,陳森明,章耀鴻.結合潮汕文化的人文關懷護理在晚期惡性腫瘤中的應用[J].消化腫瘤雜志(電子版),2020,12(04):292-295.
[5]李愛花.消化道腫瘤患者護理中開展人文關懷護理對護理效果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20,39(3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