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定榮
王齋公,法名德圓,祖籍含山縣福山陳蠻村。她因年輕喪夫,心灰意冷,皈依佛門,出家在含山縣蒼山的白衣庵,故鄉(xiāng)人皆稱她為王齋公。
白衣庵,緊偎蒼山的小山峰,綠樹環(huán)繞,溪流潺潺,四周群山蜿蜒,山下崗壟起伏,田疇交錯,阡陌縱橫。由于其天然的地理條件,抗日戰(zhàn)爭時新四軍游擊隊就在這一帶活動,日寇不敢輕易騷擾進犯。主持尼姑王齋公出于民族大義,對新四軍抗日活動熱情支持,諸如提供物資、送茶送飯、傳遞情報、看護傷病員等事項,她和徒弟們從無懈怠。她為什么能這樣做?用她自己的話說:“新四軍打鬼子為的是廣大老百姓,我信佛普濟眾生也是為了父老鄉(xiāng)親,我們是一樣的心?!蓖觚S公支持革命事業(yè),助力新四軍游擊隊,勞苦奔波、不畏艱險的故事在含山縣清林一帶廣為流傳。
1941年初春,抗日戰(zhàn)爭進入困難階段。江文、劉云領導的含和游擊隊遭受敵偽頑的騷擾夾擊,不得不時常轉(zhuǎn)移。由于經(jīng)常行軍打仗,離開根據(jù)地,給養(yǎng)得不到保證,生活十分艱難,可謂“冬無棉襖夏無帳,光著腳板走四方”,忍饑挨餓已成游擊隊的尋常事。自從含和游擊隊離開白衣庵后,王齋公經(jīng)常掛念他們,早晚在菩薩面前焚香跪禱,祈求菩薩保佑游擊隊平安。入夜,王齋公仍想著江文、劉云他們,現(xiàn)在什么地方?天寒地凍,山高路遠,有沒有衣和鞋?缺不缺飯和茶?整天游擊,來去匆匆,要多難有多難,誰能幫幫他們呢……想著想著,她再也睡不著了。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徒弟們,大家一合計,決定馬上行動。她們一連幾個晚上不休息,動手縫制了幾十雙新布鞋,又把自己辛勤勞動所收獲的芝麻、黃豆、糯米等炒熟磨成面粉,并調(diào)拌成營養(yǎng)豐富的“三味粉”,裝了滿滿的一布袋,再將幾十雙新布鞋放在另一大袋子里,配成了一副擔子。
忙完這些,王齋公就叮囑幾個徒弟緊守寺院,自己悄悄地趁著黑夜,挑著擔子,挨個山峰去尋找游擊隊。走呀走呀,她的腳起了水泡,兩肩也磨得紅腫了。她從蒼山、桃花山、方山、尖山、招旗山,又找到了巢縣的銀屏山,還是沒有找著。她又順著另一條山梁,翻過太湖山、六宕山、花山,直到和縣司常莊的十里長崗。此時的她,周身感到一陣陣的酸痛,兩腿幾乎邁不開步了??伤幌氲接螕絷犓媾R的艱難,又挺起腰板挑起擔,繼續(xù)艱難地往前走。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和縣南義附近的一個村子里,終于找到了江文、劉云他們。一見到游擊隊,她周身疲勞全沒了,興奮得兩眼直流熱淚。游擊隊員們都圍坐在王齋公的身旁,嘴里親熱地喊著齋公老媽媽。她看著隊員們穿上她和徒弟們趕制的新布鞋,吃著可口的“三味粉”,舒心地笑了。她像慈母見到了闊別多年的兒子一樣,拉著隊員的手說:“看到你們生龍活虎的樣子,我的心終于踏實了,我相信菩薩知善惡,會保佑你們平安勝利!”這是一顆多么可貴的慈母心??!
1945年春末,日偽軍處在垂死掙扎階段。敵人集中大批兵力,拖著機槍、迫擊炮大舉侵犯含巢一帶的抗日根據(jù)地,到處殺人放火。日偽軍知道王齋公常接濟游擊隊,就在漢奸的引領下,直撲蒼山白衣庵而來。由于事先已得到含和游擊隊的通知,王齋公早就領著徒弟們藏進了后山洞里。敵人撲了空,氣得哇哇直叫,就在庵內(nèi)放起火來,白衣庵轉(zhuǎn)眼就成了一片火海,黑煙遮天蔽日。轉(zhuǎn)移到蒼山背后的游擊隊戰(zhàn)士,在敵人剛離開白衣庵時,就奮不顧身地沖向白衣庵救火。火雖然很快被撲滅了,可寮房和廚房的三間院落已燒成了焦土。
傍晚,王齋公和徒弟們回到白衣庵,看著經(jīng)歷浩劫的庵堂,她強忍悲憤,冷靜地處理著善后事宜。她的一個徒弟安慰她說:“這些畜牲們既殺人又放火,菩薩總會查到給他們惡報的!”王齋公聽了笑笑說:“善哉、善哉!只要游擊隊未受損失,庵房被火燒了又算得了什么?”好一個王齋公,庵堂雖然遭受嚴重損壞,但她一心只惦記著新四軍游擊隊戰(zhàn)士的安危。如此胸襟情懷令人感動佩服!此事傳開后,四鄉(xiāng)八村的人們都稱贊王齋公是庵毀土焦不變心的佛門善人,是青山密林深處的活菩薩。
含巢縣委書記江文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南生與含生??谷諔?zhàn)爭剛結束,國民黨背信棄義,搶奪勝利果實,含巢地區(qū)抗日軍民為顧全大局,奉命北撤。由于行軍打仗,孩子不便帶在身邊,而北撤時間又緊迫,國民黨軍隊已源源不斷地向含巢推進。怎么辦?經(jīng)過地方黨組織研究,決定還是請王齋公想辦法。庵內(nèi)不能養(yǎng)小孩,王齋公就和附近的村民徐祖蔭、郭維紅兩家商量,由他們兩家各領一個孩子,對外就說是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撫養(yǎng)費用由王齋公庵寺承擔。
國民黨軍隊一到含巢地區(qū),就到處搜捕我抗日人士和地下黨員。含巢地區(qū)一時黑云壓城,白色恐怖籠罩天空。許多抗日隊員被綁架毒打、共產(chǎn)黨員被關進大牢,有的慘遭殺害。過去幫助過新四軍抗日的人民群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坐牢的人比比皆是。自江文他們北撤后,王齋公為了照顧好兩個小孩,常暗地奔走于徐、郭兩家,看望撫慰孩子,給孩子洗補衣衫,縫制衣帽,使兩個小孩食飽衣暖,正常生活。王齋公經(jīng)常對徐、郭兩家的當家人說:“誰不愛自己的親骨肉?可孩子的父母為天下窮苦人丟下自己的孩子,人要將心比心,我們有困難也只有咬牙忍受,善惡到頭終有報,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這兩戶人家忠厚老實,聽在耳里,記在心里,精心照料孩子。
國民黨清溪鄉(xiāng)鄉(xiāng)長石基,長得尖嘴猴腮,人們背地里都叫他石猴子。此人奸詐狡猾,心狠手辣。一天,他打聽到江文北撤時丟下兩個小孩在民間寄養(yǎng)的消息,為了邀功請賞,派人四下打探,卻毫無著落。王齋公和江文游擊隊的關系,這是眾所周知的公開秘密。石猴子想來想去,一個鬼主意冒了出來。他命令手下兵丁荷槍實彈進入白衣庵,將王齋公抓到清溪鄉(xiāng)公所的石碉堡里,不問清紅皂白,先毒打一頓后就關押起來;然后又派人審問,問來問去也問不出一點名堂。石猴子又假惺惺地來到牢房看望王齋公。一見面他就套近乎說:“我家也是福山的,我們是同鄉(xiāng),上面公事下來,我實在沒辦法,還請老鄉(xiāng)幫忙,只要你講清楚江文兩個孩子在什么地方就行,你是出家人,何必同匪類往來?”王齋公冷冷地說:“我們出家人慈悲為本,出家不認家,哪管他鞋子(孩子諧音)襪子的,你們權大勢大要我坐大牢,就坐唄!”迫于王齋公在當?shù)孛癖娭械穆曂镒右膊桓覟樗麨?,就逼著白衣庵?8擔大米保釋王齋公回庵。自此,白衣庵產(chǎn)田賣盡,王齋公也只好寄居方山庵。即便在坐牢賣田、處境困苦的情況下,王齋公維護孩子的責任心一點都沒減退。直至含山縣解放,江文從北京派人來接她和孩子們,她才笑逐顏開地對人說:“菩薩睜眼了,太陽出來了,天大亮了!”1963年,王齋公在浩劫后重生的白衣庵圓寂了,但有關她的動人故事至今仍在和縣、含山縣當年的抗日根據(jù)地一帶地區(qū)廣泛流傳著……
(編輯 盧天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