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居龍, 董紅剛, 張 國, 張新鳳, 朱阿秀, 吳佳文, 繆 康, 王滄海, 束兆林
[1.江蘇丘陵地區(qū)鎮(zhèn)江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江蘇鎮(zhèn)江 212400; 2.揚州市邗江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江蘇揚州 225009;3.江蘇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江蘇南京 210036; 4.安道麥輝豐(上海)農(nóng)業(yè)技術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小麥田雜草群落復雜多樣,一直是制約小麥產(chǎn)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1]。江蘇丘陵地區(qū)為典型的稻麥或稻油兩熟制輪作區(qū),長期水旱輪作導致稻茬麥田雜草群落的趨同性和復雜性。相關研究表明,稻麥輪作麥田雜草多達32科148種,其中優(yōu)勢雜草有日本看麥娘、菵草、豬殃殃、看麥娘、大巢菜、野老鸛草、牛繁縷等[2-4]。麥田雜草在冬前出草數(shù)量大,苗數(shù)占總數(shù)的90%以上,翌年3月下旬至4月初還有少量雜草出苗,草害通常來自于冬前發(fā)生的雜草[5]。
對于江蘇丘陵地區(qū)稻茬麥田,由于前茬水稻收割推遲、小麥播種晚,很多田塊無法及時封閉,種植戶過分依賴春后莖葉處理。為進一步明確不同除草劑組合1次施藥處理對江蘇丘陵地區(qū)稻茬麥田雜草防除效果,結合不同施藥時間進行防效和安全性對比,篩選出適合江蘇丘陵地區(qū)稻茬麥田使用的除草劑種類和施藥適期,減少農(nóng)藥使用數(shù)量,以期為江蘇丘陵地區(qū)稻茬麥田雜草高效、安全綠色防控提供科學依據(jù)。
1.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為江蘇省鎮(zhèn)江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句容市白兔鎮(zhèn),31°57′40″N,119°18′18″E)內(nèi),小麥品種為鎮(zhèn)麥12號,前茬作物為水稻。機器翻耕、旋耕2次,2020年11月8日播種,用種量15 kg/667 m2,人工撒播。該區(qū)域內(nèi)麥田雜草常年發(fā)生,其中優(yōu)勢雜草有日本看麥娘、看麥娘、菵草、豬殃殃、牛繁縷、薺菜等。試驗田地勢平整,土壤類型為板漿白土,土壤全氮含量為1.1 g/kg,堿解氮含量為 83.6 mg/kg,速效磷含量為34.5 mg/kg,速效鉀含量為 71.4 mg/kg。各試驗處理水肥管理及其他管理措施一致。
1.1.2 供試藥劑 48%吡?!ぎ惐腋?SC),購自安道麥輝豐(江蘇)有限公司;55%吡?!ぎ惐C,購自江蘇輝豐生物農(nóng)業(yè)股份有限公司;33%氟噻·吡酰·呋SC,購自拜耳股份公司;30 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OD),購自拜耳股份公司;15%炔草酯可濕性粉劑(WP),購自江蘇東寶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60%異隆·炔草酯WP,購自南京惠宇農(nóng)化有限公司;47%異隆·丙·氯吡WP,購自江蘇省農(nóng)用激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1.2.1 試驗處理及設計 試驗設置13個藥劑處理,各處理藥劑使用類型和用量及施藥要求見表1。每個處理設置重復3次,每個處理面積40 m2,各重復隨機排列。處理1~6在小麥播后苗前,即11月11日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施藥當天天氣晴朗,日平均氣溫14.7 ℃,平均相對濕度69%,施藥前后3 d天氣晴朗;處理7~9在小麥越冬前12月22日施藥,施藥當天天氣晴朗,日平均氣溫 3.0 ℃,平均相對濕度68%,施藥前后3 d天氣晴朗;處理10~12在翌年早春3月7日施藥,施藥當天天氣晴朗,日平均氣溫6.2 ℃,平均相對濕度74%,施藥前3 d未下雨,藥后3 d以多云轉陰天氣為主,未見降雨??瞻讓φ仗幚硖飰K不使用任何除草劑。采用新秀牌3WBS-D-16B電動噴霧器(工作壓力0.3~0.45 MPa,鄭州新秀農(nóng)用機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施藥,噴頭采用F100-03型號扇形噴頭(購自臺州市黃巖幸福感電器廠),各處理施藥用水量為30 kg/667 m2。
表1 供試藥劑試驗設計Table 1 Experimental design of test agent
1.2.2 調(diào)查方法 處理1~6分別于2020年12月28日、2021年3月3日、3月24日進行3次調(diào)查,處理7~9分別于2021年3月3日、3月24日進行2次調(diào)查,處理10~12于2021年3月24日進行1次調(diào)查。參照《農(nóng)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除草劑防治麥類作物地雜草》進行調(diào)查。采用絕對值調(diào)查法,每次重復調(diào)查3個點,每點調(diào)查0.25 m2,將調(diào)查點內(nèi)雜草全部挖出,統(tǒng)計優(yōu)勢雜草種類,用吸水紙吸干水分后統(tǒng)計數(shù)量并稱重,分別計算株防效及鮮重防效,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T為處理區(qū)中殘留雜草株數(shù)(或鮮重);CK為空白對照區(qū)存活雜草株數(shù)(或鮮重)。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和分析,利用DPS 7.05軟件使用鄧肯氏新復極差(DMRT)法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差異性分析。
各試驗處理藥后3、15、30 d分別觀察除草劑對小麥生長的影響,如有藥害要記錄藥害出現(xiàn)時間、癥狀等信息。
小麥收獲前每個小區(qū)隨機選擇3個點,每個點1 m2,調(diào)查單位面積小麥有效穗數(shù),同時將麥穗割下置于網(wǎng)袋中曬干脫粒,記錄單位面積小麥重量。
冬前調(diào)查結果(表2)表明,對照田以禾本科雜草為主,占總數(shù)95%以上,其中禾本科雜草以看麥娘屬為優(yōu)勢種群。土壤封閉處理47 d后,小麥處于苗期,空白對照田間雜草數(shù)量為745株/m2,48%吡酰·異丙隆SC 150、175、200 mL/667 m2對麥田雜草的株防效分別為95.53%、99.19%、97.15%,不同用量之間株防效無顯著性差異,與55%吡?!ぎ惐?SC(96.34%)、33%氟噻·吡酰·呋SC(100.00%)之間無顯著性差異,但株防效顯著優(yōu)于47%異隆·丙·氯吡WP處理(81.71%)。
表2 播后苗前用藥對麥田雜草防除效果Table 2 Control effect of herbicides on weeds in wheat fields applicated at pre-emergence stage
春季調(diào)查結果表明,對照田塊雜草數(shù)量以禾本科雜草的日本看麥娘和看麥娘為主,占總草數(shù)量的75%以上,闊葉草以豬殃殃為優(yōu)勢種群,占總草的16%以上。土壤封閉處理112 d后,小麥正處分蘗期,空白對照田間雜草數(shù)量為1 055株/m2。48%吡?!ぎ惐C 150、175、200 mL/667 m2對麥田雜草的株防效分別為95.11%、95.40%、98.85%,不同用量之間株防效無顯著性差異。其他土壤封閉處理藥劑33%氟噻·吡酰·呋SC、55%吡酰·異丙隆SC、47%異隆·丙·氯吡WP株防效分別為98.28%、97.41%、92.24%。48%吡?!ぎ惐C 200 mL/667 m2處理、33%氟噻·吡?!み籗C處理株防效顯著優(yōu)于47%異隆·丙·氯吡WP處理??瞻讓φ仗镩g雜草鮮重達到 374.0 g/m2,除47%異隆·丙·氯吡WP處理外,其他各處理鮮重防效均大于98%,且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
土壤封閉處理133 d后,小麥處于拔節(jié)期,空白對照田間雜草數(shù)量為1 009株/m2,優(yōu)勢雜草有日本看麥娘、看麥娘、豬殃殃、菵草、繁縷、牛繁縷、薺菜等。48%吡?!ぎ惐C的3個劑量處理對雜草株防效分別為96.70%、97.30%、97.90%,處理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與33%氟噻·吡?!み籗C(97.60%)、55%吡?!ぎ惐C(96.40%)處理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但顯著高于47%異隆·丙·氯吡WP處理(85.59%)。對照田間雜草數(shù)量基本無增多,但雜草鮮重增加明顯,達到624.5 g/m2,47%異隆·丙·氯吡WP處理鮮重防效僅為26.50%,顯著低于其他各處理。
冬前用藥71 d后,小麥分蘗期田間調(diào)查結果(表3)表明,48%吡?!ぎ惐C+30 g/L甲基二磺隆OD、48%吡?!ぎ惐C+15%炔草酯WP對麥田雜草株防效分別為97.13%、96.55%,二者均顯著高于65%異隆·炔草酯WP對麥田雜草的防除效果(81.90%),不同藥劑的鮮重防效與株防效的趨勢一致。
表3 冬前用藥對麥田雜草防除效果Table 3 Control effect of herbicides on weeds in wheat fields applicated at pre-winter stage
冬前用藥92 d后,小麥拔節(jié)期田間調(diào)查結果表明,48%吡?!ぎ惐C+30 g/L甲基二磺隆OD、48%吡?!ぎ惐C+15%炔草酯WP對麥田雜草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均在96%以上,二者均顯著高于60%異隆·炔草酯WP對小麥雜草的株防效(82.58%)和鮮重防效(40.06%)。
春季用藥17 d后,小麥拔節(jié)期調(diào)查結果(表4)表明,48%吡?!ぎ惐C+30 g/L甲基二磺隆OD、48%吡?!ぎ惐C+15%炔草酯WP對麥田雜草株防效分別為64.26%、67.27%,兩者防效顯著高于對照藥劑60%異隆·炔草酯WP的防效(57.96%);相比于株防效,這2個處理的鮮重防效有所增加,均在85%以上,顯著高于60%異隆·炔草酯WP處理(40.77%)。
表4 春季用藥對麥田雜草防除效果Table 4 Control effect of herbicides on weeds in wheat fields applicated in spring
春季用藥對田間雜草有一定的防除效果,但與冬前用藥相比,48%吡?!ぎ惐C+30 g/L甲基二磺隆OD和48%吡?!ぎ惐C+15%炔草酯WP組合在提高藥量前提下同期株防效和鮮重防效明顯低于冬前用藥;與封閉除草相比,上述藥劑組合同期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均低于48%吡?!ぎ惐C單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的防效。總體而言,春季用藥對麥田雜草防治效果低于冬前用藥或播后苗前用藥。
播后苗前,各處理藥后3、15、30 d對小麥出苗及生長無影響。冬前莖葉處理后,48%吡?!ぎ惐C+30 g/L甲基二磺隆OD、48%吡?!ぎ惐C+15%炔草酯WP處理藥后3 d部分小麥有輕微落黃,藥害發(fā)生率小于10%,7 d后恢復正常。春后莖葉處理,各處理對小麥生長無影響。
測產(chǎn)結果(表5)表明,對照小區(qū)由于多種類型雜草擠占,有效穗數(shù)僅為22.12萬穗/667 m2,產(chǎn)量為230.56 kg/667 m2,均顯著低于藥劑處理組。各藥劑處理后,田間有效穗數(shù)在26.37萬~28.84萬穗/667 m2之間,其中春季使用60%異隆·炔草酯WP有效穗數(shù)最低,播后苗前使用48%吡?!ぎ惐C 200 mL/667 m2處理有效穗數(shù)最高。各藥劑處理后,產(chǎn)量為362.63~400.64 kg/667 m2,其中利用48%吡酰·異丙隆SC 200 mL/667 m2在小麥播后苗前使用產(chǎn)量最高,利用60%異隆·炔草酯WP 100 g/667 m2在春季使用產(chǎn)量最低,其他處理之間無顯著性差異。總體而言,播后苗前或冬前使用除草劑的小麥產(chǎn)量高于春季用藥。
目前麥田雜草防除提倡封殺結合處理,前期主要在小麥播后苗前利用具有封閉作用的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后期根據(jù)田間雜草種類和數(shù)量輔助莖葉處理。本試驗結果表明,使用48%吡?!ぎ惐C 150~200 mL/667 m2、33%氟噻·吡酰·呋SC 80 mL/667 m2、55%吡酰·異丙隆SC 170 mL/667 m2進行田間封閉處理可有效控制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直至小麥拔節(jié)期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均在95%以上。而47%異隆·丙·氯吡WP 200 g/667 m2后期對田間雜草鮮重防效較差,主要由于江蘇丘陵地區(qū)麥田闊葉優(yōu)勢雜草以豬殃殃為主,而47%異隆·丙·氯吡WP對后期豬殃殃的防除效果差,春后豬殃殃生長迅速,占雜草鮮重比重高。前人研究表明,47%異隆·丙·氯吡WP土壤封閉處理對藥后45 d豬殃殃防除效果較好[23],但對春后豬殃殃則無明顯防效。但對于江蘇丘陵地區(qū)稻茬麥田,由于前茬水稻收割推遲、小麥播種晚,特別是規(guī)模化種植大戶有很多田塊播種后無法及時土壤封閉,此時也可選擇在冬前使用48%吡?!ぎ惐C 175 mL/667 m2+30 g/L甲基二磺隆OD 25 mL/667 m2、15%炔草酯WP 30 mL/667 m2藥劑組合,在藥后92 d(小麥拔節(jié)期)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均在96%以上,與同期48%吡?!ぎ惐C、33%氟噻·吡?!み籗C、55%吡?!ぎ惐C土壤封閉防效相當。
然而有些種植戶忽略了播后苗前土壤封閉處理或冬前處理的重要性,過分依賴春后莖葉化除,上述結果表明,使用48%吡?!ぎ惐C 200 mL/667 m2+30 g/L甲基二磺隆OD 25 mL/667 m2、15%炔草酯WP 30 mL/667 m2施藥后17 d對雜草株防效分別為64.26%、67.27%,鮮重防效分別為87.93%、86.11%,雖然提高了48%吡?!ぎ惐C用量,但防治效果均低于同期冬前用藥,主要原因是冬前草齡小易處理,小麥未封行雜草受藥多,此時用藥可使用中低量,春后用藥時雜草出苗多,雜草量大、株型大、耐藥性更強,即使提高藥劑用量防治效果也不一定好,在雜草密度高的田塊無法滿足麥田雜草防除治理。但也有研究表明不封閉情況下,春季使用莖葉處理除草的效果要優(yōu)于冬季[24],可能與藥劑選擇、具體施藥時間及當?shù)夭菹嘤嘘P。
綜上所述,江蘇丘陵地區(qū)稻茬麥田雜草防控仍應以土壤封閉為主,可選擇48%吡酰·異丙隆SC 150~200 mL/667 m2、33%氟噻·吡酰·呋SC 80 mL/667 m2、55%吡?!ぎ惐C 170 mL/667 m2在播后苗前(雜草1葉期)進行用藥。如若茬口緊張,無法及時進行土壤封閉,可適當向后推遲防治窗口,選擇冬前(雜草2葉1心期)用藥,可選擇48%吡?!ぎ惐C 175 mL/667 m2+30 g/L甲基二磺隆OD 25 mL/667 m2或48%吡酰·異丙隆SC 175 mL/667 m2+15%炔草酯WP 30 mL/667 m2進行莖葉噴霧處理。無論土壤封閉或者冬前莖葉處理,單次施藥均可達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對小麥生長和最終產(chǎn)量無顯著性影響。通過上述藥劑組合單次施藥可有效控制江蘇丘陵稻茬麥田大部分雜草,減少農(nóng)藥使用次數(shù)和使用量,為江蘇丘陵稻茬麥田雜草高效、安全綠色防控提供科學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