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紫云
(作者單位:長江日報社)
“他露出黨徽那一刻,我的眼淚都要出來了?!?022 新年伊始,這句新疆黨員大叔的話語傳遍全網(wǎng)感動了無數(shù)人。這位新疆大叔的黨徽如今在距離新疆6000 多公里外的武漢,微夢傳媒創(chuàng)始人張培文的辦公室里。原來今年1 月4 日,微夢傳媒的“疆湖兒女”團隊遠赴新疆邊境線探訪這位新疆大叔阿布都加帕爾·錳德,大叔與張培文交換了黨徽。
張培文個人工作照
張培文是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新疆人,他20 歲離開新疆,如今在武漢生活已有13 年之久,人在武漢,根在新疆,他說:“我就是新一代的疆湖人?!?/p>
十余年的武漢生活讓張培文結(jié)識了更多的朋友,“特別是也在武漢的新疆人”。
閑暇之時,張培文和同在武漢的新疆老鄉(xiāng)一起聊天談心、吃新疆的特色美食,交往越深,張培文越意識到,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同為新疆人,因為不同的原因相遇在千里外的武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這就是一個絕好的影像創(chuàng)作對象?!凹由献约阂彩歉銛z影的,各方面條件都很成熟,我就想,那就這么干吧?!薄督号愤@一特色IP 矩陣就此誕生。
《疆湖兒女》第一期的主人公是來自新疆和田的維吾爾族姑娘麥爾哈巴·吾拉木。2014 年,麥爾哈巴·吾拉木大學(xué)畢業(yè)后,作為少數(shù)民族選調(diào)生被分配到紫陽街辦事處黨群工作部,負責績效管理、人事管理和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
隨后這一系列視頻的主角還有在漢大學(xué)生、生意人、務(wù)工者等各類群體,隨著關(guān)注人群的不斷擴大,張培文意識到“疆”不僅僅是新疆的“疆”,也是疆域的“疆”,于是,他鏡頭下的人物也從新疆人擴大到了各民族的典型代表。
“每次回家,我都會把我的作品整理好給家鄉(xiāng)的同胞看,就想讓他們知道我們在新疆以外的生活很充實、很豐富、也很快樂,希望能讓更多的人來湖北、來武漢看看。”
公司剛剛小有成績,經(jīng)營壓力很大,張培文坦言,此類公益性質(zhì)的視頻不會帶來多少利益增量,但他一定會堅持下去。
色彩幻化的湖面上倒映著深遠的高空和沉寂的雪山,在山丘上一眼望去是無垠的原野,偶而有馬匹穿梭而過,馬蹄踏響幾乎是唯一聲響。這便是鏡頭下的阿克陶縣木吉鄉(xiāng),阿布都加帕爾大叔生活的地方。
2022 年元旦,阿布都加帕爾大叔給車輛陷入泥潭的游客幫忙后拒絕了酬謝,亮出了胸前的黨徽的視頻感動了無數(shù)人。張培文看到視頻后,立刻意識到,這便是“疆湖兒女”拍攝的天然好素材。
1 月3 日,張培文的拍攝團隊從武漢出發(fā),跨越6000 多公里,輾轉(zhuǎn)38 個小時,更換了4 種交通工具,來到雪山之下的木吉鄉(xiāng),見到了阿布都加帕爾大叔。
阿布都加帕爾大叔今年53 歲,已經(jīng)入黨24 年了?!八聿木桑樕戏褐c點高原紅,一雙眼睛尤為明亮”。“我們在這里相處了兩天,他帶我們看當?shù)赜忻幕鹕娇?,品嘗了美味的高山羊肉,介紹了柯爾克孜族的民族風俗,還講了許多過去的故事。”這些素材都被記錄下來,將被制作成張培文《疆湖兒女》系列的第14 集。
臨走時,阿布都加帕爾大叔同張培文交換了黨徽,并接受了來武漢的邀請。阿布都加帕爾大叔表示自己將在武漢講一堂特殊的黨課,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悟。在帶領(lǐng)攝影團隊領(lǐng)略家鄉(xiāng)風光的時候,他也說,希望能借影像記錄下這些美景,讓武漢人民能看到這邊境線上的無限魅力,讓更多的人看到新疆各族群眾守望相助、團結(jié)奮斗的幸福生活。
“他做到了他該做的,我也要做到我該做的?!睆埮辔耐粨Q回來的黨徽這么說。作為一個影像行業(yè)從業(yè)者,張培文表示用鏡頭記錄下生活中更多的故事,讓更多的美好被看到,讓更多的感動被銘記,是職責,也是榮幸。
除了記錄“疆湖”故事,張培文的鏡頭也對準了自己奮斗了十余年的城市——武漢。
高考后,張培文和所有同齡的孩子一樣,懷揣著對陌生城市的好奇和向往,拖著行李箱來到武漢。大二那年,他在校園社團里結(jié)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從此愛上了攝影,堅持用鏡頭記錄了大學(xué)生活的點點滴滴。那時的他似乎也沒想到攝影會成為他的終生事業(yè)。
2016 年,張培文(中)發(fā)起成立疆岸學(xué)子助學(xué)金,資助新疆在漢讀書的學(xué)生
張培文(左一)向全省城市民族工作現(xiàn)場會與會人員介紹微夢傳媒構(gòu)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等方面情況
武漢微夢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被命名為2021 年度湖北省民族團結(jié)進步示范單位
在2020 年武漢江漢路改造完成的開街儀式上,一段五分鐘的影片《鐘情百年,愛在江漢路》講述了江漢路的百年歷史。伴隨著威斯敏斯特鐘聲一次次敲響,影片的時間從1930 年講到1980 年、2000 年最后定格在2020年,江漢路的百年風華被一一呈現(xiàn),亨達利鐘表、汪玉霞糕點、江漢關(guān)、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湯包、民眾樂園、新華書店等老字號老建筑一一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城市的百年記憶被一一喚醒?,F(xiàn)場掌聲久久不絕,張培文說:“作為這部影片的創(chuàng)作者,觀眾掌聲響起的那一刻就是自己最幸福的時候?!?/p>
這部微電影是張培文和自己的微夢團隊策劃的《漢口往事》系列微電影的第二部,2021 年,他們又創(chuàng)作了《巴公房子紀錄片》。
三年來,他們將鏡頭聚焦老漢口老街區(qū)、老建筑,用影視還原百年前的城市風貌和歷史人文。閑暇時,張培文總愛回顧這些作品:“每一部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一幀一秒都被細細打磨,總想做到最好?!?/p>
十余年的堅守背后,是張培文對武漢文化的鐘情和熱愛。他說,現(xiàn)在很多外地人談起武漢就是黃鶴樓、東湖,百年的江漢路似乎也只是一個單純的消費區(qū),巴公房子或許都沒有聽說過,甚至許多本地人都不了解那些老建筑、小巷子里曾發(fā)生過的精彩故事?!斑@就是我們堅持要拍老漢口、拍江漢路、拍巴公房子的初衷,用更直觀的影像畫面去展示一段歷史,吸引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關(guān)注?!弊尭嗄贻p人知道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變遷過程。
張培文接下來的創(chuàng)作將關(guān)注武漢的市井文化、民俗文化、里份文化等,“城市文化的傳承需要我們盡一份力”。
中華民族擁有960 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在漫長奮斗中積累了無比充盈的文化養(yǎng)分,廣闊的地域也造就了不同的風土人情,各式溝通的橋梁和渠道也在社會漫長的進化中逐步出現(xiàn)。無論時代的車輪走到何處,需要始終銘記的是,56 個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對同呼吸、共患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命運共同體的認同,是民族大團結(ji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放眼當代,筑橋者,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