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姑奶叫王蜂,1922年嫁到念子莊的一戶徐姓人家,自此也將我們王家的勤儉、和善、明理等優(yōu)良家風和品格帶到了婆家。
大姑奶連續(xù)生育了五男二女,還撫養(yǎng)了兩個侄子、認了七個干兒子。大姑奶婆家弟媳去世早,撇下兩個侄子從小管她叫娘。大姑奶的丈夫五十九歲就去世了,她家里、地里地忙活,將九個兒女拉扯大,供他們上學、籌備結(jié)婚,還伺候七個兒媳婦坐月子,照顧孫子、孫女二十一個,應(yīng)酬親戚、鄉(xiāng)鄰的婚喪嫁娶等事。直到她八十一歲的時候,才輪流到兒子家吃住。但她眼不花、耳不聾,給孫子們縫衣服、下廚幫灶。大姑奶教育子孫正當做人,子孫中有的當了生產(chǎn)隊長,有的當上了大隊支書,有的進了部隊,有的做了教師……
大姑奶心平氣和,對家人、鄉(xiāng)鄰總是以德、理服人,鄉(xiāng)村們都夸她積德,子孫滿堂。兒子、兒媳、孫子、孫女也都十分孝敬她。小侄子徐五名出生十八天,他娘就離世了。大姑奶說:“跟我的孩子一起吃我的奶?!蓖馊碎_玩笑地對她侄子家的小孩子說:“你奶奶不是你的親奶奶?!毙『⒆訃烂C地回答:“胡說,是親奶奶,養(yǎng)俺的親奶奶!”
她一輩子辛勤忙碌,以勞動為樂趣,善解人意,親戚都說她心寬福大。她在飲食上也頗為注意,常喝稀湯,降低血液黏稠度,健康益壽。1999年冬,九十四歲的她大便帶血,渾身無力,昏迷臥床,鄉(xiāng)親們接二連三地登門看望。一家人擔心她五臟出了毛病,吃藥打針一個療程,效果不佳。又用了一個療程的藥后,她竟康復了。輪到去哪個兒子家,都不用攙扶著,她就去了,給他們掃地、喂羊、喂豬、看門戶等。鄉(xiāng)親們笑著對他的大兒子講:“這回你娘差點兒撒手而去,你們等于又撿回來一個娘?。 ?/p>
從她七十歲開始,全家人一致跟她說給她過生日,直到這次病好又強調(diào)給她過生日,她打趣勸阻說:“可不敢,一過生日,閻王爺就給我掛上號了。”又囑咐兒子們,“咱們家能過到現(xiàn)在這般光景,都是托了共產(chǎn)黨的福。還有敬老愛小、勤儉持家這個‘傳家寶’啥時候也不能丟,應(yīng)該傳下去?!?/p>
大姑奶七八十歲高齡了,還是照常步行十余里路,翻溝越嶺,來娘家給她爹娘上墳。到了我們家里,與我爺、大爺、三爺們坐在一起,拉不完的家常。直到后來,她老人家行走不便,就委托她大兒子在每年上墳時節(jié)代表她上墳。再后來,大姑奶去世了,他的大兒子也年近八十歲了,還每年讓其兒子騎摩托車送自己來安頭旗桿咀兒上墳。有一年,我去給我太爺、太奶上墳,正巧遇上了他,我說:“你這么大年紀了,還來上墳???”他說:“你大姑奶生前囑托我每年記住上墳的日子?!?/p>
大姑奶八十多歲時,娘家人去看她,她對娘家十一個侄子、侄媳,及侄孫、侄孫女的名字記得很熟,一一關(guān)心問候。大姑奶為娘家真是操碎了心,她的母親過世早,為了照顧好她的父親和三個小兄弟,她沖破封建觀念,在婆家的村子(念子莊)托人給父親介紹了一個老伴。繼母嫁到王家不久,她的父親病逝。繼母操持家務(wù)、扶兒養(yǎng)孫,對王家有著很大的奉獻。大姑奶一生孝敬父母,更表現(xiàn)出了長姐如母的風范。
大姑奶九十多歲時,我去看過她三次。第一次看她,在她的五兒子家里,她拉著我的手哭著說:“俺娘家的親人啊,親人啊?!睍r隔一年我再次去看她,這次在她大兒子家,她高興地叫我坐大屋,給我拿糕點吃,問我:“家里都好吧?”我離開時,她一定要送我至大門外,鄉(xiāng)鄰問:“這是誰呀?”她高興地回道:“俺侄孫啊?!笨紤]到她年事已高,步履蹣跚,而且視力不好,我再次勸她留步,她卻硬是又送了我一程。等我走了好一會兒,回頭還見她站在那里,拄著拐杖望著我。又隔了一年有余,我跟爹媽一起去看望大姑奶。這次仍在她五兒子那里,可是她病得很嚴重。沒過幾天,一個傍晚,她的兒女們守在她跟前,先讓她喝了一小碗粥,輕聲細語地說:“娘,你有啥事?”她少氣無力地回話:“沒啥事,真有啥事也等你們吃了飯,放心吃飯吧!”待兒女們吃罷飯,她老人家拉著兒女的手安詳?shù)亻]上了眼睛。大姑奶的一生就是這樣,始終為大家著想。
大姑奶走后,我六叔率家族老少,登上峻極峰,為她祈禱祝福。大姑奶啊,你大德無量,您是我們王家的驕傲!我們懷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