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員外又來抓藥了。張員外佝僂著身,捂著肚子,由家人攙扶著,一步一聲“哎喲”來到柜臺前。
二寶安排張員外坐下,用手給他搭脈。脈象弱,飄忽,看著這位虛弱的老人,二寶皺起了眉頭。
其實,父親這次外出已經(jīng)安排好了,他把開好的藥方,放在抽屜里。張員外的病情,二寶清楚,吃了父親開的藥,幾天后恢復得不錯,但一個月后又犯了,還得來。如此往復,一月來一次。對于父親開的藥,二寶是很清楚的,確實是有效的藥。
父親的醫(yī)術(shù)是毋庸置疑的。方圓幾十里,父親絕對是名醫(yī)。一個小女孩兒三歲時得了蕁麻疹,去了很多地方,總是看不好,總是反復發(fā)作。后來別人給介紹到父親這里,需要針灸。但是孩子太小,不配合,無法施針。后來父親給小女孩兒的母親扎針,母親一只手拉住孩子的手。就這樣保持一個小時,當天晚上孩子就不癢了。連續(xù)三天,蕁麻疹癥狀消失,一直沒有復發(fā)。后來,父親告訴二寶,這是母子連心針。還有一個外地一個患者,水腫好幾年,后來找父親開方,三天消腫一大半,七天全消腫。中醫(yī)確實博大精深。
父親的藥方是合理的,可是這位老人的病癥重了又輕,輕了又重。他長吁短嘆受罪的樣子誰見了都會心生憐憫。
抓藥的時候,二寶不由把其中一種叫當歸的藥加大了藥劑量,吩咐張員外的家人按照加量的煎服。這一家人將信將疑,付了藥費,無奈離去。
半月后,父親外出采購藥物回來了。這次父親外出不似前幾回,帶回的藥量很少。又半個月,應該是張員外來買藥的時候了,卻不見他來。有其他買藥的人,說在街市上看到張員外溜達了。
父親叫來二寶,詢問拿藥的事兒。關(guān)上房門,見父親一臉嚴肅,二寶將藥方里當歸加量的事向父親坦白了。
父親一拍桌子,怒目道:“你這孩子,真是糊涂。張員外的病其實不是致命的。給他藥劑量小,是有原因的。他家境殷實,可以說,咱們?nèi)疫€有門店維持都是靠他這大戶供養(yǎng)的。你把他的病治好了,咱們收入必將銳減,何以支撐這個門店?更何況,今年藥材奇缺?!?/p>
二寶一聽垂下頭,他迷惑了,我這樣做難道真的錯了嗎?
大門外忽然鑼鼓喧天,伙計來報:“張員外送錦旗來了?!备缸觽z對視一下,父親一擺手,爺倆忙出迎接。
張員外面色紅潤,身板挺直,向二寶深施一禮:“感謝神醫(yī)救命之恩。老朽已然痊愈。聞聽今年藥價奇高,張某鄭重承諾,投入資金,擴大門面,還請將醫(yī)術(shù)發(fā)揚光大?!?/p>
二寶驚喜地看向父親。父親已是老淚縱橫,向前撫摸著緞子錦旗,看著“妙手回春、仁者無敵”八個鎏金大字,重重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