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航
那年,我受澳大利亞友人麥克弗森的邀請,前往澳大利亞艾文豪女子文法學校進行參觀學習。
麥克弗森是澳大利亞艾文豪女子文法學校的教導主任,她帶領我在艾文豪女子文法學校進行了全面的參觀和學習。雖然澳大利亞的諸多教學方法令我耳目一新,但最吸引我和令我眼界大開的還是艾文豪女子文法學校的“失敗課”。
“失敗課”是艾文豪女子文法學校新開設的一門課程,每周上一節(jié)課?!盀槭裁匆_設‘失敗課呢?”我有些不解。麥克弗森向我介紹說:“學校設立‘失敗課的目的,旨在鍛煉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恢復能力。‘失敗課的宗旨是:接收失敗、勇敢冒險、嘗試創(chuàng)新?!?/p>
“失敗課”的重頭戲是學生的失敗感言。在上失敗課的前一周,老師會給學生布置一項“作業(yè)”,用一周時間來完成,但這份作業(yè)通常在一周內是無法完成的(少部分學生或許能完成),當一些學生在“失敗課”上不能交上合格的“作業(yè)”時,老師就會讓這些學生站在講臺上發(fā)表自己的“失敗感言”。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敢于在眾人面前展示失敗的勇氣,失敗的學生在走上臺之前是膽怯的、羞愧的,但上臺之后經過輔導老師的引導和啟發(fā),學生拋開了膽怯和羞愧,勇氣和自信心陡然增加,他們不僅能客觀地剖析自己失敗的原因,而且能從失敗中學到一些經驗。
為了能讓我更直觀地了解和感受“失敗課”,麥克弗森把我領進一個正在上“失敗課”的班級,我坐在最后一排現(xiàn)場觀摩“失敗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一位數學老師站在講臺上,在黑板上出了一道幾何證明題,然后讓學生輪流上臺解題。麥克弗森悄悄告訴我,這道幾何證明題老師刻意出得很有難度,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解不出來,讓學生與失敗“面對面”。果然,正如麥克弗森所說的,學生們一個個踴躍上臺解題,又都一個個垂頭喪氣地走下臺來,沒有一個學生能正確解出題來。
此時此刻,教室里籠罩著一種死氣沉沉的氣氛,學生都神情沮喪,靜默無聲。這時,教室門被推開了,出題的數學老師閃身退出講臺,一個戴著眼鏡的女學者走上講臺。麥克弗森又悄悄對我說,這個戴眼鏡的女學者是他們特意請來的昆士蘭大學心理學專家梅麗莎,是專門來給學生做心理輔導的。課堂上,梅麗莎開始對學生一一提問,然后讓學生依次走上講臺,大聲說出自己失敗后的心理感受。
當學生輪流傾吐完對失敗的感受后,梅麗莎又重新走上了講臺,對臺下的同學們說:“失敗是每個人人生路上必須經歷的、無法回避的一段或多段歷程,它就像我們走在路上遇到的一塊塊絆腳石,我們被它絆倒摔了個跟頭,或許會摔破膝蓋,但我們沒必要對此感到恐慌和害怕,跌倒了再爬起來就是了,膝蓋破了包扎一下,然后拍拍屁股,揉揉膝蓋,接著重新上路,繼續(xù)朝著我們的人生目標前進,依然能到達人生的目的地?!苯又符惿v述了她童年、少年、青年時代所經歷的大大小小的失敗,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同學們該如何戰(zhàn)勝失敗、走出失敗困擾并重新樹立信心。經過一番心理疏導后,剛才還一臉沮喪的學生,又恢復了上課前神采奕奕、自信滿滿的狀態(tài)。
下課后,我利用課間十分鐘對幾名學生進行了現(xiàn)場采訪:“你喜歡上‘失敗課嗎?你在‘失敗課上都學到了什么?”一名叫漢娜的學生深有感觸地說:“每個人的人生遲早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失敗,學習怎么去面對它是越早越好的事情。如果我接受了曾經的失敗,那些失敗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僅不會阻撓我,反而會幫助我。”一名叫希德爾的學生也感慨頗多:“失敗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坎,需要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才能跨過去,‘失敗課的設立真是太及時了,它能讓我們正確認識失敗,不懼怕失敗?!币幻邢穆逄氐膶W生說:“我覺得失敗其實是告訴我們某種方法不奏效。我們應該學會正視失敗,才能避免在同一件事情上失敗多次。”
走出教室,我感觸頗深:學生們通過一次“失敗課”,便能對失敗有如此深刻的認識,真的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同時,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失敗課”對于那些生活在校園里、沒有經歷過失敗的學生來說,真的很重要,很有教育意義。最后,昆士蘭大學心理學專家梅麗莎對我說:“‘失敗課最想教給學生的,是讓他們正確認識失敗,鼓勵他們不要畏懼失敗,勇敢地面對失敗?!?/p>
心理學專家梅麗莎的一番話,讓我陡然想起一件事:我曾教過的一個學生,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她在高考中發(fā)揮失常了。后來,她竟然因承受不了高考失敗的打擊而精神失常了。這個學生的父親告訴我,這個學生從小到大都是一帆風順走過來的,從來沒有經歷過什么挫折和失敗……當時,我就在想,一定不能讓這個悲劇重演。
現(xiàn)在,我參觀完澳大利亞艾文豪女子文法學校的“失敗課”后,心中不禁豁然開朗:“失敗課”不正是預防悲劇發(fā)生的最好方法嗎。如果把它應用于我們國家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將十分有利于教育學生正確面對挫折和失敗,讓學生們從小能夠擺脫完美主義的思想,真正認識到失敗并不可怕,是完全可以接受并且能戰(zhàn)勝的。這將是一件多么有教育意義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