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蘭川
赫利俄斯,古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東方未明之時,他就想著讓東方明亮起來。于是每天駕日輦于天空之中馳騁,由東及西,宣告日出東方,日之方中,日迫西山,日沒于天。日輦,由四馬所拉。四馬身姿矯健,步履和諧。
赫利俄斯,一位擅于駕馭的神,在每個時間節(jié)點,讓四馬十六蹄有不同卻始終整飭的節(jié)律。只要天空還有陽光,赫利俄斯和他的車隊便馬不停蹄,奔騰不已。正是這位太陽神,使得久石讓的這首《太陽照常升起》似乎才有了可供理解的途徑——它講述的不只是“升起”了,而且是“升起”著——只要未落,都叫升起。
號角吹響,一切就緒。太陽初升,起步,升騰。太陽神駕起馬車,雄馬高大。上了一道急坡,接著就是緩途,可以悠閑,可以欣賞,四匹雄馬神采奕奕,容服綺麗。又是同樣的節(jié)奏,之后,一陣急促,似遇高山要翻,征程在即,不容小覷。過后,簡慢,稍事喘息。似乎遇到了分歧,四匹雄馬放慢了腳步,可瞬間,再一次興起,這是落幕之前的最后一段,華麗收場。
《太陽照常升起》 2007久石讓Universal Music Hong Kong
整首《太陽照常升起》氣宇軒昂,氣勢磅礴,又不失陽光灑滿人間的悲憫之感。
其實,在古希臘神話中,太陽還有一次升起也很有意思,可以稱之為“太陽沒有照常升起”,因為這次日出是個意外,駕車的不是日神(這里的日神叫阿波羅,赫利俄斯是他的前身),而是日神的兒子——少年人法厄同。
法厄同被小伙伴嘲笑說他的父親根本不是日神,法厄同于是就到父親面前求證。可惜父親光焰太甚,他無法靠近,只能遠距離對話。日神聽了兒子的疑問,就說讓他提個要求作為證據,好讓小伙伴們信服。法厄同要求駕著父親的日輦,完成一次日升日落。日神反對無效,于是法厄同上路了。后面一系列狀況完全可以用音樂表達,失控的,凌亂的,試圖掌控又無能為力的……整個人間因這場“交通事故”而滄海桑田。法厄同也因此喪命。
太陽不照常升起是意外,照常升起是常態(tài)。一般來說,描述常態(tài),容易令人厭倦,容易流于平庸。司空見慣的東西,很難調動起人的好奇心和窺探欲。然而,日出,這樣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卻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原因即在于日出宣告了新一天的開始,每個人可以有機會做前一天沒有做完的事,繼續(xù)生命的精彩,或彌補人生的遺憾。
太陽照常升起,還是一種生命能量的體現(xiàn)。正如英國作家切斯特頓所說:“太陽有規(guī)律地升起,或許真的是因為它從不厭倦升起。太陽固定的動作絕不是由于它死氣沉沉,而是由生命的奔騰所帶來?!薄罢粘!辈皇羌菀椎氖?,身體欠安的年老之人無法照常跑跑跳跳,失去了的伴侶無法照常在我們左右。因為人生無常,“照?!辈鸥裢庹滟F。這種偉大而矯健的詩意,需用我們畢生時間來體會。
作為電影配樂的《太陽照常升起》是應姜文之邀,專為同名電影所作。起初,久石讓不知如何完成這一創(chuàng)作。最終在兩個月之后,完成了這首主章節(jié)雄渾壯麗,副章節(jié)委婉深致的樂曲。久石讓自己十分得意,他說這首曲子“整體曲風像天山的畫面一樣空靈,聽起來仿如洞穿心底的一縷情緒?!敝档靡惶岬氖?,久石讓把和《太陽照常升起》相同的節(jié)奏給了另一首名叫《母親的神秘小白宮》的曲子。開頭做了分層處理,讓雄壯厚重的音樂變得柔和了很多。太陽的陽性竟搖身一變,具有了母親的溫柔、慈愛,這就是音樂的別樣詩意和魅力了。
LINKS
Beethoven:Sonaten 1987Daniel BarenboimDg Imports
1801 年,貝多芬創(chuàng)作了經典鋼琴曲《月光奏鳴曲》。曲子共分為三個樂章。第一樂章是持續(xù)的慢板,因此旋律像輕柔的月光一樣徐徐灑下,布上了一層淡淡的傷感。第二樂章是小快板,節(jié)奏與第一樂章形成對比——精短洗練、優(yōu)美動聽。同時作為一種過渡,自然銜接起了第一和第三樂章,使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不那么突兀。整首曲子從夢幻到激越,將人的情感一步步調動起來,擁有極強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