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芝 邱德保
記敘文材料新穎,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更是在考場上獲得高分的保證,那么怎樣求新取材呢?下面四點供參考:
第一見:平中見奇
有的同學認為作文只有寫出驚人大事才有魅力,其實平凡事件照樣能出新出奇。如有位同學通過眼睛的瞬息變化道出了語文老師性格中奇異的一面:
第一次在老師面前背書,誰不想好好表現(xiàn)自己!我暗暗和同學們比賽:看誰先通過。我打算去背,可是……我猶豫了一下,揣著怦怦跳的心快步走到講臺邊:“邱老師,我背書!”
“好,請背!”邱老師眼睛一亮。
我流利地背起《岳陽樓記》來,但好景不長,背到“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時卡住了,我猶豫了一下,丟下一句,接著背起后面的。我偷眼一看,老師瞇縫著眼,好像沒有覺察到,我又背了一句,再次偷偷抬眼,不知何時,老師已睜開了雙眼,敏銳的眼光一閃:有責備,也有嗔愛,是裁判,也是期待。那眼光分明已洞察了一切,從我發(fā)紅的臉皮直看到心臟,我慌忙回頭從“沙鷗翔集”那兒背起來……
上述材料很普通,情節(jié)也不算奇特,但抓住老師“眼光”這一關鍵點,描述細膩入微,讀來新鮮有味。什么可稱之為“奇”呢,筆者認為,身份卑微,精神令人欽佩可謂奇;語言平常,卻閃爍哲理的光輝,可謂奇;故事情節(jié)平常,結局卻出現(xiàn)意外,亦可謂奇。
第二見:反中見正
作者本意是要表現(xiàn)正面意圖,如贊賞、肯定等,卻正話反說,從貶斥否定的方面說,以反面來襯托正面的觀點,這種手法對比鮮明,能使表達更有力,讓人耳目一新。如佳作《如何毒化地球》,提出了“如何毒化地球”這一出人意料的問題,作者假設“毒化地球”是一種正當行為,提出一系列方法:采用“塞入、堆滿和包圍地球”的手段,污染地球地核、地殼、地下水、海洋、空氣,同時要不斷與地球的自身凈化速度比賽。作者并非真的要毒化地球,而是對于人為的環(huán)境污染深惡痛絕,才正話反說,采用“獻策”方式,從生產(chǎn)廢料,使用具有持久毒效的化學物質(zhì),噴灑農(nóng)藥,污染河流與海洋,用焚燒污染空氣,原子彈爆炸的實驗污染高層大氣等方面詳盡地揭開了地球被“毒化”的奧秘。這種構思新穎生動,引人深思,讓人認識到:必須樹立環(huán)保意識,好好保護地球家園。
第三見:怪中見真
即采用夸張、變形、夢幻等虛構手法,描寫事物的怪異現(xiàn)象所具有的神奇性,曲折地表現(xiàn)生活的真實。文章會因荒誕而生新奇之感,依現(xiàn)實而飽孕理趣。中考佳作《詮釋美麗》中,小作者大膽想象,借助夢境,讓西施、昭君、貂嬋和楊貴妃四大美女坐在一起開茶話會,暢談對美麗的看法,通過幾大美女的爭論,得出這樣的結論:西施、昭君之所以流芳百世,在于她們不但擁有美麗的外表、高雅的氣質(zhì),還能用美麗、智慧和勇氣給百姓帶來平安幸福。這種怪異的虛構材料有力地突出了主題。中考佳作《八戒悟空經(jīng)商記》結合“承諾”話題,對《西游記》進行了生動改編,文中的八戒、悟空成了地道的商人。八戒由于不守承諾,導致“天蓬元帥”藝術廣告公司破產(chǎn),不得已做了“一諾千金”快餐店的普通店員,而孫悟空信守承諾,理所當然成了名震四方的快餐大王。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文章主旨。故事生動有趣,又引人深思。
第四見:虛中見實
實寫是從正面對人物、場面等進行直接描繪,虛寫是通過想象虛構反映客觀現(xiàn)實,表現(xiàn)思想意蘊。文章可在局部用虛筆,也可通篇用虛筆。如以“環(huán)境”為話題作文,一位同學借助想象用虛筆編故事:化身為一只小鳥,寫自己出生不久,在刺耳的伐木聲中,溫暖的家被伐木工人毀掉了。父母被迫帶“我”遠離家園另覓新處,途中,父母被可惡的獵人奪去了生命。從此,幼小的“我”開始了一個人的旅程?!拔摇庇掷塾挚视逐I,落在小河邊,喝了幾口水,肚子開始疼痛,這時才注意到河水又黑又臭,想起媽媽說過的話“不能喝被污染的水”,但為時已晚。朦朧中“我”仿佛看到了媽媽,她慈愛地看著“我”,為“我”描述要尋找的新家,那里有茂密的樹木、清澈的河水,河邊開滿鮮花。太陽出來了,照在身上,“我”帶著甜甜的笑容,“睡”去了。文章從小鳥的視角出發(fā),上演了一幕環(huán)境破壞的悲劇,構思獨特,發(fā)人深省,頗有新意。
當然,想選出新穎的素材和寫作角度,除了以上方法外,還需要多閱讀、多積累,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米”才是“為炊”的關鍵。所以,同學們要增加閱讀量,拓展眼界和知識面,做生活的有心人,素材的挖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