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讀三年級時的一堂語文課,夏老師讓我們復(fù)述《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的故事。
夏老師叫我上臺來講。我頓時懵了,因為我對上臺有陰影,而且如果在臺上講錯了,是多么丟臉?。≡谖已劾?,上臺就是個大怪獸,專吃我的面子。我搖搖頭,拒絕了。
看見這情景,同學(xué)們都大喊:“李佳瑜加油!”我前面的同學(xué)更是一把把我推了上去。
到了臺上,我想不說話,想等老師說讓我下去??晌以傧胂?,不說話不比說錯了還丟臉?我只好硬著頭皮講了起來。因為緊張,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講啥,大概是這樣:“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位顧客來到裁縫店,想做一件棉襖……”
講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我講得好嗎?老師沒有說話,是不是無語了?
講完后,教室里傳來雷鳴般的掌聲,我又懵了,因為在我的印象里,我不光說錯了字,整個過程還結(jié)結(jié)巴巴。就這樣,我在大家的掌聲中走下了臺。
那掌聲我至今沒有忘記,因為它讓我明白: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怕出錯。出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沒有信心。
(指導(dǎo)老師 夏衛(wèi)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