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春 王洪林 徐亞威
摘要:以鋼絲繩抗旋轉性能的理論研究為基礎,結合不同結構、品牌鋼絲繩抗旋轉系數(shù)實驗研究,確定多層股鋼絲繩是具有良好抗旋轉性能的鋼絲繩結構。同時提出了后續(xù)抗旋轉性能檢測的改進方向和目標。
關鍵詞:碎石樁;護岸邊坡;整體穩(wěn)定性;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TD5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22)04-0140-03
1引言
鋼絲繩由于在制造過程中,存在鋼絲合股、繩股合繩等特殊的捻制工藝,形成復雜的螺旋結構,使得整繩在受到軸向拉力時,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散開趨勢。若此時鋼絲繩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向下,鋼絲繩將會轉過一定的角度。這種現(xiàn)象通常被稱為鋼絲繩的旋轉特性。
實際應用中,由于鋼絲繩的旋轉特性可能導致出現(xiàn)打大角度的偏轉甚至打結,這將會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尤其對一些大型設備,只能采用重新安裝甚至更換鋼絲繩來解決問題,因此具有良好抗旋轉性能鋼絲繩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2鋼絲繩抗旋轉性能理論研究
鋼絲繩產(chǎn)生旋轉是由于在其橫截面上的扭矩力 M 的作用。為減少鋼絲繩的旋轉,通過特定的結構設計和工藝設計,使兩個相反方向的旋轉力矩達到近似平衡。因此該抗旋轉鋼絲繩通常也被稱為微旋轉鋼絲繩。
2.1鋼絲繩抗旋轉性能的數(shù)學原理
根據(jù)材料力學理論,桿件受拉伸和扭轉時關于變形的兩個獨立方程:
式中: E——桿件的彈性模量;ε——變形量(應變);——抗扭剛度; B——單位長度的扭轉剛度;Ψ——當截面間距為 l,各截面扭矩相等時的扭轉角。
上述變形方程可以作為鋼絲繩承受拉伸載荷時的基本受力情況。
僅用來簡要分析鋼絲繩的旋轉情況可知,旋轉角度Ψ與扭轉力矩 M 及鋼絲繩的懸掛長度 l 均為正比的關系;當扭轉力矩 M=0時,旋轉角度Ψ=0,此時鋼絲繩處于不旋轉狀態(tài)。
但是,鋼絲繩中的繩股和鋼絲是呈圓柱螺旋線狀態(tài),當受到負載作用時,拉伸和扭轉同時存在并且相互影響。因此,其變形應同時滿足下列方程:
當 C=0時,鋼絲繩的變形與桿件的變形等價。同時,當 C=0, M=0時,鋼絲繩才不會旋轉。C 是鋼絲繩受拉和受扭的相互影響變形系數(shù),實際上是鋼絲繩的抗旋轉系數(shù)。
2.1.1單層股鋼絲繩抗旋轉的數(shù)學原理
具有纖維芯的單層股鋼絲繩,其影響系數(shù) C 可以用如下式子表達:
考慮鋼絲繩捻角α在通常在10°~20°之間,因此上式中舍去 sinα二次以上因式,近似得到:
式中: n——鋼絲繩中股的數(shù)目; E0——單根股繩的縱向剛度; r0——股層的捻制圓半徑; C0——單根股的影響系數(shù);α——鋼絲繩的捻角。
當鋼絲繩為交互捻時, C0為負值;同向捻時, C0取正值。
單層股鋼絲繩為了滿足 M=0不旋轉條件,一般采用交互捻,且 C=0,那么:
而剛度系數(shù) C0可近似地表示為:
且
式中:β——股的捻角;ni——股中鋼絲根數(shù); ri——股中各鋼絲層的捻制半徑。
將2.7、2.8代入2.6中,得:
對于式2.9,由于,所以β>α,即股的捻角應大于繩的捻角,繩的捻距相應地大于股的捻距,這樣才能達到不旋轉。因此,單層股抗旋轉鋼絲繩中,應該縮小股的捻距,增大繩的捻距,并盡量減少股數(shù),將股制成異形股,以便增大股的力矩之和來抵消繩的力矩,滿足不旋轉的要求。
2.1.2多層股鋼絲繩抗旋轉的數(shù)學原理
在單層股抗旋轉的數(shù)學原理基礎上,對于多層股鋼絲繩,某一股層的剛度系數(shù)表示如下:
式中:ni——該層股的股數(shù); Ei——鋼絲的彈性模量(各層均相同); Fi——該層股中的單根股的截面積; Ri——該股層的捻制圓半徑;αi——股在繩中的捻角。
對于兩層股鋼絲繩的不旋轉條件:
要使 M=0,其相鄰層股的捻向應相反,所以:
或
式中:S1——內層股的橫截面積, S2——外層股的橫截面積。
且
如果兩層股在繩中捻角相等,即α1=α2,則有
2.2鋼絲繩抗旋轉性能的結構研究
理論上,不同類別鋼絲繩均能通過結構參數(shù)或制作工藝的專門設計,形成具有一定抗旋轉性能的產(chǎn)品。按照鋼絲繩的結構組成,抗旋轉鋼絲繩可分為單層股結構和多層股結構。
(1)單層股抗旋轉鋼絲繩。單層股抗旋轉能力十分有限,而且由于其特殊的結構組成,無論是最初的圓股結構還是改良后的壓實股結構,其疲勞壽命較低的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因此,目前歐洲企業(yè)對單層股抗旋轉鋼絲繩的使用十分謹慎。
(2)多層股抗旋轉鋼絲繩。多層股抗旋轉鋼絲繩包括2層股抗旋轉鋼絲繩和3層股抗旋轉鋼絲繩。對于圓股多層股鋼絲繩而言,由于鋼絲繩外層股數(shù)相差很多,在相同條件下,內層繩的扭轉力矩之和與外層繩的扭轉力矩之和難以相互抵消,因此必須通過其他條件來達到不旋轉的性能。
傳統(tǒng)2層股鋼絲繩為外層股11-12根2次合繩結構,該結構鋼絲繩并不具有良好的抗旋轉性能。因此為了改善抗旋轉性能,逐漸發(fā)展出外層股數(shù)為15-18根的2層股抗旋轉鋼絲繩。早期3層股抗旋轉鋼絲繩多采用外層股17-18根3次合繩結構,其抗旋轉性能較2層股抗旋轉鋼絲繩有明顯改善,但仍然有許多不足之處。為了提高其抗旋轉性能,通過試驗結果對比發(fā)現(xiàn),在組繩股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3層股2次合繩比3次合繩在抗旋轉性能和破斷拉力上均有所提高。因此,3層股2次合繩結構逐漸成為3層股抗旋轉鋼絲繩的主流結構。
3鋼絲繩抗旋轉性能實驗研究
3.1實驗原理說明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知,鋼絲繩的抗旋轉性能可以通過剛度系數(shù) C 進行表征,而剛度系數(shù)值只與鋼絲繩的結構參數(shù)有關。對于承受拉伸載荷的鋼絲繩,其扭轉力矩可以表達為:
那么鋼絲繩抗旋轉系數(shù):
其中: M—鋼絲繩扭轉力矩, S—鋼絲繩張力, d—鋼絲繩公稱直徑。
事實上,關于鋼絲繩抗旋轉性能的測定,目前主要有《ISO 21669 Steel wire ropes—Determination of rotational properties》和《GB/T 31979-2015鋼絲繩—旋轉性能測定方法》兩項標準。跟國際標準相比,國家標準中增加的測定方法中檢測設備的專業(y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加便捷,便于連續(xù)、多次檢測操作,而檢測精度更高、檢測數(shù)據(jù)更加全面。這種檢測方法的主要步驟如下:
(1)將鋼絲繩試樣安裝在鋼絲繩固定裝置上;
(2)測量鋼絲繩試樣的自由長度,并確定角度測量裝置的基準點;
(3)由加載測量裝置對鋼絲繩試樣施加試驗力至鋼絲繩最小破斷拉力的20%,并保持穩(wěn)定;
(4)施加力期間應保持鋼絲繩試樣的固定端和自由端均不產(chǎn)生旋轉;
(5)通過扭矩測量儀器測量并記錄鋼絲繩試樣產(chǎn)生的扭矩;
(6)解除自由端設置的旋轉約束裝置,鋼絲繩試樣自由旋轉,通過角度測量裝置測量并記錄鋼絲繩扭矩為零時的旋轉角度;
(7)在解除自由端設置的旋轉約束裝置后,鋼絲繩試樣旋轉過程中應保持所規(guī)定的力不變;
(8)最終記錄的旋轉角度應是扭矩值為零時的旋轉角度。
檢測方案圖如圖1所示:
其中:
1-加載測力裝置;5-鋼絲繩固定裝置 b;2-固定端楔塊; 6-角度測量裝置;
3-扭矩測量儀器;7-自由端楔塊; 4-鋼絲繩固定裝置 a;8-阻選裝裝置;
3.2鋼絲繩抗旋轉性能實驗
3.2.1實驗設備及實驗內容
根據(jù)國家標準的實驗方法,一臺立式安裝的鋼絲繩抗旋轉性能試驗機包括100T 液壓主機、1200 NM 扭矩輸出及傳動系統(tǒng)、兩套萬能型測控系統(tǒng)、計算機、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以及各種附件等組成。
根據(jù)國家標準的實驗方法,該實驗過程如下:
(1)選取6根3m 長的鋼絲繩,并按照試驗機安裝接口對鋼絲繩兩端進行澆注;實驗選取的鋼絲繩信息
如表1:
(2)主機液壓缸加載至指定力張力值,加載速率不高于1kN/s,并在到達規(guī)定的張拉力矩后,記錄相應的扭矩值
3.2.2實驗結果
根據(jù)上述試驗步驟,通過對比不同品牌、相同品牌不同結構的鋼絲繩在相同的拉力條件下產(chǎn)生的扭轉力矩,得到抗扭轉系數(shù),對比扭矩值的大小。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3.3實驗結果分析
通過上述實驗結果不難看出:
(1)單層股鋼絲繩扭矩值均顯著高于三層股鋼絲繩,說明單層股鋼絲繩難以獲得較好的抗旋轉性能;
(2)國外品牌鋼絲繩抗扭轉性能領先于國內,說明鋼絲繩的設計和制作工藝能夠直接影響鋼絲繩的抗旋轉性能。
4結語
通過上述理論分析及試驗驗證,多層股鋼絲繩是抗扭轉性能方面有明顯的優(yōu)勢。但是檢測設備的精度對實驗結果存在較大的影響,而且抗扭轉系數(shù)缺少公認的數(shù)值,這也是后續(xù)試驗檢測需要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秦萬信 , 白成海.關于我國多股抗旋轉鋼絲繩發(fā)展方向的思考(續(xù)完)[J].金屬制品 ,2016,42(06):6-14.
[2]李寧 , 陳其華 , 陳元野 , 常國富.大起升高度門座起重機起升鋼絲繩扭轉打結分析和處理[J].起重運輸機械 ,2011(04):53-56.
[3]潘志勇,邱煌明,鋼絲繩生產(chǎn)工藝,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4]Klaus Feyrer,Wire Ropes (Tension,Endurance, Reliability),Second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