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雅玲 楊瑞敏 張冉 張苗苗 冀京雷 范雪愛
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新生兒期常見的危重癥,目前常規(guī)治療包括營養(yǎng)支持、保暖、抗感染等輔助療法,且多數(shù)新生兒通過氣道護理以及機械通氣后可有效緩解病情[1-2]。近年來,已有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在常規(guī)對癥治療基礎上采用高頻振蕩通氣(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HFOV)聯(lián)合吸入一氧化氮(iNO)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可有效降低肺動脈高壓新生兒的致殘率、致死率[3],但肺動脈高壓病因復雜,且HFOV聯(lián)合iNO的治療方式在國內處于起始階段,仍需可靠的療效指標以及更多的臨床研究進一步論證。血液標志物具有取樣簡單、檢測迅速、敏感性高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多種疾病的診治、療效預后評估,其中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載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apolipoprotein, NGAL)、氨基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N-terminal B-type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芳香烴受體核轉位蛋白(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nuclear translocator, ARNT)與新生兒肺動脈高壓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4-6],且在新生兒肺動脈高壓中呈高表達狀態(tài),其水平變化可反映疾病進展,因此本次研究以NGAL、NT-proBNP、ARNT為重要觀察指標?;诖?,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164例肺動脈高壓新生兒,探討HFOV聯(lián)合iNO對肺動脈高壓新生兒的療效、動脈血氣狀態(tài)、氧合指數(shù)以及對NGAL、NT-proBNP、ARNT水平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有益參考,現(xiàn)報告如下。
一、一般資料
選取邢臺市第三醫(yī)院于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64例肺動脈高壓新生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82例。兩組患兒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有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新生兒基線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7]:(1)所有患兒均符合2017年版《新生兒肺動脈高壓診治專家共識》中的診斷標準;(2)經臨床多普勒超聲檢測顯示肺動脈收縮壓>大于2/3體循環(huán)收縮壓或者>35mmHg;(3)存在持續(xù)低氧血癥,不同程度的發(fā)紺、呼吸困難。
排除標準:(1)對本研究藥物過敏;(2)氣胸、先天性膈疝導致肺動脈高壓;(3)新生兒肺發(fā)育不全,合并其他呼吸道疾??;(4)合并先天性心臟病、門靜脈高壓、自身免疫疾病、遺傳代謝性疾?。?5)母體妊娠期間伴隨嚴重妊娠并發(fā)癥。
二、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在給予營養(yǎng)支持、保暖、抗感染等對癥治療基礎上,對照組給予米力農+HFOV治療,研究組給予iNO+HFOV治療,具體治療過程如下:對照組:米力農注射液(生產廠家:海南合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296):給予負荷劑量50μg/kg 靜滴30~60min后按0.5~0.75μg/(kg·min)維持劑量,持續(xù)3天。HFOV:所有患兒均接受HFOV,使用德國Stephan Sophie-conventional型嬰兒呼吸機,設置參數(shù)如下:震蕩頻率為9~11 Hz,振幅為30~45cmH2O,平均氣道壓(MAP)10~17cmH2O,吸入氧濃度(FiO2)為0.5~0.8。根據血氣分析和血氧飽和度(SPO2)進一步調節(jié)呼吸機參數(shù),具體條件如下:高碳酸血癥時需下調頻率以及調高振幅,并發(fā)氣胸時需下調平均氣道壓力至10~13cmH2O,低氧血癥時需提高FiO2或平均氣道壓力。研究組:吸入NO,采用BG-95型NO氣體流量控制儀(廠家:佛山分析儀有限公司)進行治療,NO氣瓶(10000 ppm/瓶)購自于武漢紐瑞德特種氣體有限公司,根據患兒經皮氧飽和度的變化情況調整NO濃度。吸入NO的初始濃度為20 ppm,1 h后行動脈血氣分析,若血氧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變化值(ΔPO2)為10~20 mm Hg或SPO2上升至88%以上,則維持NO濃度;若ΔPO2低于10 mmHg,則上調NO濃度,直至PO2或SPO2達標,吸入NO濃度低于80 ppm;若患兒病情好轉,首先將吸入氧濃度降至60%,然后每隔4小時下調NO濃度5ppm;在已達5ppm后,每隔2~4小時降低1ppm,直至降至1ppm時則停止吸入NO。另外,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中需密切監(jiān)護其生命體征和心電情況,保持SPO2在90%~95%范圍,酸堿值為7.30~7.45以及動脈血氧分壓(PaO2)在60~80 mmHg范圍。
三、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臨床療效及并發(fā)癥:臨床療效分為無效、有效和顯效[7]。顯效:治療72h后,SPO2超過90%,X線異常陰影、臨床癥狀(發(fā)紺、呼吸困難等)完全緩解或者消失,酸堿、電解質平衡紊亂現(xiàn)象消失,可以撤掉呼吸機;好轉:經治療后,X線異常陰影、臨床病癥有所減輕或者改善,SPO2增加超過10%,仍需呼吸機輔助呼吸;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甚至可能加重,如臉色持續(xù)青紫色、X線顯示明顯異常陰影等。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 100%。另外,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兒治療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出血、肺炎、氣漏、顱內出血等,以及記錄并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期間的氧暴露時間以及無創(chuàng)、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時間。
動脈血氣水平:于治療前、治療72h后采用全自動血氣分析儀(廠家:丹麥RADIOMETER ABL800 FLEX 血氣分析儀)測定PaO2、PaCO2、并結合MAP、FiO2的數(shù)值計算氧合指數(shù),氧合指數(shù)(Oxygenation index, OI)=100×MAP×FiO2/PaO2。
血漿NGAL、NT-proBNP和ARNT水平:治療前、治療72h后檢測血漿NGAL、NT-proBNP和ARNT表達水平。抽取患兒空腹靜脈血5mL,肝素鈉抗凝,3 000 r/min離心10min,取上清液保存于-80℃。采用全自動免疫透視比濁法測定血漿中NT-proBNP水平,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購自于Roche Modular PE公司,試劑盒購自于美國Beckman公司,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血漿NGAL、ARNT水平,酶標儀購自于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試劑盒購自于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具體操作按試劑盒操作說明進行。
四、統(tǒng)計學分析
一、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2.68%vs81.7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
二、兩組患兒機械通氣指標比較
研究組有創(chuàng)和無創(chuàng)通氣時間以及氧暴露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機械通氣指標比較
三、兩組患兒并發(fā)癥比較
主要并發(fā)癥為上呼吸道感染、肺出血、肺炎、氣漏、顱內出血以及低血壓,其中研究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并發(fā)癥比較(n)
四、兩組患兒動脈血氣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兒PaO2、OI均明顯增加,而PaCO2明顯降低,其中研究組動脈血氣指標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動脈血氣水平比較
五、兩組患兒血漿NGAL、NT-proBNP和ARNT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漿NGAL、NT-proBNP和ARNT水平均明顯降低,其中研究組血漿NGAL、NT-proBNP和ARNT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兒血漿NGAL、NT-proBNP和ARNT水平比較
肺動脈高壓在臨床上又稱為肺血管發(fā)育不良,多發(fā)生于過期產兒、足月兒,新生兒因胎糞吸入、窒息、敗血癥等因素,而出現(xiàn)肺血管痙攣、肺動脈肌層增厚以及肺循環(huán)阻力持續(xù)性增高,危及生命安全[8]。研究發(fā)現(xiàn),新生兒容易出現(xiàn)嚴重紫紺、低氧血癥、呼吸衰竭等癥狀,對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影響較大,因此加強監(jiān)測新生兒臨床病癥、血氧狀態(tài),并及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9]。目前,臨床治療目標為降低肺血管床壓力、維持正常的體循環(huán)壓、提高血氧含量,最終改善新生兒缺氧癥狀,盡管臨床上對于肺動脈高壓的治療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病死率仍不容忽視[10]。NO是臨床常用的肺血管舒張劑,吸入NO可改善肺部通氣/血流比值,并選擇性降低肺動脈壓力,且對體循環(huán)壓影響較小。HFOV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通氣模式,具有較快的通氣頻率、較低的潮氣量,氣體擴散效果良好,可有效維持氣道的氣體交換,并快速排出二氧化碳,與吸入NO聯(lián)合的治療方式,已成功用于胎糞吸入綜合征、低氧性呼吸衰竭等新生兒呼吸相關疾病的治療[11-12],而在新生兒肺動脈高壓中的應用效果,尚需更多臨床研究予以支持。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治療后研究組新生兒的治療有效率(92.68%vs81.71%)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在常規(guī)對癥治療基礎上,吸入NO聯(lián)合HFOV可提高治療效果,并改善新生兒血氧狀態(tài)以及改善發(fā)紺、呼吸困難等臨床病癥。分析認為,iNO可高度選擇性地擴張血管,從而降低肺循環(huán)阻力,還能與血紅素鐵結合,產生亞硝?;t蛋白,進而轉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改善肺部血氧狀態(tài)[3],故而經治療后研究組患兒的PaO2、OI均明顯增加。同時,NO可通過抑制核因子κB介導的炎性因子(IL-1β、TNF-α)釋放,從而減少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聚集于肺組織內,有效抑制肺部炎性反應,降低肺損傷、抑制肺纖維化,有利于肺泡的修復,改善新生兒的呼吸功能。HFOV可通過產生的雙向壓力而增加新生兒的肺容積,防止肺泡萎陷,進而募集更多的肺泡參與氣體交換,保證了肺內氣體的均勻分布,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13],故而經治療后新生兒的PaCO2明顯降低。吸入NO聯(lián)合HFOV治療后,新生兒的動脈血氣水平明顯改善,則進一步減輕肺損傷,其中隨著氣道傳遞的衰減,終末氣道壓減小,而HFOV可維持氣道壓的穩(wěn)定,可最大限度保護新生兒肺組織,避免氣壓傷的發(fā)生,故而經治療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較低,進一步證實聯(lián)合治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肺動脈高壓的病理改變主要為平滑肌細胞增生、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在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缺氧可誘導平滑肌細胞的增殖、遷移,其中ARNT已被證實參與多種缺氧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且張巖偉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ARNT通過影響平滑肌細胞的增殖、遷移而調控肺動脈高壓的進展。NT-proBNP屬于神經激素,其在肺動脈高壓新生兒血漿中處于高表達狀態(tài),且水平變化可反映疾病進展,已被推薦為評價肺動脈高壓疾病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NGAL與新生兒急性肺損傷及感染、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等多種肺疾病的發(fā)生密切關聯(lián),在有創(chuàng)和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炎性反應、肺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多種原因引起的肺損傷中高表達,進而誘導局部炎性反應,加重肺組織損傷[15-16]。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經治療后血漿NGAL、NT-proBNP和ARNT表達水平明顯降低,其中研究組降低程度高于對照組,表明吸入NO聯(lián)合HFOV治療后可有效降低血漿NGAL、NT-proBNP和ARNT表達水平,從而減輕局部炎性反應和肺組織炎性損傷,進而抑制平滑肌細胞增生、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發(fā)揮良好的治療效果。Dean A.等研究發(fā)現(xiàn)[17],缺氧可誘導人肺動脈平滑肌細胞高表達ARNT,進而誘導肺動脈平滑肌細胞的異常增殖,導致肺血管壁增厚,引起肺血管堵塞以及增加肺血管阻力,而經聯(lián)合治療可改善缺氧癥狀,故而有效降低了ARNT的表達。另外,肺組織的缺氧損傷可激活氧化應激反應以及活化炎性細胞,進而引起肺組織損傷,特別是肺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后可大量釋放NGAL,進一步加重肺部炎性損傷,NT-proBNP作為炎性指標參與肺動脈高壓的病理過程,且肺動脈的高壓刺激可通過誘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受體而促進機體大量釋放NT-proBNP[18]。本次研究中,iNO可抑制炎性反應,與HFOV聯(lián)合治療改善缺氧癥狀,故而減輕了肺組織損傷,降低NGAL、NT-proBNP的表達,進一步反映肺組織炎性狀態(tài)的改善,以及肺動脈高壓病情嚴重程度的減輕。
綜上所述,iNO聯(lián)合HFOV治療新生兒肺動脈高壓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新生兒動脈血氣狀態(tài)、氧合狀況,降低NGAL、NT-proBNP和ARNT水平,以及縮短有創(chuàng)和無創(chuàng)通氣時間,且安全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