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偉宏
(運城市第三醫(yī)院 山西 運城 044000)
在女性常見惡性腫瘤疾病中,宮頸癌均具有高發(fā)病率,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而宮頸癌的發(fā)病機制和多種因素密切相關[1],例如性行為、分娩次數(shù)、病毒感染、行為因素、生物學因素等,和其他人體器官相比,宮頸的檢查和暴露十分容易,在早期宮頸癌無顯著的體征或者癥狀,從而增加該類人群的誤診以及漏診風險,而隨著疾病進展,具有較長的癌變病變期,若癌前病變得到早期診斷和發(fā)現(xiàn),能顯著改善女性患者預后,從而降低宮頸癌的死亡率[2-3]。本文于探究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效果,具體內(nèi)容見下文。
將宮頸癌篩查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主要對象,收取時間為2019年1月-2021年1月共1392例。納入標準:在進行篩查前,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整。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共1392例,年齡19~84歲,平均值(51.52±6.52)歲。
所有女性分別采取二代雜交捕獲技術檢測、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再對于對宮頸細胞學異常進一步陰道鏡檢。①二代雜交捕獲技術檢測:在患者實施檢查前,擴張患者陰道,采用窺陰器,使患者宮頸能夠充分暴露出來,再對患者的分泌物進行擦拭,于患者宮頸管內(nèi)插入HPC取樣設備,并按照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zhuǎn),最后將取樣設備緩慢取出,標記好患者的各項信息,送往檢驗科,對于檢驗樣本采用本院所提供的熒光光度儀進行檢查,檢測方法為化學發(fā)光信號和對抗體捕獲信號。②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在采取各項檢查前,擴張患者的陰道,應用窺陰器,暴露患者的宮頸完畢后,對患者分泌物旋轉(zhuǎn)無菌棉球進行擦拭干凈,并采用專用的毛刷置入宮頸管內(nèi),同時進行適當增壓操作,以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zhuǎn),對患者宮頸管外口以及內(nèi)口的脫落上皮細胞進行采集,并將采集的標本置于保存溶液中,同時需要核對患者的各項信息情況,最后將檢驗樣本送往檢驗科;對于標本中的血液和黏液,應進行自動分離和過濾,進行制片和染色操作,最后由醫(yī)生進行明確診斷。③陰道鏡檢查:對于12個月內(nèi)具有HPV或者TCT報告者,采取原有報告,對收集的TCT進行檢測,HPV使用HC2或者PCR實施檢測,將基本資料入錄在工作站,使用本院提供的電子陰道鏡進行檢查:告知婦女排空膀胱,并選擇膀胱截石位進行檢查,使用窺陰器充分暴露受檢者宮頸陰道部以及陰道穹隆部,對陰道鏡焦距進行調(diào)節(jié)直至出現(xiàn)受檢者清晰的宮頸圖像,觀察受檢者宮頸是否因為出血、炎癥從而變得模糊,在患者宮頸表面涂抹生理鹽水,并擦去患者的黏液和分泌物,將大棉球浸泡醋酸溶液覆蓋在女性宮頸表面,將陰道鏡計時功能啟動[4-5]。
分析篩查結果。
在1392例婦女中,ASC-US28例,所占比2.01%;LSIL12例,所占比0.86%;ASC-H4例,所占比0.29%;HSIL5例,所占比0.36%。見表1所示。
表1 分析篩查情況
在女性常見惡性腫瘤疾病中,宮頸癌具有極高發(fā)病率,宮頸癌作為女性生殖器官的常見惡性腫瘤,與其他女性惡性腫瘤相比,存在一定的差異,該疾病的癌前病變時間較長,一般在數(shù)十年以上[6]。宮頸癌是由于子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而發(fā)展的惡性疾病,宮頸癌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對女性的健康和安全均造成嚴重的威脅,而早期進行診斷十分重要,能夠利于疾病早期發(fā)現(xiàn),從而及時救治,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因?qū)m頸癌導致的死亡風險。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的診斷方式多種多樣,其中巴氏細胞學涂片法操作簡單、快捷,但研究發(fā)現(xiàn),該種檢查方式容易造成假陰性結果,從而不利于診斷,而造成該結果的原因和制作過程出現(xiàn)誤差密切相關[7-8]。
研究顯示,早期診斷和治療治療,能顯著提高宮頸癌患者的治愈率,宮頸細胞篩查作為該疾病的常見檢查方式,能夠早期發(fā)現(xiàn)癌前病變和宮頸癌,從而使疾病的死亡率得以下降。對于宮頸癌初篩一般使用薄層液基細胞學進行檢測,其為臨床常用的方式,薄層液基細胞學主要是從病因角度實施宮頸癌篩查,具有高特異性、高靈敏度等特點,液基細胞學檢測作為一種新型方式,其在操作過程中,將黏液、血液、炎性癥狀細胞去除,能夠有效彌補傳統(tǒng)檢測方式中存在的不足現(xiàn)象,顯著提高診斷準確性[9-10],與巴氏細胞學涂片法相比較,具有較高的敏感度。研究顯示,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能夠反映人體腫瘤血管生成途徑,從而參與宮頸癌的發(fā)展、發(fā)展。通過對女性采取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不僅能提高癌前病變檢出率、還能提高宮頸癌疾病的檢出率。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單獨篩查方式均具有一定缺陷,因此臨床學者提議聯(lián)合不同篩查方式,例如二代雜交捕獲技術檢測、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將以上三種方式進行聯(lián)合檢測,能顯著提高檢出率,而檢查完畢后,對于存在懷疑的病變,需要采用陰道鏡檢查,從而達到滿意的診斷結果[11-12],使陰道鏡檢查廣泛應用,具有嚴格的質(zhì)控流程,通過使用氯化鈉液0.9%能減少陰道鏡觀察時反光情況,能對人體宮頸表面微小血管進行觀察,具有顯著的檢出率。同時早期進行宮頸癌普查十分重要,提高人們對宮頸癌各項知識的掌握情況,能提高廣大女性的篩查率[13]。研究認為,腫瘤血管生成能夠促進腫瘤的生長和轉(zhuǎn)移,而通過對患者腫瘤組織中的MVD計數(shù)進行檢測,能夠?qū)⒛[瘤血管生成程度以及腫瘤的侵襲性、惡性程度進行充分的反映,從而診斷明確疾病,利于為女性后期治療提供有利依據(jù),保障女性生命安全。實施聯(lián)合方式具有多種優(yōu)勢,例如重復性高、靈敏度高等等,能測定病毒載量,與單一檢測相比,在多個方面具有優(yōu)勢,能提高檢出率,能對宮頸癌的患病率、宮頸癌病死率進行控制,將篩查檢出率顯著提高[14-15]。在本次結果中,ASC-US28例,所占比2.01%;LSIL12例,所占比0.86%;ASC-H4例,所占比0.29%;HSIL5例,所占比0.36%,說明液基薄層細胞學能夠利于宮頸癌的篩查,達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的目的。
綜上所述,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在宮頸癌篩查中,具有顯著的效果,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