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儂
“母愛是偉大的,偉大的母愛是通過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來的;母愛是無私的,無私的母愛是因為母親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了孩子;母愛是真摯的,真摯的母愛是在母親的叮嚀、嘮叨、牽掛中自然地流露出來。”畫家艾君的這段至理名言把人世間的母愛解析得淋漓盡致。
我的母親今年已90歲了,生有我們兄弟姐妹六人。飽經(jīng)歲月風霜侵蝕的母親看上去并不顯老,滿頭銀發(fā)下的雙臉頰潤紅,并無太深的皺紋,只是脊背微駝,但身子骨硬朗,頭腦思維清晰。她喜歡自己打理生活起居,旁人很是羨慕我們,說是有這樣一位母親,也是你們做子女的前世修來的福分。母親年輕時,因為要照顧我們,失去了幾次好的工作機會,她把自己一生的命運都押注在我們子女身上。母親每次和我們聊起曾經(jīng)的那段往事,言語間雖帶有些傷感,但看到我們兄妹6人都生活得幸福美滿,她便感到很滿足。四世同堂、兒孫繞膝的母親眸角間常噙著幸福的淚花,往往會高興得情不自禁地念叨:“當年年輕時失去的,我不后悔,看看現(xiàn)在什么都好了,值了、值了。”
母親的一生坎坷跌宕,豆蔻年華時被越劇團相中,走上演藝之路,一年后演旦角走紅。母親所演過的戲中,得過頭彩的有《梁山伯與祝英臺》《銀鳳獻茶》《盤夫》等劇目,中彩彩金最高的是《葉香盜印》劇目,曾得過十塊大洋的紅包。不知是有人妒忌或另有他因,母親卸妝時,眨眼工夫紅包不翼而飛,母親為此大哭一場。后來,劇團解散了。解散后,17歲的母親和父親結(jié)婚。
1949年5月初,母親不顧自己懷有四個月的身孕,登臺演了一出《葉香盜印》以慰問解放軍。部隊首長見母親演技精湛,是個難得的藝術(shù)人才,就親自登門拜訪,邀母親去部隊文工團工作。母親挺樂意,而外婆卻以母親有孕在身為由,說什么也不讓去。
20世紀50年代,縣里要物色一名懂藝術(shù)的人員到省里培訓三個月,然后組建縣文化館??h里得悉母親是個藝術(shù)人才,領(lǐng)導幾次到我外婆家,要外婆通知母親。母親知道后,便央求外婆幫忙照應(yīng)一下尚不滿周歲的女兒,可外婆當時的小女兒和我姐是同一年生的,難以擔起挑一帶倆的責任,任憑母親怎么請求也沒有答應(yīng)。母親為了子女,又錯失了一次工作的好機會。
后來,母親加入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當上了三個行政村的團支部書記和婦女主任,并利用自己的特長,在農(nóng)村組織秧歌隊、腰鼓隊,為做好黨的政策宣傳工作,盡責盡力。再后來,母親被推薦到供銷合作社工作。一年后,又因為我的出生沒人幫忙照應(yīng),最終還是無奈辭去了供銷合作社那份珍貴的工作。
后來,父親從村頭區(qū)公所調(diào)到縣委辦工作,組織上照顧,把我母親安排在縣城關(guān)醫(yī)院做保健工作。然而,好景不長。1969年9月底,父親離世了。母親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無奈中帶著我的幾個弟弟改嫁到一個偏遠的山區(qū),在艱難的歲月里苦苦煎熬。直到改革開放后,繼父找到縣農(nóng)業(yè)局原來的老領(lǐng)導,承包了一家奶牛場,生活上才有了轉(zhuǎn)機。母親一生儉樸,由于勤儉持家,幾年后,在城里添置了屬于自己的新房。后來縣里落實三項政策人員,母親還拿到了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工資。
按理說,現(xiàn)在母親歲數(shù)大了,生活各方面幸福指數(shù)高了,應(yīng)該在兒女們家里享受天倫之樂??赡赣H還是和年輕時一樣,心里滿滿地還是為了子女,用她自己的話說:“我現(xiàn)在有自己的養(yǎng)老錢,且生活上能自理,能不麻煩你們就不麻煩了!”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fù)我,出入腹我……”都說母愛是人世間最神圣的博愛,此話一點都不夸張。“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蹦赣H這一輩子為了子女,為了這個家,可謂是嘔心瀝血。這一份母愛深沉厚重,坦蕩永恒。
母愛如山,但望母親身子骨硬朗,長命百歲,頤享晚年幸福,能五世同堂,盡享天倫之樂。